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岁月在莲上写诗阅读答案
有很多诗人都喜爱莲花,都会将它写在诗里来表达他们对莲花的喜爱。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关于《用岁月在莲上写诗》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阅读原文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水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读古诗写诗境画美景 让学生的想象展翅飞
读古诗写诗境画美景 让学生的想象展翅飞
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是两首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游园不值》中那一枝红杏让人对满园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宿新市徐公店》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表现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田园景色的无限向往。古诗精炼的几句话却写出了春天的无尽的美,是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培养的极好题材。我在教学时就在这个方面苦下了功夫。
一、 读古诗。
在学习古诗时,我首先通过自读、释词、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使学生对古诗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想象打下基础。
二、 写诗境。
接着,我通过提问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认识和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游园不值》时,我让学生通过想象将我下面的故事补充得有趣而生动然后写下来: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里,我来到户外观赏春色,看到( )。我心想( )。当我来到朋友家的园子前时,我小心地走到柴门前,( ),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门。我觉得( ),正准备离开时,却发现( ),让我想到园子里( )。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读了第三、四句后,我对学生说: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将儿童捕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师这样让学生先说再写帮助学生由一句到几句循序渐进地进行因势利导,把学生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青蛙写诗教案(精选14篇)
青蛙写诗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跟读诗歌——青蛙写诗,巩固欣赏、跟读常规。
2、结合诗歌内容,形象地认识标点符号。
3、认度字词:首、诗、句号、省略。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每人一册、录音机、磁带。
2、大范例、相应的大小字卡、常规字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
1、提问舞蹈名称。
2、幼儿讨论:小青蛙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许多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护。
3、谈话:青蛙有捉害虫的本领,还有写诗的本领哪(出示字卡;青蛙写诗),幼儿认读一遍,“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写的诗吧。”
4、欣赏诗歌——青蛙写诗。
(1)幼儿听音乐传书。
(2)出示欣赏常规字条,放录音欣赏两遍。
(3)让幼儿说说:青蛙写的诗是怎样的。
5、跟读诗歌——青蛙写诗。
(1)出示跟读常规字条,放录音跟读两遍。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蝌蚪说什么?小泡跑说什么?一串水珠说什么?并出示相应的“,”、“。”、“……”卡。
(3)听音乐收书。
6、逐一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
7、出示大范例,让幼儿找找新认识的字宝宝,并数数大范例里有几个逗号、几个句号、几个省略号。
8、教师与幼儿共同朗读大范例。
9、游戏:大家都来跳跳。
青蛙写诗教案设计(精选2篇)
青蛙写诗教案设计 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重点
1、认识生字。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情趣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
孩子们快看:(出示课件)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这时候,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节)
2、师引读第一节,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写诗那种愉悦的心情。
3、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多有趣的一首儿童诗呀!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你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2、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青蛙写诗》教案(精选15篇)
《青蛙写诗》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雨点儿》是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课文介绍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示范书写等方式,会写“长、比”等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认识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
难点:读好问句的语气。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情境图、课件等
课前预习任务
1、会写“长、比”等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教学环节
复习巩固
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
1.师:上一节课,咱们学到了许多的生字,你还记得吗?
2.抽查
生:比尾巴谁长短把?伞兔最公
二、学习课文
1.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2.读懂课文内容,能够梳理课文内容。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次参加比赛的队员,并用横线在课本中划出。
2.师:按照老师给的格式汇报,参加比赛的队员有、。
3.师:这首儿歌告诉了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4.师:有没有以前没见过的标点符号?(板书“?”)这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叫问号。
1.生:在课本中划出。
2.生: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爱写诗的小螃蟹(通用6篇)
爱写诗的小螃蟹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9个生字;描写其中5个生字,自主积累相关词语若干。
2、能熟读课文,通过圈划词句,理解小螃蟹伤心地哭,哭得很开心的原因。
3、能根据板书提示,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用连贯的话简要地说出课文讲述的事情。初步感受真诚的欣赏与鼓励会给别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阅读中认识生字9个生字;描写其中5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熟读课文,通过圈划词句,理解小螃蟹伤心地哭,哭得很开心的原因。
教学媒体 ppt
课前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 读谜面,猜谜语,激趣引出生字“螃”“蟹”。
师: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请大家拼拼、读读,猜猜谜底。
(媒体出示谜面)自由朗读
2、 交流谜底。(媒体出示螃蟹图和词语)
(1) 指名拼读
(2) 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自中都有“虫”字,在汉字的左边叫虫字旁,在汉字的底部叫虫字底。) (媒体演示)
(3) 跟我一起在田字格中写写这两个字。
(“螃”左窄右宽,“蟹”上宽下扁。)
3、 揭示课题
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角就是一只螃蟹,他还有个特别的爱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小组里交流预习读文的情况。
师: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大家以小组形式再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