雪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雪》教案4-(通用12篇)

《雪》教案4- 篇1

  一场大雪过后,教师带孩子们来到室外。雪的世界一下子把孩子们吸引了,他们有的用手去抓,有的在雪地上高兴地奔跑……

  目标

  1.感受雪这一自然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让幼儿知道雪中有脏东西,不能吃。

  准备

  1.小桶、小铲若干。

  2.雪后的晴天进行这一活动。

  玩法

  1.教师带领幼儿玩雪。

  “小朋友,昨天下了一场大雪。今天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到外面玩雪的游戏吧。”注意为幼儿穿戴好帽子、手套和棉背心。

  A踩雪:让幼儿用脚使劲地踩雪,听一听踩雪时发出的声音,找一找自己的小脚印。

  B堆雪人:幼儿可用手捧,也可用小铲子铲,与教师一起堆个大大的雪人。

  2.请幼儿把自己的小桶装满雪带回教室。

  3.幼儿休息了一会儿以后,请幼儿观察自己小桶中的雪有什么变化。

  A找一找小桶中的雪哪去了。

  B让幼儿看一看雪变成的水中有什么。

  4.雪不干净,告诉幼儿不要吃雪。

  自评

  雪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孩子们在此活动中全部积极地投入,真正体验到了玩雪的快乐。而教师设计组织此活动的目标不是追求让孩子了解多少有关雪的知识,而是更注重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雪,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小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雪》教案4- 篇2

  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的情感逻辑

查看全文

雪教案(精选13篇)

雪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抒情、柔和的特点,学习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有感情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表现雪花飘落的美。

  活动准备:

  一幅雪花飘飞的动画情景、形象生动的歌词图谱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进入情境

  1、教师说谜面,幼儿猜测

  2、打开画面:感受小雪花飘落的景象。

  师:原来是小雪花,什么时候会下雪?

  师:片片雪花从哪里飘下来?二、感受乐曲,在小雪花的伴奏旋律中边模仿雪花飘舞的动作边熟悉旋律。

  师:小雪花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

  1、没有音乐动作表演一次;

  2、加上音乐动作表演一次;

  三、欣赏歌曲,借助图谱感受理解歌词,并学习演唱歌曲。

  1、听一听:在自然中呈现歌词,幼儿倾听欣赏。

  师:咦,快听,小雪花轻轻飞到你的耳边,在跟你说什么呢?师:你听到了什么?

  2、唱一唱:幼儿学唱,并初步尝试分角色演唱。

  A、完整演唱

  师:你们喜欢小雪花吗?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名称就叫《小雪花》,我们一起完整的唱一唱。

  师:小雪花飘下来时心里怎么样?(第二遍,启发幼儿像小雪花飘

  落一样用稍慢、柔和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B、分角色演唱

  教师当小雪花,幼儿唱问的部分,然后交换。

  四、游戏:扫雪。(有感情的参与演唱和表演,并在不同的音乐提示中玩扫雪游戏。)

雪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

查看全文

雪 教案 1-(精选14篇)

雪 教案 1-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qing4)    忙碌(lu4)    脂粉奁(iian2)

  灼灼(zhuo2)    嘻笑(xi1)    褪尽(tui4)

  朔方(shuo4)    凛冽(lin3lie4)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演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让学生感受漫天..,《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查看全文

《雪》教案(通用16篇)

《雪》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抒情、柔和的特点,学习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有感情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表现雪花飘落的美。

  活动准备:

  一幅雪花飘飞的动画情景、形象生动的歌词图谱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进入情境

  1、教师说谜面,幼儿猜测

  2、打开画面:感受小雪花飘落的景象。

  师:原来是小雪花,什么时候会下雪?

  师:片片雪花从哪里飘下来?二、感受乐曲,在小雪花的伴奏旋律中边模仿雪花飘舞的动作边熟悉旋律。

  师:小雪花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

  1、没有音乐动作表演一次;

  2、加上音乐动作表演一次;

  三、欣赏歌曲,借助图谱感受理解歌词,并学习演唱歌曲。

  1、听一听:在自然中呈现歌词,幼儿倾听欣赏。

  师:咦,快听,小雪花轻轻飞到你的耳边,在跟你说什么呢?师:你听到了什么?

  2、唱一唱:幼儿学唱,并初步尝试分角色演唱。

  A、完整演唱

  师:你们喜欢小雪花吗?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名称就叫《小雪花》,我们一起完整的唱一唱。

  师:小雪花飘下来时心里怎么样?(第二遍,启发幼儿像小雪花飘

  落一样用稍慢、柔和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B、分角色演唱

  教师当小雪花,幼儿唱问的部分,然后交换。

  四、游戏:扫雪。(有感情的参与演唱和表演,并在不同的音乐提示中玩扫雪游戏。)

《雪》教案 篇2

  雪((第1课时)

  课初热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 扬。”大家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

查看全文

雪 教案(精选13篇)

雪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深远的思想情怀。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的寓意。

  3、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和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情感及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南北的雪景图,制成幻灯片,配以音乐;学生收集、整理描写雪景的诗文。

  教学内容:

  《雪》是鲁迅《野草》中写得很精彩的抒情篇章,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准确,文章围绕江南与北方不同雪景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见过下雪吗?见过雪后的景象吗?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景,或者朗诵一段(节)描写雪景的诗文,同时谈谈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感悟鲁迅笔下的雪景。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凛冽  褪尽  脂粉奁  馨口

  把握字形:蜡梅——腊梅  胡蝶——蝴蝶  壶卢——葫芦(说明:同音字现象,由于时代的原因,不能再写成前一个)

查看全文

《雪》教案(精选17篇)

《雪》教案 篇1

  雪((第1课时)

  课初热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 扬。”大家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

  [学习任务]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4、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达标任务]

  预习之后,独立完成:

  (一)了解作者作品

  1、鲁迅,原名      ,字     ,他是现代著名的     家、      家、      家。

  2、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的一部          集。鲁迅还有一部散文集《        》,两部小说集《          》和《          》。

  (二)掌握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磬(       )口   忙碌(       )   脂粉奁(    ) 灼灼(     )   嘻(      )笑   褪(     )尽   朔(     )方   凛(    )冽 (    )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