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说课稿

时间:2025-04-05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集合(通用2篇)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集合 篇1

  一、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数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查看全文

《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说课稿

一、说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39页的例8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及试一试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并完成相关习题。
二、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和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8以学生感兴趣的宇宙空间为背景,向学生介绍地球月球和地球、太阳间的平均距离,同时分别要求把其中的两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试一试解决改写后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2、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具体情境练习中接受环保等教育。
四、说教学重点: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五、说教学难点:当原数数位不够时改写要用0补足。
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宇宙空间图,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 了什么?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宇宙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素材让学生获得相关科学常识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爱好)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地球与冥王星相距20000000千米。
让学生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简单回忆改写成整万或整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目的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强知识间的迁移,整万或整亿的改写是本节课的基础。)

查看全文

小数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2篇)

小数初步认识说课稿 篇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知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笑笑买文具”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①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①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查看全文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精选6篇)

四年级《小数意义》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100,问:认识吗?一起说(100)、把100缩小10倍是多少?(板书:10)、把10缩小10倍是(1),把1再缩小10倍,你知道是多少吗(0.1或),把0.1缩小10倍,又是多少呢?(板书:0.01或),接下去是……?(板书:0.001或)

  2、师:像这样,我们可以一直地写下去(用省略号表示)。

  3、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吗?引出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意义

  (一)教学0.1

  1、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表示1的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请将你心目中的0.1在这张白纸上用颜色涂出来。(电脑演示正方形纸、1)

  2、(展示、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表示出0.1的。小结:要想准确地表示出0.1,我们应该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十份,再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0.1。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3、取出一张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准确地表示出0.1。

  4、请涂出其中的3份,涂色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用分数表示是,0.3里面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用小数表示,用分数表示)

  5、投影:阴影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

  6、想一想,1里面有个0.1。

查看全文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13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 篇1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新教材是分成两步来深化学生对小数的认识。第一步就是今天所上的内容,第二步则是在四年级下册比较系统地学习小数,沟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将小数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层面上来。因此本节课内容的安排是建立在学生上学期所学的分数的知识以及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去初步地感知小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认识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围绕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进行了教学方案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要产生小数?在初步认识小数的这节课里,是否有必要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产生的意义?

  思索了之后,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初步地体会到这点。虽然在四年级下册中,教材上将明确地提出:“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因为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小数留给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将是最深刻的,因此,我安排借助长度单位,并采用直观手段将1米长的纸条平均分成10份来理解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来表示,促进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同时也为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作下铺垫。

  2、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珍视学生原有经验。

  学习起点,可分为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从逻辑起点上来说,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小数,但从现实起点来说,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现实起点,体现在:一是让学生自己来认读、写小数,在尝试的过程中,再给予指导。二是,对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在说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等。

查看全文

一个数除以小数说课稿(精选8篇)

一个数除以小数说课稿 篇1

  本学段内容为《一个数除以小数》,是人教职工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章《小数除法》第二小节内容,包含两个例题,题后“做一做”和后面“练习四”第1——3小题等内容,其中第二个例题是第一个例题的延伸。这个学段的内容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小学阶段除法教学的“终结”内容,非常重要,但同时它又是在学生掌握了大量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有能力自主解决,教学中要充分放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转化的思想和积极解决问题的品质等。

  教学关键: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学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

  2、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培养学生“转化”思想和合作、探究意识。

  3、在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数学、用数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除数“转化”为整数除数的过程、方法和理论依据理解和掌握。

  教法与学法:

  如前所说,这一学段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大量有关除法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的一上学习内容,因此,教学中主要使用“引导启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使用“转化”的思想主动发现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形成新技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注意两方面的内容:

  1、整数除小数的除法及法则;

  2、除法商不变的性质。

  二、讲授新知:

  (一)讲授例5。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