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教案(精选14篇)
《小蚂蚁》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幼儿对手指印画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印一印,画一画 ,而中班的幼儿更是对“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做画的《小蚂蚁》活动。让幼儿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印泥,记号笔、纸张、抹布若干。
2、蚂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观看蚂蚁图片,了解蚂蚁的身体构造。知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六条腿,属于昆虫的一种。通过欣赏蚂蚁图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三、教师范画,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 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找出印画的方法。
(2) 教师讲解手印画印小蚂蚁的方法,知道印画的顺序。
四、幼儿绘画,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并进行个别指导。
(1)印之前要想一想用什么手指印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
(2)印完后要擦干净。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小蚂蚁》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体验用不同的绘画方式作画以及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小蚂蚁》教案(精选15篇)
《小蚂蚁》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油画棒与水粉相结合的作画方法表现小蚂蚁。
2、增加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蚂蚁
2、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
3、油画棒,各色水粉颜料,水粉笔,白纸,废旧报纸。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教师手持魔术棒说:小朋友们好!我是魔术师,今天我要给你们变一个好玩的魔术。
2、出示范画
教师:看,这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对不对?
现在,我要马上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相不相信?你们想让我变出什么画呢?
(请个别幼儿猜一猜。)
3、变魔术
(1)将范画贴在黑板上说:变变变!
(迅速将颜料刷到范画上,“变”出蚂蚁)
我变出什么呀?(蚂蚁)
(2)你们想不想也来当魔术师变出可爱的小蚂蚁呀?我们一起来学吧。
二、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并示范画蚂蚁。
1、课件-蚂蚁
观察小蚂蚁:小蚂蚁长什么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
2、师幼共同小结:
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下面我们就来“变”小蚂蚁。
3、我们选一支白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画小蚂蚁。
4、交代作画步骤:
园园的头→园园的身体比头小一点→水滴形的尾巴→画上触角、眼睛、嘴和六条腿→再添画景物→刷颜料
(方法:横着刷或竖着刷)
三、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2、启发幼儿添画喜欢的景物,使画面更加丰富。
《小蚂蚁》教案(精选12篇)
《小蚂蚁》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妈蚁》这首歌 旋律工整、起伏不大,歌词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蚂蚁找食的过程,容易用模仿动作表现编成游戏,可以在提高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自然流畅的旋会有节奏地做“碰须须”、排队走”等动作。
2.创编出不同的“碰须须”的动作及“排队走”的方式。
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获得一个跟一个走的经验。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现场,获得相关信息:蚂蚁传递消息时会碰碰触角的。蚂蚁走是一个跟一个按一定的路线走的。遇到大食物时是许多蚂蚁一起搬的。掌握蚂蚁找食物过程:发现食物一找朋友(碰碰触角)一排队出洞一搬食物。
2.蚂蚁头饰若干个。
3.道具如花生、米粒等。
4.蚂蚁搬食物的录像(或现场)
活动难点
按游戏玩法的规定边、游戏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观察蚂蚁搬食物的现(或录像),欣赏歌曲《小蚂蚁熟悉歌词,自己模仿蚂蚁走、蚁传递消息、蚂蚁排队走、蚂搬食物等动作。
2.学会唱这首歌曲,并学像教师那样一拍一拍地边唱边于相应的动作。
3.学习蚂蚁:“排队走”的动作。“碰须须”、“排队走”的动作。
教师扮大蚂蚁,幼儿扮小蚂蚁一个跟一个在大蚂蚁后面踏步走,模拟蚂蚁“排队走”。
幼儿竖起双手食指在头顶作蚂蚁触角,蚂蚁头儿随音乐与其它蚂蚁互相碰头,模拟蚂蚁“碰须须”。
《小蚂蚁》教案(通用12篇)
《小蚂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2、通过作画,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画画的乐趣。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不同动态的蚂蚁照片。
环境准备
《美工》,油画棒人手一份,范画。
重点难点
学习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蚂蚁
老师念谜语,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各种动态的蚂蚁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三、有效语言设计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长得怎样?
2、你们喜欢蚂蚁吗?今天我们就来画蚂蚁。
3、先画蚂蚁的头,后画蚂蚁的胸,再画蚂蚁的腹。最后在身体下面画上六条腿。画好蚂蚁后你还可以想想蚂蚁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4、在画之前要先想好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周围有什么?
四、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蚂蚁,并示范画蚂蚁。
观察小蚂蚁:小蚂蚁长什么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
师幼共同小结: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下面我们就来“变”小蚂蚁。
我们选一支白色的油画棒,在纸上画小蚂蚁。
交代作画步骤:园园的头——园园的身体比头小一点——水滴形的尾巴——画上触角、眼睛、嘴和六条腿——再添画景物——刷颜料(方法:横着刷或竖着刷)
小蚂蚁教案(精选17篇)
小蚂蚁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体验用不同的绘画方式作画以及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蚂蚁的多样性及特征。
4.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活动重难点目标:
重点目标: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难点目标:能够结合画面的需要画出蚂蚁的各种动作姿态。
活动准备:
蚂蚁搬西瓜幻灯片、画纸、胶水、水彩笔若干、西瓜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幻灯片
1.师:一群忙碌的蚂蚁在干什么?
2.集体欣赏: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蚂蚁们又热又渴,出门找水喝,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瞧,连小触角也来帮忙了,可还是推不动。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你们瞧,大家忙开了,有的用铲子铲,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绳子吊,有的用肩扛,有的两人抬……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大西瓜终于被顺利的搬回了家。
3.学一学蚂蚁搬西瓜的动作
二、动态形象,添画示范。
这么有趣的故事,我都忍不住想画下来了!我呀,最喜欢那几只发现了大西瓜的小蚂蚁,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小蚂蚁发现西瓜时多开心啊!
(一)分析动态,添画肢体(单图一)师:我也来变只跳起来的小蚂蚁吧,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触角翘一翘,我的蚂蚁跳起来。(或变跑出来的小蚂蚁)(分析:教师边讲解边画蚂蚁相关动作姿态,这种借助于语言的提示,动作表演,及时绘画的方法,给了幼儿很新颖的示范,加深了幼儿对蚂蚁动态的印象。
《小蚂蚁》教案(精选12篇)
《小蚂蚁》教案 篇1
小蚂蚁过河
【活动目标】
1.在手膝着地爬的游戏中,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幼儿手膝着地爬的经验。
物质准备:宽窄不同的爬垫、大小不同的沙包若干。
场地布置图: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以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带领"蚂蚁宝宝"(幼儿)爬到蚂蚁洞里做睡觉状,然后说:"蚂蚁宝宝们,天亮了,我们爬出来做游戏吧!"(幼儿依次爬出"蚂蚁洞")请幼儿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爬来爬去、搬东西)引导幼儿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
2.基本部分
(1)利用情景进行游戏。
"蚂蚁妈妈"说:"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散步吧。瞧,这里有一条又宽又深的河。咦?对岸是什么啊?闻起来可真香啊!小蚂蚁想不想把豆子运回家啊?可是这条河又宽又深,我们怎么过河呢?"请幼儿自己想办法,说出自己的想法。"这里有一座小桥(爬垫)可以帮你们过河。请你们每次搬一颗豆子,看看谁能又快又安全地回到妈妈身边。"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路径。教师随机指导幼儿动作完成情况。
(2)分享交流
教师说:"小蚂蚁真聪明,你们是怎么掌握平衡,让自己不掉到河里的?有的小蚂蚁搬回来的豆子又大又香,可是有豆子大,小蚂蚁不小心把大豆子掉到河里去了,怎么才能不让大豆子掉到河里呢?你刚才是怎样搬豆子的?你觉得哪种办法最好?"
(3)再次游戏请幼儿再次游戏,验证自己的好方法,同时充分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运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