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精选14篇)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炎热的夏天里,大家最盼望的是什么?
2、出示课件:雨、雨声
[在一开课通过给学生观看下雨的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了情景,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同时为后面讲课过程中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和语言训练打下了感情的基础。]
3、雨不但给人们带来凉爽,而且还能给小朋友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不信,我们来读读冰心奶奶的小诗。
3、揭示课题:
学生自由读诗。刚才我们读的这首小诗,名字就是雨后。
5、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雨后》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请再读诗,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帮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看拼音、问别人、查字典、猜)
3、你们的办法真多,一定学得很好。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读准生字字音。字音都读准了的同学把书立好就大声读课文。
4、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1)按小组顺序接火车读生字卡片。
(2)男生、女生赛读
(3)测读
踩:为什么是足字旁,这是个形声字,还有哪些是形声字,记一记。
溅、跤、糟糕、骄傲、撅、唇(注意书写,撇)
大家认得真好,有些字不但要求会认而且还要会写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同时巩固生字词。
三、随文识字,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一定会读这首小诗了。谁最勇敢第一个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精选13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靠”等14个生字,会写“图”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
2.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视(shì)
“肃”(sù):平舌音。笔顺:(共8笔)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范文(通用12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牛奶、图画、画图、蜜蜂、蜂蜜、牙刷、刷牙。
水池、池水、山上、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课堂实录(精选17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课堂实录 篇1
感受形象 感悟文本
感悟真情
树立形象 传达真情
一、复习词语 遥远 孝心 高耸入云 重见天日 感动 激动
导入课文 转眼间 不在乎 日思夜想 救母心切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捉迷藏吗?老师说词语的位置,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读出这 个词语。第一行第一个,第二行第一个,眼睛睁大,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加快速度了, 第二行第三个…… 生:抢读词语 师:真厉害,个个眼明嘴快。大家一起整齐地读。 生:齐读 师:救母心切,谁救母心切? 生:沉香救母心切。 师:沉香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奔向了遥远的华山(板书:奔 华山)在这曲折不平坦的途中(板画波浪线),他走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沉香救母(生齐读课 题) (评:学与乐密不可分。课伊始,以“捉迷藏”导入新课:老师说词语的位置,学生 抢读词语。这一设计可以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不及待的心态下复习词语,为 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 二、精读课文 感悟“孝心”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品“艰难” 师:现在让我们伴随着沉香一起踏上这救母之路吧!
播放课件,生观看课件 师:你们的眼神告诉老师你们有许多话要说,来说说沉香这一路走得怎样? 生:走得艰难。 师:走得艰难就是走得怎样? 生:走得艰苦。 师:板书艰难 师:现在让我们透过文字感受这份艰难,打开课本 60 页,默读第二自然段,老师有 个小要求,认真听:默读,做到不出声,不动唇,并画出沉香走得艰难的句子。 生:默读,画句子。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生: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师:句子画得真完整,还有吗? 生: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生: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师:这三句话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沉香走得艰难,我们先来读读第一句。 课件出示第一句: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师:轻声读一读,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 师: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师:你知道深涧的意思吗? 生:两座山之间的溪流。 师:这是涧,深涧就是两座山之间很深的溪流,有多少座高山,就有多少道深涧。 是一座高山吗? 生:不是 师:是两座高山? 生:摇头 师:是几座?你从哪个词知道? 生:多少座。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通用5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
爱迪生救妈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3个字,3个词。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遇事要用科学方法解决,对科学产生兴趣,有探究愿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你们对爱迪生有什么了解吗?(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必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出示课题《爱迪生救妈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用简单的放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爱迪生一件什么事?(爱迪生靠自己的聪明,想出好主意救了妈妈的命。)
2、妈妈怎么了,为什么会有危险?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3、面对家中的环境,大人们都是怎么说,怎样做的?
4、面对大人们着急的样子,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5、手术的结果怎样?妈妈得救了吗?
6、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联明?你喜欢他吗?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填空练习。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范文(精选2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范文 篇1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济源,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那你们对她了解吗?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城区,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