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磨课历程作文
自从接到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任务以来,我就没有停止过对这篇课文的思考。从细读文本到查找相关教案、日寇进犯狼牙山的资料,再到购买这本小说进行阅读等等。虽然说这是一篇宣扬革命传统的老教材,但是这篇文章可以训练的点还是很多的。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指导学生如何先概括描写人物再具体描述描写人物,如何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如何从众多人物中抓住关键人物来写好“记人”的文章。因为本文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层层推进,所以我们还可以用这篇文章来训练学生如何理清层次、写作时如何做到有详有略,如何从具体描述中概括出小标题。这还是一篇情感丰富的文章,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总之,只要想抓,这篇文章处处可以做文章。
正因为如此,备课时就很难做到有所取舍,于是导致第一次试讲时容量较大。既有初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又有生字词的学习;既有理清文章思路,又有详略得当的体会,还有体会作者表现人物的写法;既有抓住关键词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又有通过文字资料补充来促进理解、通过视频资料来激发情感的朗读铺垫;当然,还忘不了通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达到语言的积累……结果导致上了一个小时还没有完全上完。
这该怎么办?和听课的领导、老师商量后,一致认为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因为想在40分钟内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所以抓住一个训练点进行训练就行了。那么抓什么呢?经商量一致达成协议,就是上第二课时,重点就放在如何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体会文章人物的情感。接着就进行了第二次试讲。结果因为本人性格的原因,语言的特点,课堂上怎么也不能把学生激昂的情绪激发出来。另外还感觉这样只体会文章人物的情感还是在讲文章内容,还应该有写作方法的指导。那么加哪些方法?如何加?这就有了第二次商讨。
心的历程日记
当你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就标志着你是一个成年人,可以自己做主干好多你喜欢事情,买你喜欢的衣服,看你喜欢的小说,和你中意的男孩到处逛,可以讨厌一个人,而不愿意听到他的任何事情,可以星期天独自一人去爬山看风景,坐在山上发呆一个下午而没有人会要求你该回学校了。这种生活真是很好,身边没有父母的唠叨,耳边清净了很多。只有在临考试前一个月,整天抱着书本学习,胆心补考,那是大学生活中最尴尬的一件事了。平时可以为了保持身材少吃饭,省下钱去买漂亮的衣服,没人会嫌你花钱大手,只有当你穿着新衣服走过教室时,身后赞许的声音。那时的你是最幸福的女孩。
当你走上工作岗位时,你更加成熟了。你可以沉稳应付工作中任何困难,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这不仅想博得领导和同事的好感,也能充分证明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女孩。不要看你长的很单薄,似乎需要别人的呵护,其实你的内心很坚强,渴望有人看到你的才能,希望有展现自己风采的平台。虽然看起来性格开朗而大方,对周围的事情不太在意,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这是一种表象。当你一个人呆的时候也会很困惑,很苦恼,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想要争取一次机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让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到。没人会帮助你你,是因为你想靠自己的力量成长起来。
当你有一天成为别人的新娘,就标志你已经是一个女人。结婚就意味着你要有很多的责任和义务,尽管有时你不喜欢,但依然要做下去。这时的你除了工作以外,要给自己的老公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等等事情。以前不爱化妆的你,老公会要求你出门前好好收拾,打扮漂亮的去拜访朋友或同事。走在街上你会不由自主的拉住老公的胳膊,幸福的笑容时刻洋溢在脸上。原先你会呆在妈妈身边而从不在乎时间的长短,现在的你会一段时间后不由得给你的老公打电话,睡觉前发个短信,会想他吃饭了没,家里的花没浇水怎么办一系列的事情拥上心头,哎,还是回去看看吧。有了一份牵挂,担心他没人做饭,没人洗衣服。这时的你已经是一个贤惠的老婆。
一位长者的历程作文1000字
我已经68岁了,是五个孩子他爸,2个孙子、5个孙女的爷爷。现在我虽两鬓霜花,但我活得很自在,很闲适。孩子们都孝顺我,不让我下田干活,让我没事就找邻居老吴下棋。我虽然书念得不多,但也知道这门生活也算天伦之乐了。
在我爷爷这辈,即使他们已经60多岁甚至70或80多岁,他们还是要干活,很简单,只有干活才不会被饿死。
在我儿时的记里,家乡的人们永远是饥饿着的。在国民政府统治期间,他们毫无保留地抢走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还免不了饥饿,有的甚至饿死了。他们还抓壮丁去充军,抓走的壮丁没有一个回来过。后来共产党解放了中国,虽然换了一片天,但国家由于连年战事,需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我们的家园。
也就是在我20岁的时候,由于左倾错误,那几年闹饥荒得特别厉害。村干部为了邀功,将亩产讲成实际产量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每年农忙过后,我们要挑着公粮去粮站交粮。公粮,交足国家的,剩下的还是集体的。……
后来进行调整政策了,在摸索着前进,只有趟在河里才知道水深水浅。我们只想一个劲地脱贫致富。那时候我是一个爱幻想的青年,正是有了太多的幻想,才觉得活着有意思。
可没过几年又发生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我们这儿有一位教私塾的老师,他学识又好,为人正直,却让“文化大革命”给害了。记得那一天,有几个红卫兵闯进他们家,用绳子绑着他的手,还在他胸前挂了一个牌子,批斗他。我看得好心痛,好想握紧拳头狠狠地揍那几个红卫兵……
美的历程读后感800字
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处。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本书叫做《美的历程》。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李泽厚先生写的。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图片在我的历史书上也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是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寒假,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从盘古开天辟地,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阅读者本书,我认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词已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艺术之美,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的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为中国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认真、仔细的阅读,感应心灵的震撼。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插图多的书,我们往往读的很快,大多数看的都是图片,很少去看文字。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却有一种想要在琳琅满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觉。书中的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受着图画中的深层含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的物质劳动力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叫我读懂文化心里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这本书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那读者从书中学到什么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美的历程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美的历程读后感篇一
前不久,我通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虽然这与我的专业学科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但它们却深深吸引着我。 《美的历程》是我接触的第一部美学的著作,深知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上很有建树。刚拿到《美的历程》这本书时,觉得它厚得让人望而生畏。但打开了它便欲罢不能了。其中有大量的珍藏插图,使人对“美”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文艺,《美的历程》从宏观的角度写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化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这是一段惊人的历史,一部真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主要贯穿全书的思想乃是“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在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提出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significant form)的著名观点上加以继续发展和完善的。Clive Bell认为“有意味的形式”决定于能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情感”(Aesthetic emotion),而“审美感情”又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认为他的这一观点“由于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李泽厚先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发展完善为“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克服了这一理论限于本身的缺陷。
高二叙事作文 :心路历程650字
九年了,弹指一挥间。
流走的是时光,流不走的是心情。
成长似乎是每个人嘴边常挂的话题,而我,也不例外。
生命的转轮静静地转动着,我,手握一杯清茗,凭窗而立,任灵魂肆意的在心间游走起舞,听心音袅袅------
时光的指针指向纯真的童年时代。
一个女孩从丫丫学语到挂上红领巾,一步一个脚印,显得稚嫩,但又那么坚定执着。每天,她都会在课上认真听讲,不懂就向老师请教。她,喜欢看书;喜欢冒险。天真单纯的心,不带任何杂质,如一股清泉。读书,学习文化以及其他,只因为她热爱学习,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每天,她都会与同学交流,对他们保持微笑。她,像其他的少女一样,会因为有人不理睬她而难过,也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赞美而眉飞色舞。真诚直爽,让她的生命中多了许多好朋友,也多了许多色彩。所以她是快乐的,人情的温馨一直让她感动不已。
每天,她都会和父母谈心,也像同龄人那样,喜欢向父母撒娇。她甚至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小孩,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他们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在父母的关怀目光中,她开始懂得爱与宽容。
这就是少年时期的我:天真,单纯。
生命的转轮继续转动着------
中学的生活之门开启了,女孩渐渐长大,进入人生中的花季雨季。
女孩的心中开始有烦恼,疑惑,有时还会与父母起争执,对于生活也开始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
女孩变的多愁善感,开始喜欢用日记来记录自己当时的心情。
中学时期的我,有过彷徨,有过迷惘,但又对人生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