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时间:2025-04-05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画角》教案设计(通用16篇)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画角》教案设计 篇1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画角》p29。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并会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而且通过画角的自我检查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1.抢答形式:说一说一副三角板各是多少度?

  2.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说说是什么角,几度?

  复述量角的方法和注意点:简单概括——找点,找边,找度数。

  3.引入新课:给出一个角的度数,你会画出这个角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本环节从复习铺垫开始,以抢答形式让学生进行复习角的度量。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用三角板拼角,你拼的角多少度?用这些所拼的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你是怎么拼的?

  2.师生共同归纳,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的特殊角。30度、45度、60度、90度、75度、105度、150度等等。

  3.引出:不是特殊角,用量角器来画角。

  自主探究,画出25度的角。小组内交流画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合作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一画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五标度数六检查。

  以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画法。边画角演示边说顺口溜,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在演示过程中与量角的度数知识和角的分类结合在一起,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五标度数六检查”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学习习惯,避免了学生的“丢三落四”和“看错了”的现象。同时要求学生画出的角两边长度要匀称,美观。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优秀范文(精选11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优秀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2、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

  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识负数

  玩游戏:

  师生互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输赢结果。

  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生汇报:我赢2次,输2次 板书(2 2)

  师:输和赢它们的意思正好相反,老师这样记录能表示出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吗?

  生:不能

  师:怎样记录才能让人一眼就分清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下面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3、展示学生记录材料

  生1: 笑脸2 哭脸2

  生2: 箭头向上2 箭头向下2

  生3: 赢2 输2

  生4: +2 -2

  4、师生共同交流比较,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在数学中就规定了这种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板书:十、一)

  5、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2怎么读?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

  师板书:负数 正数

  -2 +2

  6、快速抢答,说说下面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100、+15、-15、36、0

  讨论:(1)36是正数还是负数?(认识正数为了简便+可以省略不写)正数去掉+,我们熟悉吗?负数去掉-行不行?

查看全文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画角》教案设计(精选12篇)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画角》教案设计 篇1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画角》p29。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并会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而且通过画角的自我检查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1.抢答形式:说一说一副三角板各是多少度?

  2.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说说是什么角,几度?

  复述量角的方法和注意点:简单概括——找点,找边,找度数。

  3.引入新课:给出一个角的度数,你会画出这个角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本环节从复习铺垫开始,以抢答形式让学生进行复习角的度量。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用三角板拼角,你拼的角多少度?用这些所拼的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你是怎么拼的?

  2.师生共同归纳,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的特殊角。30度、45度、60度、90度、75度、105度、150度等等。

  3.引出:不是特殊角,用量角器来画角。

  自主探究,画出25度的角。小组内交流画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合作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一画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五标度数六检查。

  以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画法。边画角演示边说顺口溜,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在演示过程中与量角的度数知识和角的分类结合在一起,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五标度数六检查”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学习习惯,避免了学生的“丢三落四”和“看错了”的现象。同时要求学生画出的角两边长度要匀称,美观。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    )计算,如果只有乘除法,要(    )计算。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要先算(    ),再算(    )。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小括号,要先算(    )。
  二、口算
  36 ÷ 3                   100 - 62                   24 - 8 + 10
  75 × 30                  371 - 371                  35 + 24 - 12
  200 ÷ 40                 84 ÷ 4                     48 ÷ 8 × 9
  三、比一比,算一算
  49 + 17 - 25            240 ÷ 40 × 5              300 - 50 × 2

查看全文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画角》教案设计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画角》p29。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并会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而且通过画角的自我检查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下面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1.抢答形式:说一说一副三角板各是多少度?
2.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说说是什么角,几度?
复述量角的方法和注意点:简单概括——找点,找边,找度数。
3.引入新课:给出一个角的度数,你会画出这个角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本环节从复习铺垫开始,以抢答形式让学生进行复习角的度量。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用三角板拼角,你拼的角多少度?用这些所拼的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你是怎么拼的?
2.师生共同归纳,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的特殊角。30度、45度、60度、90度、75度、105度、150度等等。
3.引出:不是特殊角,用量角器来画角。
自主探究,画出25度的角。小组内交流画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合作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一画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五标度数六检查。
以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画法。边画角演示边说顺口溜,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在演示过程中与量角的度数知识和角的分类结合在一起,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知识,“五标度数六检查”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学习习惯,避免了学生的“丢三落四”和“看错了”的现象。同时要求学生画出的角两边长度要匀称,美观。

查看全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旋转与角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 和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 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和实物,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 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会在点子图上画出平角和周角。
4、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活动角、折扇。角的卡片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一个自治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重温角的有关知识。
(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让我们观察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师出示电脑课件,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
(1)学生复习、发现了锐角、直角、钝角。
(2)学生动手操作,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形成过程。
(3)多媒体出示角的形成过程: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二)转一转,说一说
教师:你能用活动角旋转,得到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吗?(学生活动)
教师: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