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教案

时间:2025-04-05

《小露珠》教案(通用17篇)

《小露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课文理解“长途跋涉、千辛万苦”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露珠的坚强与执著。

  3、懂得小露珠变成水蒸气,落入小溪、大河,最后流入大海的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小露珠变成水蒸气,通过降雨,到达大海的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小露珠为实现梦想不怕困难,勇敢地向着目标前进的顽强精神。

  教学准备:

  课文的朗读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瞧,它来了。

  (课件:小露珠)

  (设计理念:上课伊始,课件出示生动有趣的动画,学生能迅速地进入学习氛围,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质疑梳疑。

  1、学生听课文录音,想一想,小露珠有什么梦想呢,

  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归纳并板书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

  (设计理念: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能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开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相机归纳的共性问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做了铺垫,也是一种导向。)

  3、学生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4、复习巩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齐读,井相机评价。

  (设计理念: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课文中进一步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词语的读音。有针对性的评价达到了提高、激励的作用。)

查看全文

小露珠教案范文(精选15篇)

小露珠教案范文 篇1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3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格。

  二、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这么大,这么亮的小露珠,小动物是怎样赞美它的?请小朋友看看书中的图读读课文,用“ ”画出小动物的话。

  2、观察投影1:

  (1)师演示“蹦”的动作后问:看到了什么?

  (2)还听到了什么?

  出示:早啊,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3)指导朗读:小青蛙多有礼貌,一看见小露珠就友好地招呼着“早啊”。谁也来招呼一下?小青蛙还把小露珠比作——钻石,说它“像钻石那么闪亮”(板书)

  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小露珠的美?(范读、指名读)

  3、观察投影2:

  (1)小组合作讨论: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又似乎听到了什么?(板书:像水晶那么透明)

  (2)谁来读小蟋蟀的话?(指名读)

  (3)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三自然段。(齐读)

  4、观察投影3:

  根据第二、三自然段的学法自学:

  小组汇报学习心得。

  5、分角色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6、请同学上台表演与小露珠打招呼。

  7、齐读第五自然段。

  根据板书,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动物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过渡:大家喜欢小露珠,为什么还要感谢小露珠呢?我们继续边读边想。

查看全文

《小露珠》教案(精选12篇)

《小露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很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美丽,体会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先来猜一个谜语。(出示谜语)大家真聪明,它就是——小露珠。

  2、板书课题:小露珠。

  小露珠来我们班作客大家欢迎吗? 我们一起来和它打声招呼,热情地欢迎她好吗?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学习第2~5 自然段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小露珠吗?(喜欢)

  俗话说得好:美的东西人人喜爱!有几个小动物也很喜欢小露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出示图片: (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他们和小露珠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来大声的读一读。

  (1 )出示小青蛙的话。

  师:老师看着同学们投入的表情, 老师也想做一只小青蛙 跟小露珠打招呼。老师模仿青蛙的粗粗的声音读读。

  学生模仿。

  抽生模仿读。

  师生齐读。

  小青蛙把小露珠比作了什么?(钻石)

  见过钻石吗?大家请看,多么闪亮的钻石呀!(出示钻石图片)

  小露珠也和钻石一样,十分闪亮,所以才把小露珠比作钻石。

  我们一起来读:闪亮

查看全文

小露珠教案(通用16篇)

小露珠教案 篇1

  一、教学提示

  (一)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是江苏版教材第六册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小露珠美丽与可爱,抒发了作者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了身边的自然科学常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会用词之精妙,能用“越…越…”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练习展开丰富的想象。

  4、了解小露珠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提高其发现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一:趣味揭题

  课件出示:

  师:首先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文题,(强调“露”字读音)。同学们见过露珠吗?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插入FLASH,内容为: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词语,感受一下词语前多了个“小”字,与原来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

  师:多了个“小”字,就多了份情味,一个小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小露珠的喜爱。看,小露珠正冲我们笑着呢?

  课件出示:

  小露珠以甜甜的笑滚动着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小露珠的可爱了吗?让我们都真心地喊一声小露珠。来——

查看全文

小露珠教案(精选15篇)

小露珠教案 篇1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内的6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越来越……” 造句。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露珠受到喜爱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猜谜语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

  刚才,小朋友们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现象,老师再出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谜语给你们猜:

  (3)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摇来摇去真自在。太阳出来去无踪,那是自然一奇观。(小露珠)

  二、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揭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板:小露珠)你们的这些问题,老师都知道,你们想不想老师告诉你们?

  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

  三、自由读课文

  1、其实,老师并不担心你们能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担心的是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们知道读书时,应注意什么?

  3、你们真会读书,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三点。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查看全文

《小露珠》教案(通用15篇)

《小露珠》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引领学生情景体验。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露珠【出示小露珠的卡片】,你们喜欢它吗?我们继续跟它交朋友,好吗?

  2、指导读课题。

  3、放映课件,展示小露珠的形成过程。师述: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4、学生欣赏多媒体。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是以感知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主体首先必须对文本亲身感知,形成表象,并力求理解文本的深层涵义,把握文章旨趣,形成读者与文本、作者的交流,方能有情感体验、心灵顿悟。

  为了唤起学生的记忆,形成鲜明的印象,我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课件将课文语言转化为声、形、色一体的精彩画面,再现小露珠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情景体验,感受小露珠的生动可爱,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应的情景中。】

  二、师生互动,引领学生移位体验。

  1、师述:小露珠是那样可爱,小动物们都喜欢它。请你自读课文,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会怎样向小露珠问好呢?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主要是引导他们读好“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这三个词组,从中体会小露珠的美和作者对小露珠的赞美之情。】

  2、创设对话情境:同学们,现在小露珠来到了你们的身边,【教师戴上小露珠的头饰,扮演小露珠的角色。】你们愿意跟我交朋友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