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作者在去外婆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告示牌,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按照告示牌的指引,作者找到了小木屋和一片桃林,这里的桃子按篮收费,没有人看管,顾客自己采摘自己付钱。作者在这里感受到了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体会课文中每个细节所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谈谈自己对信任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细节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教学难点:
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游戏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来说一句,你学着老师说一句也说一句。
二、新课导入
1、刚才我们进行了照样子写句子的练习,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填空练习,仔细看看这个句子,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出示课件
2、句未标点有好多种,问号、句号、感叹号、省略号,知道老师为什么在这里写了一个问号吗?
3、老师希望同学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阅读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对自己的想法多画几个问号。在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你的认识就更深刻了。
4、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桃林里的那间小木屋。立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大家画问号了么?
三、初读课文
1、第一次读课文首先把自然段标出来,然后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圈画一下,可以问问同桌,也可以问问老师。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次。
《鲸》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阅读(精选16篇)
《鲸》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阅读 篇1
佚名
《鲸》(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知识,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初步了解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时,老师先范读课文,请同学思考课文中讲了哪些有关鲸的知识,然后各小组讨论。这是本节课小组成员之间的第一次合作。老师在板书交流、总结的要点之后,表扬并奖励回答问题完整的小组。
____在教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鲸有多大”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我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切块分割。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鲸到底有多大,每个小组的4号同学用数字来说明,3号同学通过对比来说明,1号同学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即可,所以设计这一段的教学时,我注意针对各小组中不同层次同学的请胯骨内,由易到难,让他们既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又认识到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差、中、优三类学生尽其所能,各有所获。在老师总结时,所有的学生对这段内容都已了如指掌。
____“鲸是哺乳动物”这一知识点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老师讲解。而以下关于鲸怎样吃食,怎样呼吸,怎样睡觉和生长的情况,则是围绕鲸的生活习性来写的,这四个方面在写法上有相近之处,所以我又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分割。
____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各小组的同学对号入座,做相应的题目(学生的编号与题号相对应)。
____1、鲸用什么呼吸?说明了什么?鲸怎样呼吸?
____2、鲸主要吃什么食物?鲸怎样吃食?
《小闹钟》教学设计之二(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案)(精选12篇)
《小闹钟》教学设计之二(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接受和发现是两种基本学习方式,用接受方式获得的知识,通过适当的练习后,也能转变成个人智慧,它与个人通过发现获得的知识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是通过发现不但获得学科知识,而且还获得了另一种知识——内隐知识,(如经验及大部分技能等)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认识生字,学习课文,通过讨论体会时间的重要,用多种方法记字,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学习,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会写生字8个。
2 识字15个,认识多音字“行”。
3 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4 通过讨论,体会时间的珍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是重点。
教学难点
体会时间的珍贵。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时间的诗歌。
2 和家长一起说一说,测一测,一分钟能做什么事。
3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放课件钟表滴答声)
(学生回答。)
小闹钟有什么用?你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诗歌?
(学生回答。背诵诗歌《长歌行》,语文天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小闹钟想找个朋友丁丁把它找朋友的经过写成了日记,题目是(出示课题)《小闹钟》。
二、随文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精选17篇)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 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 (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 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 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别说 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小学语文《操场上》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6篇)
小学语文《操场上》教学设计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八、入2个字。认识足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1、游戏用品准备。
2、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最近我们学校在中午举行了阳光体育活动。小朋友们都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呢?(生自由说)那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呢?为什么?
2、有一个叫丽丽的小朋友,刚才听到我们说的那么起劲,她有点不服气了。她说:你们学校有那么多的活动,我们学校也有呢!不信,你们来瞧瞧。小朋友,那我们现在就去丽丽的学校看看他们有什么活动,好吗?
二、看图说话
1、(出示课文插图)你瞧,这就是丽丽的学校,小朋友活动的场景。小朋友们看,他们都在哪里活动啊?揭示课题:操场上。
(齐读拼音———指生读3个:注意平翘舌和后鼻音——师范读——齐读)
2、指挂图,操场上的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谁能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体育活动?
出示句式:……在操场上………(指生说)
(生回答一个,师就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先读拼音,再读词语。)
3、(等全部词语出示完后)丽丽说啊,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我的学校小朋友的体育运动都说出来了,真了不起。
(1)那现在谁能用这些活动来说话呢?
出示句式:下课了,小朋友们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指着图说话。
小学语文《白鹅》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小学语文《白鹅》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白鹅》这篇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特点。文章从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的姿态描写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为线索,从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细致地刻画了鹅高傲的特点。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抓傲理脉络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你们心目中,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课件出示丰子凯笔下的鹅图片)
2、课文哪句话直接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
出示句子: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3、个性化朗读这一句子,齐读这句话。
(这一设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书,倡导个性化朗读,读这一句话时,可强调读出“好一个”,也可强调读出“高傲”这个词,虽是不同的读法但都能体现出鹅的高傲。)
4、作者从几方面来描写这只鹅的高傲?
师板书:
叫声 步态 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