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幼儿教案

时间:2025-04-05

洗手幼儿教案(通用4篇)

洗手幼儿教案 篇1

  活动一:

  活动内容

  ?自己洗手》(综合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理解故事,学习儿歌,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确方法;

  2、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儿歌《洗手歌》

  洗手的顺序图、猫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安静,并以谈话吸引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能锻炼身体,所以大家都很强壮。可是有只小花猫也会锻炼身体,可它还是生病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听听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二)理解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通过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问:1、小花猫怎么了?2、它为什么会生病呢?3、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它?

  (三)学习洗手

  1、洗手顺序:挽袖子——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抹肥皂——两手对搓——冲洗——关水龙头——用毛巾擦干

  2、幼儿按洗手顺序进行练习。

  3、幼儿观察图片,再次巩固对吸收洗手顺序的掌握。

  (四)学习儿歌《洗手歌》

  1、师按儿歌的内容进行示范朗诵并表演;

  2、幼儿跟教师学念儿歌。

  (五)练习洗手

  幼儿跟教师边念儿歌边洗手。

  (六)结束评价

  1、教育幼儿要认真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养成良好的为什么习惯;

  2、表扬能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洗手幼儿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查看全文

《洗手》幼儿园中班教案(通用15篇)

《洗手》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歌曲:洗手绢

  2、歌表演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轻松、连贯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并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清洁的思想教育。

  2、通过歌表演,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表现学生劳动时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及歌表演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导入:你在家是否帮爸爸妈妈干活?长干那些家务活?自己能干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

  5、歌曲处理: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认为是怎样演唱?

  学生自己得出:要唱得轻松、活泼,表现劳动的欢乐情绪。

  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

  练唱

  三、歌表演:

  1、请学生用手绢做一做洗手绢的动作。

  2、师带领学做“挽花”,

  准备手势兰花掌,掌心向上,小指带手掌由外向里、向下,转腕一圈成掌心向下,然后压腕立掌。

  3、请学生2人为一组,做一做书上的动作,并试着将书上的动作连起来。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4、听伴奏乐,集体边唱边跳。比一比,哪个小组演得好。

  四、小结略过

《洗手》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CD。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洗手间是小朋友小便、洗手的地方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知道洗手的顺序。

查看全文

学前幼儿准备工作初探(精选2篇)

学前幼儿准备工作初探 篇1

  作者:刘瑞丽 管凤燕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幼儿升入大班以后将经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他们将要在这一年里,学会更多的东西一边为进入小学做准备。虽然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在时间上的一次延伸,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幼儿将面临活动形式、生活环境、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等等变化,这一切给教师和家长出了一道题目:如何做好学前幼儿的准备工作呢?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规则意识         在小学,有许多规则均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几点起床、几点上课、什么时间写作业、哪一天上什么课准备什么课本、以及《小学生行为规范》等等。因此,成人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游戏来训练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如,在游戏中,教师首先要强调游戏规则,让幼儿明确活动规则,树立规则意识,如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引导幼儿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各种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遵守一日活动环节的各种规范要求。总之,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其适应小学的生活方式。         在家庭中,家长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孩子,回顾一天的学习内容与体会,并适当的进行一写家庭学习活动,如,和孩子一起下儿童挑起、作拼音游戏等。也可以为幼儿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表,规定每天晚上几点复习幼儿园学过的知识,让幼儿形成简单的规则意识。此外,家长还要以身作则,每天抽出时间看报、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监视和家长要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或活动,采用常识和鼓励的方式巩固幼儿已有的常规。  

查看全文

幼儿点和线教案(精选4篇)

幼儿点和线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房子{纸版画}

  活动目标:

  1、了解制作版画的步骤,学习用版画的方法表现房子。

  2、尝试用各种几何图形表现房子的主要外形特征。

  3、体验制作版画的独特手法,享受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宣纸、剪刀、笔头坚硬的笔、白纸人手一份。

  2、水粉颜料、吹塑纸、底纹笔、浆糊、彩色纸、稍后一些的纸板若干。

  3、范画一张,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打开幼儿用书,共同阅读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题。

  2、认识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画方法。

  3、引导幼儿阅读纸版画《房子》,感知各种造型的房子。

  引导幼儿看图,猜一猜,这些画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教师示范制作纸版画:用剪刀将纸板剪成各种形状,并在纸上拼贴出各种房子,接着用黑色、或彩色的颜料涂满白纸,然后,将宣纸覆盖在涂满颜料的画上,并用手压印后,轻轻揭起,放在一旁晾干。

  4、幼儿尝试制作纸版画《房子》。

  鼓励幼儿选择吹塑纸或纸板材料制作版画,提醒幼儿在刻吹塑纸上刻画房子要清晰一些;引导幼儿在纸上一层一层地拼贴出浮雕装的房子;注意拓印时纸在纸板上不能移动,并有序地进行操作。

  5、教师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6、引导幼儿观察作品,讲述自己喜欢的房子。

  7、教师表扬画面图像清晰的作品。

  教师准备纸版画和吹塑纸版画范例,并示范制作步骤,讲解制作方法,让幼儿了解制作版画的过程

查看全文

珍惜粮食幼儿教案(精选3篇)

珍惜粮食幼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珍惜粮食。

  4.珍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5.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珍惜粮食。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3.大米、白米饭实物。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三位同学戴水稻、麦子、玉米的头饰上)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珍惜粮食幼儿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粮食的由来,知道农民的辛苦,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2、培养幼儿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查看全文

幼儿室外活动教案(精选2篇)

幼儿室外活动教案 篇1

  中班体育游戏:跳过小河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学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

  3、建立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意识。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助跑跨跳,掌握动作要领。

  难点:幼儿能在活动中大胆尝试新动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物质准备:拉力器人手一个,废旧小榻榻米、沙包若干,大灰狼吊饰,录音机。

  3、现场准备: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做操,充分活动身体。

  2、学习游戏“跳过小河”,探索学习助跑跨跳。

  带幼儿来到教师用榻榻米连接成的“小河边”,介绍游戏场地。

  3、游戏“打大灰狼”。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榻榻米、拉力器拼出一条曲折的小河,河面有宽有窄。要求幼儿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过去,到河对岸用沙包打击“大灰狼”吊饰。要求:教师观察幼儿,引导胆小的.幼儿大胆练习助跑跨跳,游戏进行2-3遍。

  4、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放松动作:如深呼吸、放松走、摆臂、踢腿等。

  活动评价:

  活动设计技巧,取材方便,利用幼儿熟悉的材料,围绕着“跳过小河”这个“任务”,通过设定小河的宽度引导使用不同的跳跃方法。采取引导、示范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动作要领,并通过请幼儿合作拼摆小河及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过河,使幼儿在探索中得出结论,并发展了体能,促进了动作的发展,很好地完成了预设目标。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动脑思考探究,与同伴合作拼摆小河时,表现出了初步的合作意识。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