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橡皮泥教案

时间:2025-04-05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通用9篇)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瓢虫的外行特征,学习用橡皮泥制作瓢虫。

  2、发展幼儿的搓,捏,团,压等动作技能,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二、准备活动:

  红,黑,橡皮泥捏成的瓢虫一只,各种瓢虫图案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提问: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瓢虫,先出示7星,介绍完之后再引出他还有很多朋友,我们来看看都有些谁。他们长的什么样?

  2、你们仔细看看,他们长的那些地方是一样的 ,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形状一样,背上的花纹不一样)

  3、逐一介绍瓢虫:这只背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它叫瓢虫(7星是益虫,其它都是害虫)。

  4、教师指着图让幼儿集体说一遍瓢虫的种类。

  (二)出示橡皮泥范例,吸引幼儿注意

  1、今天老师用橡皮泥做了一只瓢虫,看看这只是什么瓢虫?

  2、讨论瓢虫的制作方法,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来进行示范。(可把身体各部分都先做好,再组装上去)。

  用红色搓成半球体行当做身体。

  用黑色橡皮泥搓成6条圆柱体当脚,连接在身体的两边,再加上触角。

  用黑色橡皮泥撮成几个小圆 ,压扁,贴在瓢虫的背部。

  3、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向有困难的幼儿提供帮助。

  4、陈列作品,幼儿欣赏。

  请做好了的幼儿将作品摆在展览区,其他小朋友可以来观赏(双手藏在身背后)最后将做的好的几只点评(这只是谁做的,这叫什么瓢虫,哪里最可爱,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学习用橡皮泥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查看全文

橡皮泥盘子

课题:橡皮泥挂盘  施教者:周红霞
教学目标: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橡皮泥盘子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欣赏,运用橡皮泥捏、搓等技法做出各种橡皮泥点、线、面(图案)装饰盘子,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橡皮泥盘子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橡皮泥盘子。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教学难点:用橡皮泥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一次性盘子、橡皮泥、盘子范作橡皮泥盘子
学具准备:橡皮泥、垫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橡皮泥点线大赛,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橡皮泥吗?
生:玩过
师:你们能用橡皮泥做做各种小点子,小线条吗?生答
师:上课之前我来个小比赛———“橡皮泥点线大赛”.通过橡皮泥盘子教案,动动你的小手,看看谁的点子又多又好看,谁的线条又长又漂亮.做完的同学举举小手让大家知道.橡皮泥盘子
2、学生比赛 ,教师适当评价
二、新授
1、猜一猜,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啊!谁的小巧手来摸一摸周老师袋子,猜一猜里面装得是什么物品?
学生上来摸一摸,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盘子?教师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盘子有哪些用途吗?
生:装菜、装水果、装饰……
师:(总结)橡皮泥盘子既是一种餐具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化环境的装饰品.今天我们要用手中的橡皮泥来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首先,和周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盘子图片吧!

查看全文

教育笔记:玩橡皮泥发生的争吵

 案例背景:   

每星期傍晚由于宝贝俱乐部、欢乐城堡、早期阅读和蒙氏活动,孩子们都没有离园活动了,只有星期五的时候有离园活动。每次周五的离园活动我都会安排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又到了星期五,我给孩子们安排了玩橡皮泥,可能很久没有玩橡皮泥了,孩子显得非常地兴奋!在我还没有说完要求的时候孩子都有点蠢蠢欲动。等我说:“按组去拿橡皮泥吧!”每个孩子都拿好橡皮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玩起了自己的橡皮泥。 案例描述: 叮当有一盒超级大的桶装橡皮泥,别的孩子都对他的橡皮泥感兴趣,想和叮当一起玩他的橡皮泥。但叮当只和自己要好的小伙伴们一起玩,对别的孩子想玩他的橡皮泥都会拒绝。这时候,俊俊走到叮当的身边,不经叮当的同意拿起了一块红色的橡皮泥,叮当一把夺过橡皮泥,迅速打了俊俊一巴掌!我赶紧走过去把两个孩子隔离开来,问叮当:“你为什要打俊俊?”叮当说:“他拿我的橡皮泥!”很理直气壮的。我接着又问:“他拿你的橡皮泥,你就可以打他了吗?赶快和他说对不起!”叮当在我的要求下对俊俊说了对不起。然后我又问俊俊:“你是不是拿了叮当的橡皮泥?为什么要拿他的橡皮泥呢?”俊俊红着脸,只是一只手捂着脸不哭也不回答我的问题。旁边的孩子都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是他拿了叮当的橡皮泥。”“他喜欢叮当的橡皮泥。”“是不是跟小朋友们说的,你拿了叮当的橡皮泥?”俊俊点了点头。“不经过别人的同意能拿别人的东西吗?”俊俊又摇了摇头。我接着说:“下次想玩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同意,要用好听的话和别人商量知道吗?”俊俊又点了点头。 案例分析: 在案例中,面对叮当和俊俊之间因为橡皮泥发生冲突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出了什么事?怎样迅速解决这件事?而没有考虑到这一行为后面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利用这一机会引导孩子学习协商、共享、轮流、合作等社会交往技能。就像朱丽丽老师说的,我们在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充当了消防员的角色。只想赶快“灭火”,而没有做深入的引导。 对于幼儿间发生的冲突、教师要给予关注和重视,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要学会客观的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粗暴的解决了事。孩子发生冲突固然破坏了教学秩序和游戏规则,给老师增加了负担,但孩子间的冲突也是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习交往,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 学习了朱丽丽老师的同伴冲突的解决六步法: 第一步:快速而冷静地赶到现场,阻止任何有伤害的行为。 第二步:认可儿童的感受。 第三步:收集信息。 第四步:把问题重新陈述一遍。 第五步:询问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和儿童一起选择一条解决途径。 第六步:准备给与后续支持。 处理这样同伴冲突的事件,以后我会随时借鉴这个六步的解决方法。

查看全文

教育随笔:“橡皮泥”事件

教育随笔:“橡皮泥”事件
 
很多幼儿都很喜欢玩橡皮泥,但是橡皮泥不能把它们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不然的话就无法分开了。所以每次玩橡皮泥的时候我都会跟小朋友说清楚要求,可是仍然会有幼儿把橡皮泥混在一起。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们班的刘玉婷把几种颜色的橡皮泥又混在一起了,我生气地走过去,跟她说道:“你没听清楚老师说的要求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不能混在一起,你把橡皮泥弄成这样子,你不用玩了?”玉婷一听,眼圈红了,低下头小声地说:“我想弄一个水果大聚会和老师一起吃,红色的是草莓,黄色的是香蕉,紫色的是提子。” 听她说完后,我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脾气有点大了,我应该要向她道歉的,但同时我想通过这件事来教育她,我把她拉到身边说:“对不起,刚才老师的态度不好,老师的肚子有点饿了,你的水果可以请我吃吗?”她听完后,马上破涕为笑:“好呀,我做给老师吃。” 我拿起她做的“香蕉”问:“咦,黄黄的香蕉怎么会粘有提子的紫色呢?这水果怎么了?”玉婷抓抓脑袋,说:“对呀,怎么会这样子?”这时候,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她说:“你看,橡皮泥是不能把它混在一起的,如果混在一起就像这些“水果”一样,分不开了。”玉婷听完后,认真的点点头说:“以后我再也不会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混在一起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对于老师交代的事情、要求,不能让孩子只是去听,老师要通过实验或行为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做的原因。要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去承受犯错的后果,这样大大胜于说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用更好的、更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小朋友。

查看全文

陶艺日记:记一次《制作“太阳”》橡皮泥

温州五优小二班  董美灵
      今天,我观看了王老师的一节橡皮泥制作“太阳”的活动课。小朋友对这节活动课兴趣比较好。因为“太阳”是孩子们每天都能见到的事物,对它也有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当王老师问孩子们“太阳”是什么样子时,大多孩子们都能够积极并正确地回答老师“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会发光发亮。”
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用橡皮泥制作“太阳”时,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兴奋!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样子。
         之后,老师问小朋友“我们怎么样用橡皮泥做出一个太阳呢?”应卓仑说:“把红色橡皮泥搓成圆圆的就是太阳了。”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示同意这种做法。于是老师就按照小朋友说的取了一些红色橡皮泥搓了一个圆圆。陈怡彤小朋友看着老师搓好的圆圆说“还要把它压扁才对!”王老师请她做给小朋友看,只见她将圆圆的橡皮泥放在两手的手心中间用力的拍打着直至变得看上去有些扁扁的她才满意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上。王老师将这块扁扁的橡皮泥展示给幼儿看时,有小朋友笑着说:“这是饼干。”老师也笑着答:“是有点像饼干,如果想把它变成太阳还需要做点什么呢?”没人响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老师试着引导说:“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太阳是圆圆的,会发光还会发亮,那个会发光发亮的叫做太阳的‘光芒’。我们刚才已经做了一个圆圆的太阳就差太阳外面漂亮的光芒了。”这时,只听见林禧子小朋友说:“我看过的,光芒是像线一样细细的,我姐姐画的就是那样。”老师说:“林禧子小朋友说得真好。那细细的光芒该怎么做出来呢?”林奕诚抢着说:“我会做,我会做长条。”于是老师请他做给大家看。只见他取下一些橡皮泥放在手心来回搓动,不一会儿就变出了一条细细的长条交给老师。老师提示说:“你们看光芒做好了,好看吗?”孩子们都叫起来说:“光芒太长了!”林奕诚赶紧将搓好的长条摘成几段然后摆放在圆圆的橡皮泥周围。一个完整的太阳终于做好了。小朋友们都拍手说“真好看!”

查看全文

中班语言橡皮泥教案(精选2篇)

中班语言橡皮泥教案 篇1

  春天是吃草莓的最佳季节,那么,孩子们有没有想过,用橡皮泥自己做一个草莓呢?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草莓的精彩橡皮泥手工制作,孩子们一起开始吧。

  制作目的:

  培养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制作对象:

  草莓

  制作准备:

  绿色、红色橡皮泥、剪刀、火车梗。

  制作过程:

  1.取红色橡皮泥,然后,将其搓成一个大的.圆球;

  2.将橡皮泥的一头搓得细一点,做成草莓的形状,并且,用火柴梗点上小点;

  3.再搓一个绿色的圆球;

  4.将圆球搓得长一点;

  5.根据图片的提示,用剪刀将绿色的橡皮泥剪开;

  6.整理之后,捏出根部;

  7.将根部和橡皮泥整合一下,草莓就做好了。

  结束语:

  上面的这个橡皮泥手工制作,精彩趣味极了,非常适合给孩子们动手训练使用,根据上面的这些提示,孩子们一起开始最精彩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吧。

中班语言橡皮泥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该园地处城乡结合之处,刚入园时,孩子们很喜欢玩泥巴,因此我就设计了该课题

  活动目标:

  学习用橡皮泥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注意在玩耍时的安全。

  教学重点、难点

  1、教育幼儿知道橡皮泥不能吃,只能玩

  2、 用橡皮泥捏出很多不同样的物体

  活动准备

  各色 橡皮泥每个孩子一份

  活动过程:

  (一)、用橡皮泥做出不同的东西,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看,李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小动物,来陪小朋友玩耍,小朋友愿意和它们玩吗?(教师边讲边把橡皮泥捏成小动物的形状,如:小猪,蛇,毛毛虫等)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