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教案(通用2篇)
《下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
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 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
我学马儿跑跑,
我学鱼儿游游,
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
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 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
(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下课》教案 篇2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
四下课文《尊严》优质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四下课文《尊严》优质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要时刻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学习重难点:
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学习准备:
查找和“尊严”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预习
1、你认识了哪些生字词,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朗读课文的2——5段,注意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
二、展示互动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板书:尊严)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3、学生汇报对字词的预习情况。
4、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比如:逃难、疲惫不堪、思量片刻等。)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一个大概。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回忆一下。
下课了 放学啦(精选2篇)
下课了 放学啦 篇1
8、下课了 放学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
4、行为与习惯:通过课间与课外活动的参与,养成学生遵守纪律、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大多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多人保护性圈养,大人的过度保护造成不少孩子缺少与人交流、处世的方法,更不知道如何注意自身的安全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初上小学的孩子,心理上还不能够正确地解决表现中的问题,更在纯真的年龄特征上来说容易迷糊、亲信他人,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小朋友到学校来上学已经有两个月了。每节课之间我们都有休息的时候,叫?
(下课)
谈话:上课时我们认真学习,下课了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板书:下课了,放学啦)
二、现场调查
1、布置学生课间观察同学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将先做好的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把看到的现象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下来:二、走进操场做游戏
下课了 放学啦
8、下课了 放学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
4、行为与习惯:通过课间与课外活动的参与,养成学生遵守纪律、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大多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多人保护性圈养,大人的过度保护造成不少孩子缺少与人交流、处世的方法,更不知道如何注意自身的安全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初上小学的孩子,心理上还不能够正确地解决表现中的问题,更在纯真的年龄特征上来说容易迷糊、亲信他人,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小朋友到学校来上学已经有两个月了。每节课之间我们都有休息的时候,叫?
(下课)
谈话:上课时我们认真学习,下课了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板书:下课了,放学啦)
二、现场调查
1、布置学生课间观察同学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将先做好的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把看到的现象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下来:二、走进操场做游戏
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项目。
四语下 7--15课补充习题答案
7、《人类的“ 老师”》补充习题答案
三、1、写科学家从鸟儿在蓝天飞翔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蜻蜓那里得到启示,改进了飞机。
2、从鲸那里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设计,提高了轮船航行速度。
3、从鸡蛋那里发现了“薄壳结构”,并应用到建筑学中。
四、1、发热体发出的热线叫红外线 每种动物都有热量,都会辐射红外线。
2、(1)位于眼睛和鼻子之间的内容 感受温度变化。
(2)红外线接收器 肉窝。
(3)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
8、《三顾茅庐》补充习题答案
二、1、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尊重人才
三、1、高兴 高高兴兴 快乐 快快乐乐
2、轻轻敲门 不要惊醒 轻轻的走进去 恭恭敬敬 等了半晌功夫
3、我们来到公园,只见遍地都是五彩缤纷的鲜花。
9、《祁黄羊》补充习题答案。
1、代替 替代 演讲-讲演
生产 产生 现实 实现
二、1、形容词,指偏心于一方。
口语,副词,从来,根本。
2、仇人 解狐 亲人 祁午 举荐贤才,对外不避开仇人,对内不避开亲人。
10、《公仪休拒收礼物》补充习题答案。
一、1、4135
2、213
三、1、xiang 第四声 chang 第二声
2、(3)
3、(3)
4、(1)你喜欢吃鱼而不接受送你的鱼,为什么啊?
七下18课《中外交往与冲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戚继光抗倭图》等图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分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通过分析图表,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与他人协作学习的能力。(2)开展一次探究活动“探寻郑和的足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难点解决方法:试图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