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
小班游戏教案及反思 篇1
本次活动,我上的是小班音乐游戏《拍蚊子》。活动中,主要引导孩子学会拍蚊子、挠痒痒、擦药以及睡觉的动作。活动以完整欣赏音乐导入,老师在幼儿感知音乐的同时,配上了动作提示。活动中,我还借助儿歌帮助孩子记忆动作顺序,孩子们都能跟着音乐作出动作。但是活动中还是出现许多不足,以下是我作出的反思:
1、活动目标一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动感,比较没有表现出来。活动的目标二:体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其中,合作的环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放在中班。
2、活动的导入环节花费的时间较长。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详细的提示。活动中老师的语言及问题都比较多,让孩子说的机会比较少,抛出的问题也比较范,缺乏启发性的提问。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语言的简化,并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提问。
3、活动缺少让孩子安静、完整倾听音乐的机会。应该先让孩子完整倾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再以动作提示。分段感受音乐时,蚊子的不同方位和节奏要重点体现出来,才不会导致幼儿乱拍。游戏后,缺乏有效性的评价。
4、音乐游戏可以采用整体、分段、完整游戏的方式,使整个律动游戏更具有趣味性、互动性。活动应该通过“欣赏”、“感受”、“表现”三个阶段的教学,才能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艺术的东西应该更多地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和表现。给孩子更多主动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在欣赏、倾听中感受艺术的美,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而在活动中,如何巧妙简练地运用语言,也是我要不断学习的。
小班游戏太阳教案(通用4篇)
小班游戏太阳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游戏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3.通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初步学习插、搭高、拼的技能。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积塑、插塑,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房子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当小小建筑师,帮幼儿园盖房子。
2、观察示意图,引导幼儿说出外型特征
(1)、幼儿园有哪些房子?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2)、围墙是什么样的?高不高?
(3)、幼儿园的楼房它是几层的?宽吗
(4)、我们要建幼儿园的哪几个部分?
3、教师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
老师按顺序搭出房子的形状,墙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搭建,屋顶可以用三角形盖顶。
4、提出建构要求
(1)、要搭出房子的主要结构,可以自由选择材料按意愿自由建构。
(2)、游戏时要爱护玩具,掉到地上要及时捡起来,不要把别人搭建的房子碰倒。
(3)、要正确收放材料(轻拿轻放、按标记归类摆放)
5、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对搭建能力低的幼儿,可引导其模仿教师或看房子图片进行建构。
(2)、引导他们从搭平面房子过渡到搭立体房子。
6、欣赏作品
你们觉得哪个房子搭的最漂亮?为什么觉得它漂亮?
7、评价总结
我们今天搭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搭的?你还会搭哪些和老师不一样的房子?
小班游戏绳子教案(精选5篇)
小班游戏绳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
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活动过程:
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
(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
小班游戏:小鸡捉虫(精选2篇)
小班游戏:小鸡捉虫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尝试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喜欢模仿。
活动准备:
1、课件
2、点子卡2、3、4、5各一张,黑、白、黄、白四种盒子。
3、操作材料:贴有数量2、3、4、5的虫子卡。
4、已了解小鸡会捉虫吃。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鸡妈妈带小鸡捉虫(环节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提问:
1、 看看画面上有谁?
2、 数一数:鸡妈妈有几只?小鸡有几只?(幼儿学习点数,说出总数)
3、 我们一起给鸡妈妈的宝宝取个名字。
小结:今天来了一只鸡妈妈,一共来4只小鸡。
二、帮小鸡捉虫(环节意图: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尝试比较物体的多少)
1、小鸡有四只,鸡妈妈捉虫来也来不及,怎么办呢?
2、我们宝宝一起帮帮鸡妈妈,鸡妈妈说你们可以到草地上、花丛里,石头边、大树下去捉虫,看看谁的本领大?
3、幼儿分别帮小鸡捉虫
教师:鸡妈妈说了,小鸡每次只能吃一条虫子,你们捉到小虫后,来喂小鸡吃好吗?(出示小鸡相对应的盒子)
4、 你们帮小鸡捉好小虫了。让我们数数小鸡分别捉了多少虫?(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正确说出总数),老师贴上相应的点子卡、数字卡。
5、 比一比
教师:小鸡都吃到小虫了,我们来看看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哪只最少?谁跟谁捉的虫一样多?
小结:吃到5条虫最多,吃到2条虫最少,跟一样多。
小班游戏:躲猫猫(通用2篇)
小班游戏:躲猫猫 篇1
日期 活动名称躲猫猫执教者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认识区分上下、里外、前后的空间方位,学习方位词:前面、后面、里面、外面。
2、培养辨别能力和发展方位知觉。环境创设小动物头饰若干、教室用桌椅、屏风布置。重点与
难点认识和区分上下、里外、前后的空间方位活动过程:
一、躲猫猫
教师带上“鸭妈 妈”头饰,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鸭妈 妈”蒙上眼睛,“小动物”们边四处躲藏边念儿歌:躲猫猫,躲猫猫,脚步轻轻快快躲,躲好告诉鸭妈 妈。
二、在哪儿
幼儿躲好后,“鸭妈 妈”问:“小鸡,小鸡,你在哪里?”小鸡就回答:“鸭妈 妈,鸭妈 妈,握在小树的前面。(或问:“小猫,小猫,你在哪里?”——“我在假山下面”……
三、回家了
“鸭妈 妈”睁开眼睛,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将对躲藏位置的“小动物”领回家。游戏重复数遍。价值分析:
反思与调整:
小班游戏:躲猫猫 篇2活动目标
1、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并能说己躲藏的位置。
2、知道躲猫猫是不藏在门后或橱柜内,能到安全的位置躲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27—29页;多媒体教学资源《躲猫猫》、《我会躲猫猫》。
2、活动前将毛绒动物玩具藏在活动室的不同位置。
活动过程
1、以和毛绒动物玩具玩躲猫猫的游戏导入,感受游戏的乐趣。
小班游戏小青蛙教案(精选3篇)
小班游戏小青蛙教案 篇1
小班体育:快乐的小青蛙
小班体育:快乐的小青蛙
活动目标
⒈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发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⒉在跳“荷叶”的过程中学会互不碰撞。
⒊喜欢并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荷叶”若干
⒉小椅子、独木桥若干当做“岸边”
⒊电子音乐Kissing Bird
活动过程
⒈热身运动,小蝌蚪变青蛙
师:小蝌蚪们,跟着姐姐在池塘里游啊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我们的后退长出来了(踢踢腿、蹲一蹲、跳一跳)。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的前腿也长出来了(上下左右甩甩手)。哇,我们的小尾巴不见了(扭一扭、跳一跳)。现在我们变成谁?我们一起学青蛙叫一叫、跳一跳。
⒉游戏:快乐的小青蛙
⑴跳荷叶
师:小青蛙们游累了,我们去“荷叶”上休息一会。这么多的“荷叶”可以怎么玩呢?提醒幼儿跳“荷叶”时避免跟同伴碰撞。
⑵跳下水里游一游
①尝试从“岸边”跳下“池塘”
师:水里游戏真开心,我们去“岸边”看一看。“我们一起跳下去游个泳吧。找片“荷
叶”休息一会。
②请能力强的幼儿师范,教师再讲解、示范
师:刚刚我发现一只小青蛙跳得真漂亮,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跳的。(两只脚是并拢的,膝盖弯弯的。)呱,轻轻地跳到池塘里。
③幼儿再次尝试从“岸边”跳下“池塘”
师:小青蛙们,我们再来试一试吧!看看你们的脚有没有并拢?膝盖有没有弯曲?准备好了吗?一、二、三,呱!游泳啰你们还想跳一次吗?我们看看哪只小青蛙跳得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