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田野教案

时间:2025-04-05

我们的田野(通用15篇)

我们的田野 篇1

  教学形式:综合课 

  教学目的:1、学习歌曲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基本模式: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 教材分析

  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听唱想做(二)。

  五、总结下课。

  教学札记

  学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

查看全文

我们的田野(通用16篇)

我们的田野 篇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查看全文

我们的田野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查看全文

《我们的田野》《牧童短笛》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学目的: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图画。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四、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查看全文

我们的田野

教学形式:综合课 

教学目的: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我们的田野能力。

教学重点: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我们的田野

教学基本模式: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我们的田野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我们的田野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查看全文

我们的田野

教学形式:综合课 

教学目的:1、学习歌曲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基本模式: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 教材分析

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听唱想做(二)。

五、总结下课。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