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络、庭、敝、恋”4个生字,会写“络、箱”等14个字,正确读写“网络、遍布、五湖四海”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读懂本课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认知目标:
1 学会课文11个生字,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 理解什么叫做“信息高速公路”。
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网络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时间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
让我们先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生字词。都会读吗? 齐读生字词
拿出练习纸,上面有好几个卡通人物,能运用上一节课学习的生字帮他们写个名字吗?
(出示生字词)都写对了吗?学生在练习纸上读拼音写汉字。
米老鼠 唐老鸭 黑猫警长
孙悟空 网络
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这句话是谁说的?她当时的心情是------
请全班同学再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那到底什么是“信息高速路”?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句子,用直线画出来。自由朗读课文 ,画句
请你读一读所找的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谈一谈。
说说你的理解。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络、庭、敝、恋”4个生字,会写“络、箱”等14个字,正确读写“网络、遍布、五湖四海”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读懂本课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认知目标:
1 学会课文11个生字,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 理解什么叫做“信息高速公路”。
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网络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时间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
让我们先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生字词。都会读吗? 齐读生字词
拿出练习纸,上面有好几个卡通人物,能运用上一节课学习的生字帮他们写个名字吗?
(出示生字词)都写对了吗?学生在练习纸上读拼音写汉字。
米老鼠 唐老鸭 黑猫警长
孙悟空 网络
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这句话是谁说的?她当时的心情是------
请全班同学再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那到底什么是“信息高速路”?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句子,用直线画出来。自由朗读课文 ,画句
请你读一读所找的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谈一谈。
说说你的理解。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14个生字,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了解电脑网络的特点和用途。
3. 会用“可以……可以……还可以……”和“有……有……有……还有……”练习说话、写话。
4. 增长学生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将网络成为自己学习伙伴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教学过程:
课前:(设问、电子贺卡、读通课文)
我今天跟大家上课,感觉很特别吧?我可以允许你们问我两个问题——
现在轮到我了,我也要问大家两个问题——1.大家喜欢上网吗?2.通过电脑网络,我们可以干些什么呢?(大胆、倾听、举手答题)在电脑网络这条高速路上,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跨越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一、导入课题,读晓题目内涵。
1.平时不上第三节,今天却很特别,大家辛苦了!所以,我给大家带来个笑话(出示动漫)——爸爸下班回到家,高兴地告诉儿子:“哎,好儿子!信息高速路上真好玩哎,有空,我也要带你上去玩一玩!”儿子忙摇手说:“不行的,爸爸,我们老师说过的——高速路上只能开车,不能玩,很危险的!”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精选14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要求:激发学生使用电脑网络的兴趣。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学习上网,交流上网的体会。
能力要求:运用学过的电脑知识操作电脑。
重点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讲了哪两件事;知道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了解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好处;初步了解文章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网络、网站、电子邮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高速路和普通道路相比,有什么优越性吗?你乘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有什么感觉?车速快,心情舒畅,因为道路畅通无阻。这高速路上行驶的是各种车辆,那信息也有自己行驶的道路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 解题
题目中的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课题是我家的电脑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 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3、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4、 易读错的字:屏、宜
5、 区别形近字:捷――睫 幕――慕 购――沟
6、 理解词语:便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应有尽有
五、 学习课文
读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第六册第六单元《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通用17篇)
第六册第六单元《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情不自禁、便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羡慕、恋恋不舍、愣愣地”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3、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
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
2、板书课题。
3、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
4、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学设计(精选2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课时目标 (含重、难点简析)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思想教育: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1. 多媒体网络和设计好的表格。2、实物投影仪。 3、搜集有关网络的资料和生字词卡片。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探究活动 个人修改 (或备注)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 2.看到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什么是“信息高速路”?它有哪些功能?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有所了解。 1、学生仔细观察,相互交流。 2、提出问题。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网络 信箱 博览 笑眯眯 寄信 盯着 敞开 米老鼠 孙悟空 黑猫警长 恋恋不舍 迫不及待 1)自由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课文。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3、评价(老师评价) 4、小结,过渡 1、学生自由朗读生字,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 2、朗读课文,交流课文内容。 3、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 2、按要求回答恩题 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