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案

时间:2025-04-05

《小马过河》教案范文集锦(精选14篇)

《小马过河》教案范文集锦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做事情要动脑筋,要自己去试试,才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一张小马的图片)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问: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样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

  二、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

  (二)学习第一、二段:

  1、小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

  (二)学习第三、四段

  1、小马驮着麦子、唱着歌儿王磨坊走去,可是,它怎么停下来了?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自由读3、4段。

  ①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

  理解“为难”:小马想到底能不能过去啊?是过去还是不过去呢?它觉得很为难。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为难的事,请你说一说。

  ②读句子,感受小马因为不知道能不能过河而感到为难。

  2、正在小马觉得为难的时候,它遇到了谁?粘贴老牛的图片。

查看全文

《小马过河》优秀教案(精选16篇)

《小马过河》优秀教案 篇1

  一、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小马过河》这一课。

  二、复习

  1、首先让老师考考你,看你们还认识你们的生字朋友 吗?

  (出示生字词语)

  (1)指名读(2)开火车读

  2、检查读文,指名分段读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1—3自然段,读出小马的高兴。

  在去磨坊的路上,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在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办的?指3名学生回答。

  2、那么小马遇到困难后,它是怎么做的?(向老牛问路)指名读第四段。

  (1)老牛是怎么说的?通过老牛的话小马了解到什么情况?(水很浅)板书“很浅”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觉得小马是个怎样的孩子?(有礼貌)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牛伯伯,请您告诉我)指导朗读,再指名读。分角色读。

  (3)小马听了老牛的话,小马当时是怎么做的?“立刻”二字你觉得小马当时是怎么做的?(得想都没想,听了就跑到河边。) “立刻”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语?(马上、立即、连忙)

  3、(1)这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读5段。出示课件,思考:松树为什么不让过?板书 :“很深”

  (2)松鼠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认真的语气)小马听了松鼠的话,它的表情是怎样的?(吃惊)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3)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从“连忙”一词体会到什么?(听了松鼠的话马上收住脚步。)

查看全文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13篇)

《小马过河》教案 篇1

  【课程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程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课程难点】

  领悟两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12个生字,读准字音。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许多童话故事,谁知道?和学生们说一说你知道的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学生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6、小马过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读准生字的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出示课件1:本课全部生字)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书写,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出示课件2)带 挡 拦 亲

  会写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

  2、练习写字。

  四、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自己练习读课文。

  2、四人一组,采用分段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

  3、相互点评,纠正读课文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查看全文

小马过河教案(通用17篇)

小马过河教案 篇1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没”。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具体分析)要实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七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用具】

  老牛、小马、老马、松鼠头饰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没”,正确书写八个生字。

  【教具准备】:

  12张圆形生字卡片,分别涂上红、黄、紫三色,分成3组。这些圆片当“花瓣”,再准备3个相应颜色的圆片当“花蕊”。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板书课题)

  2、老师在讲这个故事时,同学们边听边想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小组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通过小组合作,帮助弱势学生识字,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

  3.用开火车读词的游戏检查认字情况

查看全文

小马过河优秀教案(精选12篇)

小马过河优秀教案 篇1

  预设目标:

  1、学习本课“驮、愿、匹、坊、唉、筋、鼠”七个字,理解“磨坊、前蹄”的词义。

  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3、说说眼中的小马,初步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读,在读中学,在读中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

  2、有机整合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知识和技能,得到情感体验。

  预设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习课文

  1、出示课题,训练语感

  指名读课题,在评价中指导读出“谁要过河?小马要干什么?”的不同语气

  2、明确目标,预习课文

  要求: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划出生字新词,第二遍标出自然段。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1、检查生字词

  出示:一匹 愿意 驮到 磨坊 挡住 嗒 前蹄

  伯伯 淹没 松鼠 拦住 脑筋 唉 既然

  (1)自由读

  (2)指名领读

  重点正音:磨坊 一匹

  (3)齐读

  A、理解“磨坊”:磨坊是什么?

  发散训练:染布、衣服等的作坊叫(染坊)。

  榨植物油的作坊叫(油坊)

  B、理解“前蹄”:看图找出小马的前蹄,理解“蹄”

  发散训练:还可以说(猪蹄、牛蹄、羊蹄)。

查看全文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13篇)

《小马过河》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强调实践的意义,使学生懂得做事要脑筋,要实地去试试,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头饰、课件、生字卡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一)导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好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小马)

  小马:同学们好。 生:小马好

  (二)复述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发生在小马身上的一个故事。大家还记得吗?

  生:我记得,我来……

  生复述故事: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它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回家问妈妈。后来它自己去试一试就过了河。(在此板书:小马、老牛、松鼠的简笔画:动物大小要有区别)

  师:讲得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马过河》。(板书课题)

  (三)复习生字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到学习乐园去把昨天学的生字复习一下。

  出示生字卡。(随机抽读)

  师:大家记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能学得更好。有信心吗?(有)好,开始吧。

  二、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

  师:请同学们和小组里的同学读一读课文。

  2、让学生自主地说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小马有两次想过河。(读得可真仔细)

  生:我知道了小马第一次没过成河,第二次才过了河。

  师:为什么小马第一次没过河呢?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三、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播放课件

  2、师提问:①小马在去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难题?(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②他觉得……(很为难)③当时它又是怎么想的?(他想:这条河我能不能过去呢?要是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多好呀!)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