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倡议书(精选6篇)
项目倡议书 篇1
各位商家、住户: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环境治理,努力形成全民重视、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建设旅游休闲之都、北部驿站贡献大家的力量,彻底整治脏、乱、差,营造洁、齐、美。镇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彻底整治,并遵守如下规定:
一、镇域范围内各商家、住户乱搭乱建、出摊占道、乱扯蓬布、乱排污水现象,请各位商家、住户自行对上述现象进行清理。
二、街道居民的坐摊一律规店,严禁乱堆、乱放。
三、清理镇域范围内阻碍停车点位的各类杂物,规范车辆乱停乱放行为。
四、居民自觉将白色垃圾和建筑废料归垃圾箱,或运送到垃圾场,严禁向树林带内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
五、街道居民和单位建房必须先批后建,严禁私自开发。
六、街道居民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视线、电话线和水管。
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街道上挂标语、打广告或散发宣传资料,影响镇区容貌。
八、以上规定从宣布之日起执行,望广大居民自觉遵守,若有违者,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时间:X年XX月XX日
项目倡议书 篇2
全区公益机构、爱心单位和人士:
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为了帮助辖区困难群众走出困境,我们从20__年8月开始,启动“大爱罗湖”结对帮扶公益项目。两年来,共有14家社会组织、154家爱心企业、2132名公职人员以及众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累计收到善款20__多万元,1945户困难家庭和368名困难学子因此受益。罗湖爱心机构和人士正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涓涓细流汇集成大爱江河,不让一个罗湖人在幸福路上掉队。
项目倡议书(通用6篇)
项目倡议书 篇1
全区公益机构、爱心单位和人士:
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为了帮助辖区困难群众走出困境,我们从20__年8月开始,启动“大爱罗湖”结对帮扶公益项目。两年来,共有14家社会组织、154家爱心企业、2132名公职人员以及众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累计收到善款20__多万元,1945户困难家庭和368名困难学子因此受益。罗湖爱心机构和人士正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涓涓细流汇集成大爱江河,不让一个罗湖人在幸福路上掉队。
第三轮“大爱罗湖”结对帮扶公益项目即将开始,共有904户家庭和222名学生需要帮助。这其中有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莘莘学子;有身患重病但乐观向上的罗湖居民;有身残志坚、不向困难低头的残疾同胞;有身怀一技之长、渴望自食其力的下岗工人。您的善意之举、点滴之爱,也许就能帮助一个寒门学子金榜题名,帮助一个困难家庭走出人生逆境,帮助一个残疾人士重燃生活的希望。
全区的公益机构、爱心单位和人士,“大爱罗湖”结对帮扶公益项目期待您的共同参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日行一善,幸福一生。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困难家庭,用真诚去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罗湖大家庭的温暖。
“大爱罗湖,你我同行!”
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员会
倡议人:_
日期:20__年__月__日
项目倡议书 篇2
全区公益机构、爱心单位和人士:
扶贫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为了帮助辖区困难群众走出困境,我们从20xx年8月开始,启动"大爱罗湖"结对帮扶公益项目。两年来,共有14家社会组织、154家爱心企业、2132名公职人员以及众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累计收到善款20xx多万元,1945户困难家庭和368名困难学子因此受益。罗湖爱心机构和人士正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涓涓细流汇集成大爱江河,不让一个罗湖人在幸福路上掉队。
项目倡议书(精选9篇)
项目倡议书 篇1
广大居民朋友们:
创建文明城市和建设美丽乡村,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黑龙江东大门、推动牡丹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实践;是一件符合市情民意、惠及百姓的实事好事;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了切实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和促进创建工作,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自觉行动,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大市民朋友的参与支持,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城市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为创建文明城市出力流汗。我们要积极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举止言行,屏弃陋习,崇尚文明,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市民。积极建言献策,踊跃参加各种创建活动,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身体力行,争当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践行者。
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维护城市公共秩序,搞好市容环境卫生,做到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做到文明出行,坐车礼让,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告别自身不文明行为,敢于劝导并指正身边人的不文明行为,使不文明行为遭到全社会的唾弃。
项目倡议书(精选7篇)
项目倡议书 篇1
广大居民朋友们:
创建文明城市和建设美丽乡村,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黑龙江东大门、推动牡丹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实践;是一件符合市情民意、惠及百姓的实事好事;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了切实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和促进创建工作,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自觉行动,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大市民朋友的参与支持,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城市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为创建文明城市出力流汗。我们要积极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举止言行,屏弃陋习,崇尚文明,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市民。积极建言献策,踊跃参加各种创建活动,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身体力行,争当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践行者。
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维护城市公共秩序,搞好市容环境卫生,做到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东西、不破坏公共设施、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做到文明出行,坐车礼让,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告别自身不文明行为,敢于劝导并指正身边人的不文明行为,使不文明行为遭到全社会的唾弃。
项目倡议书(通用7篇)
项目倡议书 篇1
各位商家、住户: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环境治理,努力形成全民重视、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建设旅游休闲之都、北部驿站贡献大家的力量,彻底整治脏、乱、差,营造洁、齐、美。镇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彻底整治,并遵守如下规定:
一、镇域范围内各商家、住户乱搭乱建、出摊占道、乱扯蓬布、乱排污水现象,请各位商家、住户自行对上述现象进行清理。
二、街道居民的坐摊一律规店,严禁乱堆、乱放。
三、清理镇域范围内阻碍停车点位的各类杂物,规范车辆乱停乱放行为。
四、居民自觉将白色垃圾和建筑废料归垃圾箱,或运送到垃圾场,严禁向树林带内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
五、街道居民和单位建房必须先批后建,严禁私自开发。
六、街道居民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视线、电话线和水管。
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街道上挂标语、打广告或散发宣传资料,影响镇区容貌。
八、以上规定从宣布之日起执行,望广大居民自觉遵守,若有违者,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时间:X年XX月XX日
项目倡议书 篇2
广大农民朋友:
你们好!为奋力振兴工业、商贸、城镇经济,全面建设富裕、秀美、文明##,切实加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四城联创”活动,早日实现把##打造成##最宜居、最秀美、最文明的县级城市的宏伟蓝图,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在全乡广泛开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行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倡议书(通用10篇)
项目倡议书 篇1
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
建设美好乡村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提升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亳州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加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乡村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市许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来自乡村,事业从乡村起步,与乡村有着难以割舍情怀。
我们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优良传统,满腔热情地投身建设美好乡村行动。为此,我们倡议:
一、富而思源,积极投身美好乡村建设。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合作共赢原则,通过投资、帮扶、认捐、认建等方式,充分发挥我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自有资本雄厚、管理自主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自身发展与乡村建设的有机融合,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
二、发挥优势,开展企村结对共建。积极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坚持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共同发展,努力把企业的发展战略、自身优势与农村的区位交通、资源和市场相结合,以"一企一村"、"一企多村"、"多企一村"等多种方式投身美好乡村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项目带动,大力推动乡村全民创业。坚持以项目为纽带,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乡村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中药材GAP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农户"、合同定购、定点采购等形式,在乡村建立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通过产业转移、来料加工等形式,在乡村建立配套产品加工基地。通过各种项目带动和资金、信息、技术支持,帮助乡村发展庭院经济、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济形式,大力推动全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