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领域教案(精选12篇)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串红的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
2、学习自上面下、有序地观察方法。
活动准备:在自然角内添放盆栽的一串红和几种常见的季节花卉。
重点及难点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串红的其它几种花,引发幼儿的好奇。
1、教师: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请你猜猜是这几种花中的哪一种?花儿红,花儿开,一串一串又一串,好像鞭炮真可爱。
2、教师:请你找一找这种花在哪里,找到的小朋友告诉老师,看谁找得快,找得对。将盆花移到各组供幼儿近距离观察。
3、教师:这叫什么花?为什么教叫一串红?一串红像什么?
二、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观察一串红的外形特征。
教师:一串红的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用鼻子闻一闻有味道吗?花的中间有什么?花长在什么地方?花的.下面有什么?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认识。
三、告诉幼儿要爱护花朵。
1、教师:你喜欢一串红吗?为什么?
2、教师:一串红真漂亮,公园里还有很多漂亮的花,小朋友都喜欢,我们应该怎样看花呀?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基本能学习到上面的有序观察方法。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2教案目的
1.知道不同的物品装在罐子里摇晃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能够辨别声音的不同及大小,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教案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小石子、大米、玉米粒分类盛放,勺子、废旧八宝粥空罐子每人一个);
春天来了小班科学领域教案(精选2篇)
春天来了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
2、通过观察知道花朵在树枝生长的位置,并用纽扣装饰树枝。
3、喜欢手工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与家长找春天,并拍下图片记录。
后期准备:
1、树枝;
2、纽扣;
3、课件;
4、胶枪;
5、花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
歌曲里唱了什么?
春天有什么变化?
二、基本部分
1、找春天
教室播放照片,请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2、说一说
我们在树上找到了春天,这些花长在哪里啊?
3、枯树枝的春天
出示枯树枝
看,老师手中的是什么?
小树枝可难过了,她的春天还没有来,光秃秃的好难看啊,谁能帮帮她?我们该怎么办?
老师这里也有花,但这花叫“纽扣花”谁来把这个“纽扣花”长到我的枯树枝上来?
教师协助幼儿用胶枪给枯树枝粘上纽扣花。
4、幼儿尝试
每个幼儿一根枯树枝,用胶枪将纽扣花贴在枯树枝上,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作品插花瓶展示分享,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看我们的枯树枝也有了春天了。
活动延伸:
泥工活动“美丽的花”。
春天来了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2设计意图: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为了让小小班的宝宝感知春天的美好,我们开展了春宝宝的主题活动。我们带孩子去附近的绿地和公园看看大树,小树,绿绿的草地,开放的花朵,在感受中跟随老师念念儿歌,感知常见的颜色。“蝴蝶飞来 了”是我预设一次集体教学活动,让孩子以蝴蝶为引线,认认花的颜色,在蝴蝶找花中进一步对红、黄、蓝颜色的认识,感知蝴蝶和花朵颜色的对应关系。
小班科学领域的教案(通用4篇)
小班科学领域的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喜欢亲近各种常见的动物,对动物明显特征的关注更多来源于皮毛花纹的辨别,但是对于较相似的花纹会出现混淆,因此有必要开展此次活动,以“互动式多媒体设备”为依托,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中辨别动物的不同皮毛,发现花纹的明显特征。小班孩子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的情绪影响。他们的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才易于记住。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能够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对于动物皮毛发现。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激发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常见动物的皮毛花纹。
难点:区分各种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ppt;长颈鹿、老虎、斑马、豹子、奶牛动物卡片若干、自制皮毛衣服、魔法箱、音乐;
经验准备:认识长颈鹿、老虎、斑马、豹子、奶牛。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师:动物王国要选美大赛了,小动物们都想来参加,那你们来当评委选一选谁的花衣服最漂亮?
师:你们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
二、出示奶牛、斑马、老虎、长颈鹿、豹子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动物的花纹、颜色,并说出动物花纹、颜色有哪些不同。
师:这个小动物是谁?
师:这个小动物的花衣服是什么颜色?
师:这个小动物的花纹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动物的花衣服是斑点还是条纹?
师:那你们来说说它们的花衣服是不是一样的呢,那你认为哪个动物可以成为今天的冠军呢?
小班科学领域《区分左右》(通用12篇)
小班科学领域《区分左右》 篇1
目标:1.学习根据自己和客观为中心,辨认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2.尝试用语言来表达左右以及它们的相对性。
准备:幼儿用书《数学》p6,每人五颗五角星。
重点: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
难点: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过程:一、以自己为中心区分左右。
1.找一找自己的右手、右脚、右耳、右腿……
(1)交代五角星的用处。取下一个贴在自己的右手手背上。
(2)教师检验每一位幼儿贴星情况。
(3)提问:右手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可以做哪些事?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自己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
2.听指令做动作。
教师随意说一个伸出右手,孩子们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
3.找好朋友。
(1)教师隔一个摸孩子的头,摸到头的孩子坐到自己右边的小朋友身边,面对面坐好。
(2)教师一一验证。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找右手。
师:请幼儿举起自己的右手,看一看你和好朋友的右手在同一边吗?为什么?
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右手在同一边?
2.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我们的右腿、右眼……
3.游戏《用你的*手摸摸好朋友的》
(1)第一次先请一边的孩子听指令做动作,另一边的孩子验证对不对,对的奖励一颗五角星。
(2)第二次交换。
(3)两位好朋友一起听指令做动作。
(4)最后五角星最多的小朋友为胜利者。
三、幼儿操作。
1.幼儿翻到幼儿用书——数学p6《区分左右》。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左右的方位。
小班科学领域教案:热带鱼
活动名称:热带鱼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它有三条边,三个角。
2、能用三角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知道它有三条边,三个角。
2、 能用三角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让幼儿认识三角形,知道它有三条边,三个角,能用三角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这次活动我注重了幼儿的操作,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拼图,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也提高了幼儿对图形的认知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头饰若干,红领巾、三角形彩旗等
2、 用三角形拼成的热带鱼画面一幅、拟人的三角形图片、展台、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1、教师利用展台出示拟人的三角形娃娃,边出示边以拟人的口吻说:“我是三角形娃娃,我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都叫我带角的朋友,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2、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厚纸片,让幼儿数一数,它有几条边?几个角?幼儿回答正确后,告诉他们:这是三角形纸片。并教幼儿学说几遍“三角形”
3、再出示红领巾、三角形彩旗,让幼儿数一数他们的边数、角数,并说出它们都是三角形的。
二、复习巩固
1、教师出示拼好的图,让幼儿进行观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
(1)、出示热带鱼图片,请幼儿观察它们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2)、请幼儿找出一个三角形,看一看、摸一摸,进一步感受三角形
特点。
2、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教师讲述游戏的玩法:“游戏开始,幼儿戴头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音乐一停,幼儿迅速跑进与头饰相同的图形内,每个图形内的幼儿互相检查是否走错,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什么图形娃娃。然后交换头饰,游戏重新开始。
小班科学领域:下雨了
活动意图:幼儿对自然界各种气象存在着好奇,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节科学课“下雨了”。
活动目标:(1)感受气象变化的神奇
(2)知道下雨了要带出的各种雨具
活动准备:(1)选择一个下雨天
(2)幼儿人手一样雨具:雨伞,雨衣,雨鞋
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谜语:千根线,万根线,落进河水看不见。
(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走廊观赏下雨的情景。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雨滴是怎么落下来的?(请小朋友有动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