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篇1

  一、谈话放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第一次见面,咱们相互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通州市实验小学的老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原来老师已经告诉你了!/我的姓啊,很有意思的,把它倒过来,反过来,转半圈,还是一样的!猜猜看!)

  2、王老师啊今天特别高兴!记得五年前,我就来咱们通师二附,实习过,当时而附的小朋友热情、活泼!留给我的印象可深了!今天来到二附,见到你们,也很想跟你们交个朋友,介绍一下你自己,你的班级或你的学校,可以吗?(补:我相信在座的客人老师们也是很想知道的!)

  [评价:(简单地)行啊,好,,记住你了!……

  (可以在传话筒的过程中补白:话筒在哪儿,帮忙传一下。拿着话筒,享受的可是主持人的待遇,只要举手发言,就有机会。)

  (手势停)3、二附的同学果然能说会道,活泼可爱。我还知道二附的读书节搞得非常棒,同学们爱读书,读童话、读小说、读诗歌收获是特别大,没说错吧?下面我们准备开始上课了,好吗?

  二、导入揭题(激趣)

  1、揭题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跟着老师书空是个好习惯。“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最长;“钓”字这里面是个点儿。

  2、一起读,知道题目意思吗?钓过鱼吗?

  3、很多同学钓过鱼,钓鱼是件很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又别有一番情趣呢!

  三、初读探趣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读正确,有不理解的词儿打上问号。

  [课件]

查看全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篇1

  一 看图导入

  1 .师出示插图说:请小朋友看图说说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引出课题:小儿垂钓.

  2. 学生齐读课题  ,

  3 .j借助插图学习生字“垂”, “钓”

  4. 简介作者 :胡令能

  二 初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师 :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啊,诗人胡令能也把这副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优美好听的诗呢,小朋友快来读读吧!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1)指名读生字,随机纠正读音。

  (2)指名读课文,指导读通顺,流利。

  3. 听老师范读:生划节奏,标重音

  4. 学生根据节奏齐读诗歌。

  三 熟读诗歌,通过多种方法了解诗意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 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1)学生反复读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

  (3)看插图理解。

  (4)一边表演一边读理解。

  3 自由读,同桌互相背诵。

  四 读,听,画结合, 体会诗的意境

  (1)轻声美读诗歌。

  (2)闭眼听录音,想画面理解

  (3)给诗歌配上美丽的图画。

  五 指导写字:

  1. 学生认读生字,观察找出难写的字。

  2 .指导学生写难字,扩词。

  3.学生自己写简单字。

  六.作业:

  1. 写生字

  2. 背诗歌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篇2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查看全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篇1

  一 看图导入

  1 .师出示插图说:请小朋友看图说说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引出课题:小儿垂钓.

  2. 学生齐读课题  ,

  3 .j借助插图学习生字“垂”, “钓”

  4. 简介作者 :胡令能

  二 初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师 :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啊,诗人胡令能也把这副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优美好听的诗呢,小朋友快来读读吧!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1)指名读生字,随机纠正读音。

  (2)指名读课文,指导读通顺,流利。

  3. 听老师范读:生划节奏,标重音

  4. 学生根据节奏齐读诗歌。

  三 熟读诗歌,通过多种方法了解诗意

  1.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2. 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1)学生反复读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

  (3)看插图理解。

  (4)一边表演一边读理解。

  3 自由读,同桌互相背诵。

  四 读,听,画结合, 体会诗的意境

  (1)轻声美读诗歌。

  (2)闭眼听录音,想画面理解

  (3)给诗歌配上美丽的图画。

  五 指导写字:

  1. 学生认读生字,观察找出难写的字。

  2 .指导学生写难字,扩词。

  3.学生自己写简单字。

  六.作业:

  1. 写生字

  2. 背诗歌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篇2

  一、谈话放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第一次见面,咱们相互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通州市实验小学的老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原来老师已经告诉你了!/我的姓啊,很有意思的,把它倒过来,反过来,转半圈,还是一样的!猜猜看!)

查看全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篇1

  一、谈话放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第一次见面,咱们相互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通州市实验小学的老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原来老师已经告诉你了!/我的姓啊,很有意思的,把它倒过来,反过来,转半圈,还是一样的!猜猜看!)

  2、王老师啊今天特别高兴!记得五年前,我就来咱们通师二附,实习过,当时而附的小朋友热情、活泼!留给我的印象可深了!今天来到二附,见到你们,也很想跟你们交个朋友,介绍一下你自己,你的班级或你的学校,可以吗?(补:我相信在座的客人老师们也是很想知道的!)

  [评价:(简单地)行啊,好,,记住你了!……

  (可以在传话筒的过程中补白:话筒在哪儿,帮忙传一下。拿着话筒,享受的可是主持人的待遇,只要举手发言,就有机会。)

  (手势停)3、二附的同学果然能说会道,活泼可爱。我还知道二附的读书节搞得非常棒,同学们爱读书,读童话、读小说、读诗歌收获是特别大,没说错吧?下面我们准备开始上课了,好吗?

  二、导入揭题(激趣)

  1、揭题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跟着老师书空是个好习惯。“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最长;“钓”字这里面是个点儿。

  2、一起读,知道题目意思吗?钓过鱼吗?

  3、很多同学钓过鱼,钓鱼是件很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又别有一番情趣呢!

  三、初读探趣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读正确,有不理解的词儿打上问号。

  [课件]

查看全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篇1

  一、谈话放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第一次见面,咱们相互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通州市实验小学的老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原来老师已经告诉你了!/我的姓啊,很有意思的,把它倒过来,反过来,转半圈,还是一样的!猜猜看!)

  2、王老师啊今天特别高兴!记得五年前,我就来咱们通师二附,实习过,当时而附的小朋友热情、活泼!留给我的印象可深了!今天来到二附,见到你们,也很想跟你们交个朋友,介绍一下你自己,你的班级或你的学校,可以吗?(补:我相信在座的客人老师们也是很想知道的!)

  [评价:(简单地)行啊,好,,记住你了!……

  (可以在传话筒的过程中补白:话筒在哪儿,帮忙传一下。拿着话筒,享受的可是主持人的待遇,只要举手发言,就有机会。)

  (手势停)3、二附的同学果然能说会道,活泼可爱。我还知道二附的读书节搞得非常棒,同学们爱读书,读童话、读小说、读诗歌收获是特别大,没说错吧?下面我们准备开始上课了,好吗?

  二、导入揭题(激趣)

  1、揭题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跟着老师书空是个好习惯。“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最长;“钓”字这里面是个点儿。

  2、一起读,知道题目意思吗?钓过鱼吗?

  3、很多同学钓过鱼,钓鱼是件很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又别有一番情趣呢!

  三、初读探趣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读正确,有不理解的词儿打上问号。

  [课件]

查看全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通用20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一、淡化诗意,品析诵读,领悟诗情

  教学中,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即可,教师不应当把教参或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要让他们通过体会这些词语,并且有感情地诵读才会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才能使学生领略古诗词独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要让学生体会这妙不可言的意境是个难点。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生动的课件、诵读时的古乐,都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进入古诗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学习,培养诗趣

  古诗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通过古诗拓展,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打开新的视窗。让学生了解我们今天所学的诗仅是古诗沧海中的一粟,作为炎黄子孙应当更广泛地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从而开阔视野,体会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认识“蓬、侧、苔、借”4个生字。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