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案(精选13篇)
《信客》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体味余秋雨清新而又富有人文意味的语言。
2、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自古皆言,江南“世风崇文”,历代江南才子才女们创造了辉煌的文学成就,他们亦情亦智、体贴人心的诗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时间进入了20世纪,余秋雨无疑是江南一位聪明的才子,江南山水滋养的最新一代江才子依然是中国文坛光彩夺目的星辰,你或许难以置信,有人曾把1999年称作“秋雨年”。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小说《信客》,走进余秋雨营造的耐人寻味的文学世界。
2、作者小档案: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作者资料。
3、结识信客:
快速阅读,快速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全文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4、理解信客:
设问:文中两位信客,他们的结局怎样?
明确:老信客“臭”了,新信客有没有“臭”,流芳百世。
设问:A、 老信客为什么“臭”了?
明确:在一件小事上失信于人。
[追问:同学们是否曾经有过不诚信的行为,说出来,并简单谈谈体会。]
设问:B、新信客为什么没有“臭”?请结合具体事例来回答。
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的形式。
明确:因为他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 通情达理。
设问:C第一部分里老信客说:“我臭了,你挨着我也会把你惹臭”。结尾是“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你是如何理解的?
《信客》教案(精选17篇)
《信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点
1、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个。
2、快板《诚信美德像金子》(导入),FLASH《诚信是一种美德》(机动),歌曲《诚信之歌》(课前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上课之前播放歌曲《诚信之歌》作背景音乐,渲染气氛)
一、导入
我这有一快板,我们男女生分角色,以手代板,一起有节奏地演绎一下这快板《诚信美德像金子》。“男生:今天咱俩太激动……”(由老师起头定节奏,全班一起演快板)[调动气氛,导入课文]
打完了快板,我们一起看一下它的内容,显而易见,这是一个以诚信为主题的快板,其实历来赞颂诚信的文艺、文学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余秋雨笔下的《信客》。
二、作者介绍
我们在走进《信客》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作者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 。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
三、字词注音
《信客》教案(精选14篇)
《信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懂得关爱和敬重社会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
2、感知课文内容,学会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的能力;
3、在品味和探究中领悟秋雨散文的质朴而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对信客的工作的细致描写。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信客》,教师板书课题。
2、信客是干什么的?你小时候见过类似职业的人吗?文中的信客通常奔忙于什么地方之间?学生解答后,师:下面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信客的故事。
二、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快读课文,圈出生僻字词,大致概括文章的四个部分内容。
生字词参考:克扣 唏嘘 噩耗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风尘苦旅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2、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信客的故事给你的感觉,你想用什么词?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说明:意在直接指向对人物事迹的感受,并以此为线索,引领学生探索文章的主体内容。
通过师生共同整合,形成如下脉络:
为老信客所感动---矢志不移做令人感动的事---信客做事结果让人们感动
三、探究品味,感受精神:
1.逐段阅读,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问题预设:(1)老信客的什么举动令信客感动?找出细节读一读,并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老信客的诚意?
(2)信客做了哪些令人感动的事,主要的是哪件?你从中看出信客的什么品格和精神?
《信客》教案(精选13篇)
《信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本文的语言。
2、归纳人物的品格。
【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发、自主探究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背景介绍。
三、作者简介。
四、走进《信客》读信客。
1、概括你对“信客”这一职业的初步印象。
2、默读课文:这种“苦”从哪里体现出来?
3、信客档案。
4、探究质疑:事件——品质。
五、走出《信客》悟信客。
从信客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六、文本延伸,秉承美德。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信客
城 乡
工作劳苦
生活贫苦
心灵痛苦
《信客》教案 篇2陆春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点
1、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个。
2、快板《诚信美德像金子》(导入),flash《诚信是一种美德》(机动),歌曲《诚信之歌》(课前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上课之前播放歌曲《诚信之歌》作背景音乐,渲染气氛)
《信客》教案(通用16篇)
《信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本文的语言。
2、归纳人物的品格。
【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发、自主探究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背景介绍。
三、作者简介。
四、走进《信客》读信客。
1、概括你对“信客”这一职业的初步印象。
2、默读课文:这种“苦”从哪里体现出来?
3、信客档案。
4、探究质疑:事件——品质。
五、走出《信客》悟信客。
从信客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六、文本延伸,秉承美德。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信客
城 乡
工作劳苦
生活贫苦
心灵痛苦
《信客》教案 篇2(一)教学目标:
1、体味余秋雨清新而又富有人文意味的语言。
2、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自古皆言,江南“世风崇文”,历代江南才子才女们创造了辉煌的文学成就,他们亦情亦智、体贴人心的诗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时间进入了20世纪,余秋雨无疑是江南一位聪明的才子,江南山水滋养的最新一代江才子依然是中国文坛光彩夺目的星辰,你或许难以置信,有人曾把1999年称作“秋雨年”。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小说《信客》,走进余秋雨营造的耐人寻味的文学世界。
《信客》优秀教案(精选17篇)
《信客》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记本课重点字词,把握文章脉络并归纳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并概括信客的职业特点和人物的优秀品质。
3、培养学生诚信的道德品质,做一个甘于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记本课重点字词,归纳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今天,我们走进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简介:(播放视频)
余秋雨,当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浙江余姚人,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等。
他的故乡浙江余姚离上海比较近,二十世纪初就有不少人去上海谋生,当时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村,没有邮局,城乡之间通讯需要专人担当,于是就有了信客这种特殊职业。
三、检查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填汉字
Cù然、昏jué
è耗、hē斥
简lòu焦zhuó
时máofù闲
Jì俩、颠pèi
犹yùzēng恨
2、填字组成成语
长途涉贫困倒
鸡零狗低顺
生死福咬牙齿
四、整体感知
(活动一)学生认真默读全文,给文章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