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精选4篇)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 篇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何羚鸿,你们可以叫我“小何”。
今天,我们来到了 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野生动物保护区锅巴岩管护站。
宝兴县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当地设置了大熊猫管护站,管护员主要通过巡山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大熊猫进行监测,及时对病饿大熊猫进行救治。 20xx年7月12日,正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祥祥”在野外长得体格健壮,毛色比圈养的大熊猫更漂亮。国家林业局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将人工圈养繁殖的大熊猫“祥祥”放归野外,经过一个多月的定位跟踪观察,有迹象表明“祥祥”现在已经开始与其他野生大熊猫种群接触,这说明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好了时间到了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在这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 篇2
四川是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区域。1869年,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宝兴县邓池沟首次发现了大熊猫,并将其制成世界第一具大熊猫标本,运到巴黎展出,引起国际生物学界的轰动;雅安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又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 多年以来,四川省十分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相继实施了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大熊猫的栖息地面积扩大了三成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三十七个,使大熊猫在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不仅是地球历史与地质特征研究的典型区域,是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演化的典型区域,是自然景观、美学景观集中的区域,更是生物多样性与特有物种栖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通用3篇)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 篇1
四川是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区域。1869年,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宝兴县邓池沟首次发现了大熊猫,并将其制成世界第一具大熊猫标本,运到巴黎展出,引起国际生物学界的轰动;雅安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又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 多年以来,四川省十分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相继实施了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大熊猫的栖息地面积扩大了三成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三十七个,使大熊猫在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不仅是地球历史与地质特征研究的典型区域,是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演化的典型区域,是自然景观、美学景观集中的区域,更是生物多样性与特有物种栖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主要位于大渡河与岷山之间,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邛崃山脉,南北长180公里,东西宽40至70公里,涵盖成都、雅安、阿坝、甘孜4市州12县。该范围涵盖9个风景名胜区和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5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370平方公里,缓冲区为4140平方公里。此次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范围为邛崃山系的“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目前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那里,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境内,离成都市区仅120公里左右,距都江堰50多公里。卧龙处于邛崃山脉东麓,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高山峡谷区,5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01座,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这里峰峦重叠、云雾缭绕,原始森林、次生灌木林、箭竹林郁郁葱葱。卧龙地势较高而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桔竹的生长,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地区。核桃坪大熊猫饲养繁殖场和全世界唯一的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6个实验室,是观赏、了解大熊猫的好地方。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精选18篇)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 篇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何羚鸿,你们可以叫我“小何”。
今天,我们来到了 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野生动物保护区锅巴岩管护站。
宝兴县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当地设置了大熊猫管护站,管护员主要通过巡山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大熊猫进行监测,及时对病饿大熊猫进行救治。 20xx年7月12日,正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祥祥”在野外长得体格健壮,毛色比圈养的大熊猫更漂亮。国家林业局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将人工圈养繁殖的大熊猫“祥祥”放归野外,经过一个多月的定位跟踪观察,有迹象表明“祥祥”现在已经开始与其他野生大熊猫种群接触,这说明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好了时间到了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在这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 篇2
四川是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区域。1869年,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宝兴县邓池沟首次发现了大熊猫,并将其制成世界第一具大熊猫标本,运到巴黎展出,引起国际生物学界的轰动;雅安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又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 多年以来,四川省十分重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相继实施了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大熊猫的栖息地面积扩大了三成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三十七个,使大熊猫在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不仅是地球历史与地质特征研究的典型区域,是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演化的典型区域,是自然景观、美学景观集中的区域,更是生物多样性与特有物种栖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
四川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吸引很多各地的游客来观看国宝大熊猫,导游要做好详细的解说,向游客介绍熊猫的特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何羚鸿,你们可以叫我“小何”。
今天,我们来到了 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野生动物保护区锅巴岩管护站。
宝兴县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当地设置了大熊猫管护站,管护员主要通过巡山对保护区内的野生大熊猫进行监测,及时对病饿大熊猫进行救治。 20xx年7月12日,正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祥祥”在野外长得体格健壮,毛色比圈养的大熊猫更漂亮。国家林业局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将人工圈养繁殖的大熊猫“祥祥”放归野外,经过一个多月的定位跟踪观察,有迹象表明“祥祥”现在已经开始与其他野生大熊猫种群接触,这说明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好了时间到了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在这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四川熊猫栖息地的导游词篇二
精选四川熊猫基地导游词(通用18篇)
精选四川熊猫基地导游词 篇1
虽然科学技术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大熊猫的繁殖育幼技术也得到了攻克。然而直到今天大熊猫这一珍惜物种仍然没有摆脱灭绝的`危机,究其原因,人类对大自然肆意地破坏难辞其咎。爱护大熊猫就要热爱大自然,热爱和珍惜生存的环境。
和人类相比较,大熊猫寿命是短暂的。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一般能活到35岁左右,而野生大熊猫则在25岁左右。而在这短短的生命旅程里,和许许多多的物种一样,为了整个家族的延续,它们也要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
精选四川熊猫基地导游词 篇2
成都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成都熊猫基地最好玩。
来到熊猫基地,我看见有的熊猫在睡觉,有的躺在草地上吃竹子,还有的熊猫在晒太阳,它们的样子憨态可掬,引得一旁观看的小朋友哈哈大笑。
中午,太阳暖洋洋的,大多数熊猫都在睡觉。熊猫睡觉的姿势各异,有的腹部朝天。用一另手挡住眼睛;有的趴在一角,一动不动;还有的竟然睡在了秋千上,我想:“它一定是玩累了就睡着了”哈哈,真可爱!你看,那只熊猫醒了,它用爪前轻轻地拍拍肚子,然后两腿一蹬,翻了个身起来,用爪揉了揉眼睛,好奇地望着人们,接着它迈着步子走到了草地的另一边,开始吃起竹子来,只见它一边吃竹子,一边直着身子盘脚而坐。这只熊猫可聪明了!它先用牙齿把竹子坚硬的外皮咬掉,再吃里面又香又嫩的竹子芯,看!它“嘎吱,嘎吱”吃得可真香啊!
可爱的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精选四川熊猫基地导游词 篇3
熊猫基地导游词优秀范文(通用16篇)
熊猫基地导游词优秀范文 篇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在成都动物园饲养、救治、繁育大熊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邛崃山系冷箭竹开花枯死,一部份大熊猫因缺食饥饿而被救护集中到成都动物园。
1987年,为了加强对病饿大熊猫的救治管理,将大熊猫的教育展示功能与救护研究功能分离,强化大熊猫科学研究,提高大熊猫繁育水平,成都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与成都动物园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90年后,成都基地与成都动物园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实体单位。
1992年,大熊猫博物馆对游客开放。
1997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国家计委、成都市计委、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共同资助1500多万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开展中国特有濒危保护研究的开放实验室。
20__年,在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系统率先开展公众保护教育工作,成立科普教育部。
20__年,开放实验室被四川省科技厅命名为“濒危动物繁殖与保护遗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同年,成都基地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展研究与实验。
20__年,基地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并获批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__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
20__年,该实验室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成为“濒危野生动物生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此同时,在成都基地和四川大学分别建立了现代化的大熊猫博物馆、动物标本馆和濒危动物基因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