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分类教案

时间:2025-04-05

小班《分饼干》课后评析(精选11篇)

小班《分饼干》课后评析 篇1

  前段时间听到了许老师上的一节小班科学活动《分饼干》,有了一些想法,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评析: 《分饼干》以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饼干为材料,以饼干车间为背景,让幼儿模仿工人“进车间”、“分饼干”这些情景,重点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以图形的某一特征来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分层分配到各个游戏中。整个活动趣味性强,操作性强,幼儿的参与性高。教师的语调活泼、语气自然,能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环节设计层次明显,从最初的感知图形到后面的送饼干,活动充满了递进性。

  不足之处:

  1。活动的引题部分:教师让幼儿以袖套的颜色寻找相应颜色的工厂,但是教师给予幼儿提示的两块板放的不明显,使幼儿没分清楚属于自己的位置。建议:两块板的位置可以放的明显一些,或者不用放板,用椅子统一的颜色帮助幼儿区分。

  2.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欠缺合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用三种方法区分物体,(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难度太大。幼儿颜色、形状的区分还比较容易学会,但对于大小的区分却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教师应该降低要求。

  2.环节设计上:在活动的开始几个环节中教师给予幼儿大量的自由操作时间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区分。很多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很盲目,我觉得教师应给幼儿一个整体的图形区分认识,然后进行操作。这样幼儿操作时目的更明显。

小班《分饼干》课后评析 篇2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找找、说说、变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椭圆形,扩散性思维得到提升。

查看全文

小班分级阅读:故事《咯吱咯吱》

活动前评析:

    日活动中幼儿有咬指甲的坏习惯,怎样告诉孩子呢?强制的管教和硬性的道理对孩子没有多大的效果,因此教师运用有趣的故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非常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故事《咯吱咯吱》初看略显夸张,实际是对问题的一种放大。它通过“咯吱咯吱”这样一种奇怪的声音,让孩子在趣味的阅读过程中,认识到咬指甲是不好的,从而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知道咬指甲是一种不卫生的行为,会影响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头饰(妞妞) 活动过程实录
    

 一、歌曲《敲门》导入
    伴随音乐开门出示妞妞图片,今天来了一位新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妞妞,妞妞以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过后来她改正了,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里说了些什么吧!
 
二、多媒体课件阅读
 1.介绍故事题目,故事的题目叫《咯吱咯吱》,出示字卡“咯吱咯吱”,是形容一种声音的词。
 2.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看第一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听老师讲故事)妞妞的表情是怎样的(高兴)
     2)看第二幅图,请小朋友猜测“咯吱咯吱”是什么声音呢?(老鼠叫的声音、开门的声音、吹树叶的声音)幼儿猜测。让我们听听那些小朋友以为是什么声音了?(是小老鼠的声音吧?是小精灵的声音吧?)“咯吱咯吱”到底是什么声音呢?(是妞妞咬指甲的声音)

查看全文

小班分级阅读:小田鼠的背带裤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能够看图,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画面的理解。2、喜欢阅读,乐意学说故事中动物之间的对话。3、知道有好的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今天,小田鼠的妈妈送给小田鼠一件礼物,你们猜猜看,是什么礼物呀?2、背带裤穿在身上,不大也不小,刚刚好,小田鼠可开心了。可是,背带裤后来变得越来越大了,怎么回事呢?二、理解故事开头部分,学说对话。小田鼠遇到了谁?对朋友们说了什么?重点学习与野兔之间的对话。三、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巩固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谁穿了小田鼠的背带裤呀?3、小猪会对野兔说什么?小猪穿上了背带裤,会说什呢?四、幼儿自主表演动物,练习学说对话。1、狮子会对小猪说什么?狮子穿上了背带裤,会说什呢?2、河马会对狮子说什么?狮子穿上了背带裤,会说什呢?3、最后,河马身上的背带裤被谁穿去了呢?小田鼠的背带裤变成了什么呢?五、幼儿再次自主阅读图书(配上录音)。1、长颈鹿对河马说什么?长颈鹿穿上了背带裤会说什么?2、小田鼠把背带裤当成了什么呀?3、教师小结:小田鼠没有责怪好朋友,而是把背带裤当做了秋千,你看,他玩得好开心呀。小朋友,我们要乐意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小伙伴们开心了,自己才会更开心。六、师幼听录音、看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七、小田鼠的背带裤不能穿了,你们能帮助他吗?你们帮助了小田鼠,小田鼠好开心啊,你们开心吗?   

查看全文

小班分级阅读:幸好只是一个梦

活动目标:1、能独立阅读画面,初步感知小刺猬的梦。2、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猜测,讲述小刺猬的心理活动。3、会用自己的话较完整地讲述故事。4、认真读重点字:梦、香喷喷、苹果、毛毛虫、刺猬。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小字卡(第2页)2、教师准备大图书、录音带、大头饰(小刺猬)、大字卡(第2页)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幼儿听音乐有序取书。二、自由阅读1、激发兴趣: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本好看的书,书里讲了一件发生在小刺猬(出示头饰)身上的事,你们想知道吗?请幼儿打开自己的书,自由阅读。2、幼儿看书,教师来回指导,观看幼儿的反应。3、请幼儿讲一讲自己都看到了哪些内容。4、完整欣赏故事一遍。三、大图书阅读1、教师和幼儿逐页翻阅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看第1页,图中的小刺猬在干什么?(出示“香喷喷”、“苹果”的字卡)发现苹果后,猜猜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幼儿自由猜测小刺猬的心理活动。看第2~3页,小刺猬偷吃苹果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第4~5页,偷吃苹果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字卡毛毛虫。看第6~7页,图中的小刺猬的表情怎样?看第8~9页,小刺猬变成毛毛虫了吗?看第10~11页,小刺猬说了一句什么话?幼儿集体学说:“幸好只是一个梦!”体验小刺猬当时的心情。2、教师播放录音,幼儿看图书完整欣赏一遍。3、让幼儿用个自己的话较完整地讲述故事。教师小结:小刺猬梦到自己忍不住偷吃别人的东西,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还梦到自己的刺不见了,变成了一只毛毛虫也。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但也说明了偷吃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四、体验活动1、游戏:小刺猬的梦。幼儿拿出小字卡,并按故事发展的顺序摆放好。2、幼儿按摆好的字卡再讲故事一遍。五、结束活动评价幼儿的讲述,幼儿有序地收书,整理物品。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