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领域教案(精选16篇)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1
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水果,能分辨红、黄、绿、紫等颜色。
2.喜欢听故事《河马肚子大》,学说"河马,我请你吃颜色的(水果名称)"。
准备:
1.展板一块,展示架四只。
2.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各一,红、黄、绿、紫色水果大图片一份,小图片幼儿入手一份,河马操作玩偶(可用纸盒制作)6个,猴子头饰一个。
3.动员家长带孩子去水果店、超市购买水果,让孩子认一认、尝一尝,积累有关水果的经验。
过程:
一、分辨各种颜色的水果
1.表达已有经验。
师(出示各种水果大图片):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西瓜,还有……(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水果。)
2.游戏:水果找家。
教师先介绍水果的新家--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然后请幼儿将各色水果按颜色分别送到相应的小房子中。
二、欣赏故事《河马肚子大》
1.引出故事。
师:水果大丰收,你们想不想吃呀?有一位动物朋友很想吃。它有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它是谁呢?
师:对,它就是河马(出示玩偶)。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河马肚子大》的故事。
2.边演示玩偶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用提问引导幼儿学习。
师:小猴请河马吃了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这两个问题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的。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一句连贯的话来讲述,如:"小猴请河马吃了红色的苹果和红色的草莓。"甚至还可将其他颜色的水果一起说出来。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可以这样说:"小猴请河马吃了苹果,是红色的苹果。")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大全(精选16篇)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大全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说说在动物园看到的各种动物,并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2、能大胆的.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激发爱动物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动物名称。
2、物质准备:幻灯片动物园拍摄的照片。
3、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红星若干枚。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动物园呀?那你们在动物园都看见过什么动物?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都看见过什么动物。
2、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各种动物的图片。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幼儿与教师交谈。
1、请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1)请幼儿大胆猜测教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2)教师结合动物图片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说明那小动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喜欢,如:孔雀-美丽-会开屏…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大全 篇2设计意图: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在3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六一儿童节小班语言领域教案(精选8篇)
六一儿童节小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进一步了解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使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
2、幼儿能发音清楚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3、初步学会和同伴一起愉快的庆祝自己的节日。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庆祝六一节的画册;欢快的乐曲;
活动过程:
1、出示画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
“今天上午,小朋友一起制作了6本《我想怎样过六一节》的画册,那么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过六一儿童节吗?”
2、欣赏儿歌:《“六一”到》
“今天老师个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六一到》听听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
告诉幼儿儿歌名称,和幼儿一起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欣赏儿歌《六一到》(配乐和图片进行诗朗诵)
提问:“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幼儿运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描述)
3、幼儿学习儿歌《“六一”到》
①教师分句教授,注意引导幼儿吐字清楚和发音正确;
②请个别幼儿朗诵,教师适当提示;
③集体不同形式朗诵儿歌,注意有表情的朗诵。(分组、分段,加入表演的动作。)
六一儿童节小班语言领域教案 篇2目标:
1、学习,发展语言,培养幼儿记忆力。
2、认识汉字“西瓜”,能用“瓜”说词。
准备:
1、挂图:(1)大西瓜(2)剖面图(3)西瓜皮做成的船图(4)挂图:西瓜大,西瓜圆,红红瓤儿真是甜。瓜吃完,皮做船,黄色手绢做船帆。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民间童谣《开门歌》
活动背景:
在《开展民间文体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民间文学方面的活动,而民间童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点,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幼儿对苏州地方方言的热爱,从而上升到热爱家乡和家乡文化的情感。我选择的《开门歌》,是我们苏州非常流行的一首民间童谣,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重负性的结构形式便于幼儿记忆,互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配上简单的手指游戏,不仅增加了童谣的趣味性,还能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及注意力。
活动目标:
1、能熟练、大方地用苏州话讲童谣,心情愉快。
2、喜爱手指游戏,锻炼手部肌肉。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苏州童谣的情感。
(评析: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三个目标的设计既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形象思维特点,又结合了童谣的特色。)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学会童谣《金锁银锁》和《蚊子叮》,关于门的图片。小熊等玩具小动物。(幼儿围坐在地毯上)
(评析: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知识经验准备的准备是非常不要的,其实,我们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为我这次活动的活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孩子的一些知识经验是非常足的。其次是物质准备:大号的门,和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为学习新的童谣创设了直观的形象和适宜的环境。)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我有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围绕“好习惯”进行谈话。
2、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养成一些好习惯。
3、学会安静地倾听同伴説话。活动准备:图片(宝宝的一天)、教学挂图,幼儿进餐前后的录像、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录像,引导幼儿回忆进餐前后要做的事。
1、播放幼儿的录像。
2、老师:录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饭前洗手、安静进餐、饭后洗手等。)
二、请幼儿谈谈生活的“好习惯”。
1、老师:这些都是我们在幼儿园进餐时的好习惯,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好习惯?引导幼儿说说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通用17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倾听老师讲故事;
2、大胆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3、练习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活动准备:
1、大纸箱一个:上面开一个比较大的口,面对幼儿一面布置成一个小水池;
2、卡纸立体动物三个;
3、小青蛙、鸭子、乌_饰若干;
4、泡沫垫子,在场地上布置一个小水池
活动过程:
1、用三只小动物表演游戏给小朋友看引出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2、分别表演三只动物“扑通”跳下水的`过程:
提问:
a小青蛙呢?
b谁不见了?小鸭子?
c小乌龟?
3、将三只动物重叠拿出纸箱问:第一个是谁?第二个是谁?第三个是谁?幼儿练习完整句式“第一个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是······”。
4、老师重复一遍故事,幼儿随老师一起玩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吃点心。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 篇2教案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知儿歌中的"穿"、"钻"和"绕"等动词。
2.运用动作感知和情景体验的方式学习儿歌。
3.感受与同伴游戏和情景体验带来的乐趣。
教案准备:
1.各种不同的`玩具车子。
2.操作材料每组一份。
3.布置与儿歌内容一致的场景。
4.音乐、图片。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熟悉儿歌内容。
1.开汽车入场。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开过情景布置的场地。
3.回忆开车情景,熟悉儿歌内容。
4.教师念儿歌,幼儿学习儿歌。
5.师幼共同边看图边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