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的说课稿

时间:2025-04-05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范文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苏教版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86到87页"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我从三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1、小数乘小数是在整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因此,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是直接在积上点小数点,而无需在位数不够时用0来补足。我想学生要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并不难,关键是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去归纳算法,这才是完整的计算教学。

  3、根据以上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算法;

  (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知识间内在的联系,感受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

  5、教学安排: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以学生自主探索,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为主,加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新颖练习为辅,突出计算教学的本质。

  6、教学准备:课件的演示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是计算教学,计算本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它在现实中却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为了使学生顺利的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的要求,本人在教法学法上突出体现以下五点:

查看全文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通用5篇)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小数乘小数》。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及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又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2、教材分析

  冀教版教材以计算客厅面积、沙发占地面积的活动引入小数乘小数的学习,人教版教材是以计算宣传栏玻璃的面积问题引人小数乘法的学生。两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以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

  冀教版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活动:①先估算一下,再用竖式计算。②动态显示“4.8×3.6”的竖式计算过程:先将两个因数4.8和3.6,都扩大到各自的10倍,变成48和36,然后求出积,使学生清楚地看出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到100倍;最后再看积,由于积已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将扩大后的积1728缩小到它的1/100,得17.28。用计算器验算。

  本节课的关键是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冀教版教材呈现三个层次:客厅的面积计算,呈现计算过程,给出小数点的位置。沙发的面积,呈现计算过程,未给出小数点的位置,提出问题“小数点应该点在哪儿呢”,引发学生思考。茶几的面积,学生自主尝试。人教版教材在给出例3的问题情境后,呈现了计算过程,并提出问题“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并通过例4的问题讨论,明确给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得出冀教版教材的编排具有引导性和自主探究性,人教版教材更具有指导性和直接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冀教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多安排了“小数点位置变化”的学习内容。

查看全文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精选5篇)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篇1

  本节课是在小数乘整数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86、87、8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五1-4题。课题是《小数乘小数》。制定如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

  2、让学生经历由整数乘法迁移类推出小数乘小数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自觉自愿检验的好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是计算教学,计算本身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只注重了单一的算理,往往学生的技能训练就落不到实处,所以在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上我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贴近生活促兴趣本课我结合课本提供的例题,创设计算小明房间面积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小组合作促探究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设计时力求在每一个环节的推进过程中都让学生独立思考,同学合作探究,教师给予广阔的思考空间与交流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或班级交流逐步得出快捷的计算方法,以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3、迁移类推促算理出示房间平面图时,先以“分米”作为长度单位,数据以整数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当然老师要控制解决的问题以“房间的面积多大?”为主,通过对整数的估算和计算,进一步为新授内容《小数乘小数》做铺垫。之后转换长度单位以“米”做单位名称,这样数据就以“小数”的形式呈现,名称的变化,引出数据的变化,迁移过渡到小数乘小数。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尝试迁移、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异同。

查看全文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本节课是在小数乘整数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86、87、8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五1-4题。课题是《小数乘小数》。制定如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
2、让学生经历由整数乘法迁移类推出小数乘小数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自觉自愿检验的好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是计算教学,计算本身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只注重了单一的算理,往往学生的技能训练就落不到实处,所以在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上我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贴近生活促兴趣本课我结合课本提供的例题,创设计算小明房间面积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小组合作促探究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设计时力求在每一个环节的推进过程中都让学生独立思考,同学合作探究,教师给予广阔的思考空间与交流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或班级交流逐步得出快捷的计算方法,以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3、迁移类推促算理出示房间平面图时,先以“分米”作为长度单位,数据以整数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当然老师要控制解决的问题以“房间的面积多大?”为主,通过对整数的估算和计算,进一步为新授内容《小数乘小数》做铺垫。之后转换长度单位以“米”做单位名称,这样数据就以“小数”的形式呈现,名称的变化,引出数据的变化,迁移过渡到小数乘小数。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尝试迁移、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异同。

查看全文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小数乘小数》。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及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又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2、教材分析
冀教版教材以计算客厅面积、沙发占地面积的活动引入小数乘小数的学习,人教版教材是以计算宣传栏玻璃的面积问题引人小数乘法的学生。两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以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
冀教版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活动:①先估算一下,再用竖式计算。②动态显示“4.8×3.6”的竖式计算过程:先将两个因数4.8和3.6,都扩大到各自的10倍,变成48和36,然后求出积,使学生清楚地看出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到100倍;最后再看积,由于积已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将扩大后的积1728缩小到它的1/100,得17.28。用计算器验算。
本节课的关键是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冀教版教材呈现三个层次:客厅的面积计算,呈现计算过程,给出小数点的位置。沙发的面积,呈现计算过程,未给出小数点的位置,提出问题“小数点应该点在哪儿呢”,引发学生思考。茶几的面积,学生自主尝试。人教版教材在给出例3的问题情境后,呈现了计算过程,并提出问题“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并通过例4的问题讨论,明确给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得出冀教版教材的编排具有引导性和自主探究性,人教版教材更具有指导性和直接性。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冀教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多安排了“小数点位置变化”的学习内容。

查看全文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小数》。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4道练习题。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及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很多丰富的感性经验,还有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已懂得了计算的方法,但是对于算理的理解还是不到深刻。
(三)教学的要求及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和教师引导,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在探索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归纳与概括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交流,渗透转化思想。
3、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悦,分享与同伴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法
尝试-----探索交流-----总结方法-----运用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就是紧紧依托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交流、解释心中一个又一个的迷团,总结出方法、最后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这一循环过程中,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得出计算的方法。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