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西瓜教案

时间:2025-04-05

小班西瓜教案(精选7篇)

小班西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合着音乐节拍,两拍一下做切西瓜动作,并对歌曲的结尾有较强的终止感。

  2、能记住自己旁边的朋友是谁,并在绕一圈后回到原来的位置。

  3、乐意与同伴快乐地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欣赏过歌曲《大西瓜》。幼儿座位排成圆形入坐。

  活动过程:

  1、在《剪羊毛》乐曲伴奏下,全体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拍出节奏型×—×—│—∣。

  2、复习歌曲《夏》。

  a) 齐唱歌曲。

  b) 边唱歌曲边拍歌曲的节奏。

  3、学玩游戏。

  ◎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地拍手。

  ◎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做其他身体动作,如:拍腿、拍头等。

  ◎边听歌曲边两拍一下地用右手做切西瓜动作。

  ◎教师做切西瓜人,站在圈外。边唱歌曲,边从任何一个幼儿起,依次在两人之间做切西瓜动作,当唱到歌曲的最后一个字时,被“切”到的两边的.幼儿随即站起到圈外,分别向反方向绕一圈后再回原座位坐下。先回原位者,下次游戏时做切西瓜人。

  ◎全体幼儿唱《大西瓜》歌。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像音乐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另外要想让小班幼儿欣赏音乐,首先要考虑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那么选材就显得很重要。首先应选择一些具有明显音响特征和情感色彩的音乐让幼儿充分,培养幼儿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并从中得到陶冶。这些音乐中,歌曲所占的比重较大,因为歌曲中有歌词,幼儿容易理解。因此,本堂课我们采用了以《大西瓜》为题。西瓜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所以幼儿们很快就能接受并投入到中来。

查看全文

小班西瓜科学教案(精选9篇)

小班西瓜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油菜花,了解它的主要特征。

  2、知道菜籽油的由来。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油菜花照片、油菜花实物、油菜籽种子图片、放大镜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油菜花图片,让幼儿感受到油菜花的美,由此引起幼儿对油菜花的兴趣。

  2、拿出油菜花的实物,每人发一朵油菜花,让幼儿观看油菜花的外形,数一数它有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长得像什么?味道闻起来怎么样?你们喜不喜欢它的颜色?你们还有没有见过其他的花,它们与油菜花长得一样吗?

  3、给幼儿每人发一个放大镜,用放大镜观察油菜花里面是什么样子的,拿实物与放大镜看到的比一比有什么区别?

  4、给幼儿观看油菜籽种子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油菜花的作用,可以长成成熟的油菜籽种子。知道油菜籽种子可以加工成菜籽油,激发幼儿对怎样生产菜籽油而产生好奇心。

  5、引导幼儿知道菜籽油的作用与价值,可以用菜籽油做成什么?

  活动反思:

  当我问春天有什么变化时,小朋友说到了油菜花绽开了,我就应该顺势把油菜花拿出来问是这样的花吗?接着按着路线继续说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说说它的变化,幼儿显得对油菜花有特别的好奇感。说明幼儿已经融入到我的课堂中来了。

  另外,在幼儿观察之前,还应该利用图片,让幼儿更好、更快的去发现,用放大镜去发现油菜花那些细小的部分,这样不容易让幼儿去破坏油菜花原本的样子。还有观察完毕之后,幼儿们能积极的说出对油菜花的发现,其它幼儿都能安静倾听,别人的观察结果。这节课使我心喜的是幼儿们能融入到我的课堂中去,在课上积极的举手发言,课堂纪律也表现的非常好。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西瓜》教案(通用17篇)

幼儿园小班《西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撕圆形的西瓜和添画西瓜上的纹路。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教具:西瓜实物,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2、学具:西瓜操作纸若干、记号笔若干。

  活动重难点:

  手撕画大西瓜的创作,能用撕贴和添画的方式丰富画面。

  撕圆形的西瓜。

  活动过程:

  一、出示西瓜,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西瓜

  1.教师:宝宝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出示西瓜) 西瓜长什么样子的?

  幼儿交流,教师小结。

  [通过提问“西爪长什么样子?”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充分让幼儿说一说,并通过交流总结出西瓜的外形特征。]

  二、探索断点式撕西瓜的方法

  1.教师示范撕西瓜的方法:

  师:看,这里有一片西瓜地,西瓜地里有许多西瓜,谁来找找看,西瓜在哪里?

  【情节创设,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西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摸摸、说说)

  师:怎样把西瓜取下来呢?

  幼儿交流,尝试取西瓜。教师总结并示范。

  [通过教师的肢体和语言引导幼儿观察,西瓜藏在纸里,需要撕下来。让幼儿尝试撕纸]

  师:(一边撕纸,一边撕念儿歌)“大拇哥,二拇弟,变成小夹夹,轻轻撕开小口子,沿着小孔慢慢撕。” “撕小孔的时候,前后撕一撕,夹一夹,前后撕一撕……。”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西瓜》美术教案(精选17篇)

幼儿园小班《西瓜》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初夏到了,天气转热,西瓜又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时令水果。西瓜圆圆的外形特征,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画,但是不规则的瓜纹在表现时有一定的难度,又刚好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察、学画、和品尝等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西瓜的外部特征并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西瓜的瓜纹。

  活动目标:

  1、观察西瓜,了解西瓜的外部特征。

  2、画西瓜,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西瓜的瓜纹。

  3、能积极大胆地参加美术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不规则的瓜纹。

  活动准备:

  1、西瓜、餐盘、水果刀。

  2、油画棒、绘画纸、教师范画。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说一说,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把绿色的圆形变成什么?

  二、出示西瓜,初步感知西瓜的基本外形特征。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西瓜的基本外型特征。

  (1)师:西瓜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怎么样?

  小结:西瓜的外形圆圆的,大大的,它的颜色是绿绿的,摸上去滑滑的。

  (2)师:西瓜的身上有什么?瓜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小结:有瓜藤、肚脐眼和一条条黑色的瓜纹;瓜纹像一条弯弯扭扭的线,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

  三、学习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瓜纹。

  1、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师:今天西瓜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完成任务就可以吃西瓜,这个任务就是要把绿色的圆变成一个大西瓜。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西瓜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小班西瓜教案 篇1

  目标:

  1.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大胆地表述。

  2.知道夏天天气炎热,积累一些防暑降温、自我保护的办法。

  准备:

  1.大图书一本,多媒体课件,小老鼠头饰,西瓜。

  2.请一位大班的幼儿在最后一个环节扮演小老鼠。

  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你们瞧!谁来了?猜猜小老鼠出门要去干什么?(用多媒体出示“小老鼠”,同时出现“鼠奶奶躺在病床上,额头敷着毛巾”的画面。)

  幼:小老鼠要去看奶奶,奶奶生病了。

  幼:奶奶发烧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我看到奶奶在床上躺着呢。

  幼:奶奶头上还放着毛巾呢,她一定是发烧了。

  师:是的,奶奶生病了。小老鼠得知奶奶生病后很着

  急,就急忙去看奶奶。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察体验

  (一)观察多媒体画面第1-5幅

  师:从画面上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师:夏天的天气是什么样子的?

  师:小老鼠怎么了?

  师: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怎么不吃了?它是怎么做的?

  (幼儿看到小老鼠戴着西瓜帽的样子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师:小老鼠戴着西瓜帽的样子很滑稽是吧?那它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幼: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小老鼠太热了。

  幼:我妈妈说,阳光中有紫外线,会把皮肤晒伤的。

  师:是的,夏天的天气很热,小老鼠就想了这个办法来降温,保护自己,它可真聪明啊。小朋

  友们,在夏天里,你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幼:我出门的时候会戴上太阳帽。

查看全文

小班案例分析:老师,我不睡觉(精选2篇)

小班案例分析:老师,我不睡觉 篇1

  温州五幼府东园区  朱晓珠

  案例背景:

  子涯是幼儿园小班的新生。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子涯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子涯独特的性格。

  案例描述:

  哎,周子涯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天来到幼儿园,子涯表现的中规中矩没哭也没闹,但一到午睡时,他就紧皱眉头,老师问他原因,他就嚎啕大哭,哭声如雷声,惊天动地,又手舞足蹈、拳打脚踢。搞得老师手足无措,只能带他到教室外散步,他总是马上安然无恙微笑了。我总会提醒他好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可能就是孩子的想法):他不想睡就不要勉强他睡,只要不影响其他的幼儿。第二天,我想也许可以照着家长的意思试试,于是,今天我走到子涯小朋友的身边,对她说:“宝贝,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不能影响别人,可以吗?”他兴奋的告诉我:“可以,老师你真好。”他送给了我灿烂的微笑,我同样也回应了他微笑。

  以后的几天,周子涯小朋友都会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

  案例分析: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谓“打盹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无疑,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上的这位宝宝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他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子涯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