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德育教案

时间:2025-04-05

小班德育教案优秀范文(通用3篇)

小班德育教案优秀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说兔宝宝和兔妈妈换伞时的对话。

  2、通过倾听故事,知道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想着自己。

  活动准备:

  课件PPT;

  实物:大小伞各一把。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出示大、小雨伞各一把,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2、谁来帮老师挑选一把雨伞?为什么给老师挑选大雨伞而不挑小雨伞?

  3、请幼儿分别撑一撑这两把伞,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讲故事

  1、引导幼儿观察图一,问:

  图上有谁?它的手上拿着什么?

  小结:兔妈妈左手撑着大伞,右手拿小伞。走去幼儿园接兔宝宝回家。

  2、引导幼儿观察图二,问:

  (1)兔妈妈撑起了什么伞?兔宝宝呢?

  (2)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3)怎么办?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请说说。

  小结:兔妈妈撑着小伞,雨水把兔妈妈的衣服淋湿了;兔宝宝撑大伞走也走不动。

  3、引导幼儿观察图三:问:

  (1)兔宝宝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知道兔宝宝是怎么和妈妈说的呢?(妈妈,请您跟我换一下伞好吗?)

  (2)请个别小朋友扮演兔妈妈和兔宝宝练习换伞的对话。

  小结:兔宝宝主动和兔妈妈换小伞。

  4、引导幼儿观察图四,问:

  你们看看现在怎么样?

  小结:兔妈妈撑起大伞带着撑着小伞的兔宝宝高高兴兴回家了。

  三、小结,情感提升。

  1、提问:小兔和妈妈是怎样相亲相爱、互相关心的?

  2、你爱自己的妈妈吗?你为妈妈做什么?

  3、小结: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他们。

查看全文

小班德育计划

幼儿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也是幼儿教育中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有效品德教育,幼儿已经能够学会一些礼貌用语,并且也能够较有礼貌地与人交谈、交往,这些明显的表现我们跟家长们都有相同的感受。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本学期的四个主题活动,通过多方面的方法及形式,有计划地向幼儿渗透品德教育,全面提高我班幼儿的总体思想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第一个主题中,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养成在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引导幼儿能主动与老师、同伴问早,并能在走亲访友时,主动向长辈问好;在集体游戏中,能够懂得不争抢,大家一起轮流玩;让幼儿学习克服小困难,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别是在家里也要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在班级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轻轻走路、安静上厕所等。
    在第二个主题中,加强幼儿坐姿的指导,对幼儿提出坐姿的要求,让幼儿懂得最基本的坐姿礼仪;懂得并做到不乱扔垃圾,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有固定的扔操作垃圾习惯等;看图书时能够保持安静,学会一页一页翻书,一页一页看书,不损坏图书;学习文明的进餐行为习惯,如安静用餐、骨头放入中间垃圾盘中等,并养成餐后擦嘴、用温开水漱口的习惯。
    第三个主题中,在“五一”期间,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与劳动教育,让幼儿感受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对幼儿进行爱父母的教育,懂得感恩,能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爱;培养良好的班级常规,如洗手不推挤,排队倒水喝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不挑食、爱吃蔬菜的好习惯,并能够在家也能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第四个主题中,培养良好的班级常规,能按班级规定把各类物品摆放放在固定的地方;培养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情感,知道端午节的一些民间习俗;懂得在上课时要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特别是要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懂得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培养幼儿爱集体的品德,知道我们整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要爱护班级中的第一件物品。

查看全文

希望艺术幼儿园-学年下期小班德育工作计划

希望艺术幼儿园-xx学年下期小班德育工作计划

  一、树立强烈的渗透意识: 

       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德育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树立德育渗透意识,不仅注重给予幼儿发现的机会,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帮助幼儿掌握学科学的技能和方法等,而且还关注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因为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能使整个认识过程积极化,没有情感色彩的认知,便是僵死的,没有生命力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更是失败的。因此,在掌握本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熟悉理解德育大纲的精神实质,使德育大纲所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各科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分解、渗透到学期、月、日及各个活动的具体计划中去,并根据这些要求来设计活动,布置环境,使之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二、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常常会听到幼儿为自己的言行辩解道因此,我们除了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外,还注重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我们的幼教工作人中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包括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集体的团结、协作,教师的言语行动以及幼儿中间的好人好事,都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

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要做到:

第一, 有爱心,充满感情地去爱每个幼儿,尊重班上那些淘气、各种能力显露较迟、胆小懦弱幼儿的要求和心理;

查看全文

小班案例分析:老师,我不睡觉(精选2篇)

小班案例分析:老师,我不睡觉 篇1

  温州五幼府东园区  朱晓珠

  案例背景:

  子涯是幼儿园小班的新生。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子涯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子涯独特的性格。

  案例描述:

  哎,周子涯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天来到幼儿园,子涯表现的中规中矩没哭也没闹,但一到午睡时,他就紧皱眉头,老师问他原因,他就嚎啕大哭,哭声如雷声,惊天动地,又手舞足蹈、拳打脚踢。搞得老师手足无措,只能带他到教室外散步,他总是马上安然无恙微笑了。我总会提醒他好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可能就是孩子的想法):他不想睡就不要勉强他睡,只要不影响其他的幼儿。第二天,我想也许可以照着家长的意思试试,于是,今天我走到子涯小朋友的身边,对她说:“宝贝,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不能影响别人,可以吗?”他兴奋的告诉我:“可以,老师你真好。”他送给了我灿烂的微笑,我同样也回应了他微笑。

  以后的几天,周子涯小朋友都会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

  案例分析: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谓“打盹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无疑,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上的这位宝宝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他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子涯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

查看全文

小班语音游戏教案:小鸡游戏(精选2篇)

小班语音游戏教案:小鸡游戏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小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它们与人们的关系,对小动物有喜爱、关心之情。

  2、练习走、跑、钻的基本动作。

  3、做到动作灵敏及协调,初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小鸡胸饰人手一份,母鸡胸饰一个,狐狸头饰一个。

  2、丝巾人手一份,椅子、牛皮筋。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1)教师将围巾围在头上作鸡妈妈,幼儿拿围巾的中间作小鸡。

  (2)今天妈妈带你们去玩吧!(鸡妈妈带领小鸡四散跑步入场。)

  2、游戏:放气球

  (1)刚才有的小鸡听说去玩,高兴得挥动起了丝巾。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表示高兴呢?(把丝巾当气球向上抛。)

  (2)幼儿练习“放气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气球”高,有的“气球”低。(把丝巾变小就能抛得高。)

  (3)启发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丝巾变小?(把丝巾团紧。)

  (4)引导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再次练习“放气球”。

  3、游戏:我的丝巾不见了

  (1)小鸡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边听鼓声边来练习跑步吧!鼓乐快,就快跑,鼓乐慢,就慢跑。鼓声一停,你们就立即把丝巾藏

  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好让妈妈找不到。

  (2)幼儿游戏,教师根据游戏情况请个别幼儿说说丝巾藏在哪里。(藏在袖子里、藏在口袋里、藏在腰里、藏在衣服里、藏在背后、藏在腋下、坐在屁股下等。)

  (3)讨论:同样把丝巾藏在袖子里,为什么有的丝巾被我发现,有的没有被我发现呢?

查看全文

小手的秘密小班教案(精选2篇)

小手的秘密小班教案 篇1

  活动

  拍拍手、拉拉手,我们都有一双手,穿衣服、扣纽扣,洗脸、刷牙和梳头,画画也要用小手,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手在人的个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每天幼儿都用自己的小手做着不同的事,他们对自己的小手也充满了好奇:小手真灵巧,还能做什么?小动物的手能干吗呢?本次活动让孩子从最贴近的自身开始探索,而且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将目标定位在:

  1.为自己拥有一双灵巧、独特的手而自豪。

  2.通过小实验,体验大拇指的作用。

  一、活动的重难点重点:

  引导幼儿感知手指的灵活,体验为拥有这样一双手而自豪的情感,难点:让幼儿感知动物的手和人类的手的区别,体验大拇指的重要性。

  二、材料准备

  1.纸、印泥、黄豆。

  2.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7页《猜猜这是谁的手》。

  三、活动过程

  (一)小手真神奇。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又能写来又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请幼儿猜一猜。

  (这一环节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自然的引发幼儿去关注自己的手,并由此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认识我们的小手

  1.认识手心手背。请幼儿观察小手:我们的手心和手背一样吗?手心里有什么?手掌纹像什么?

  2.每个人的手掌纹一样吗?请你伸出两只小手,看看上面的掌纹一样吗?那你再和别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的掌纹一样吗?原来每个人的掌纹都是不一样的。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