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温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温度》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第87页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感受零下温度的意义;知道温度分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 0℃ 。  

  2、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并用数学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3、会根据温度计求温差。  

  4、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  

  1、借助温度的情境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感受零下温度的意义。  

  2、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四、教学难点:两个温度(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之间的温差。  

  五、教具准备:课件(自制)、温度计模型。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猜谜活动。  师:虽然看不见时时在身边,它升高来你就热,它降低来你就冷。这是什么东西?     生活中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     听说同学们在科学课上曾经认识过温度计,谁来介绍一下?        生:温度。           生:温度计     生介绍:  (1)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平时我们也时常简单地读作度。  (2)温度计上有刻度,每一格代表1摄氏度。  (3)温度计上的酒精柱越高温度就越高,液柱越低,温度就越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介绍温度计,为后面学习两个温度的高低比较和求温差作准备。  师揭示课题:温度  师:有关温度的信息在生活中很常见,这里就有一则。请一个同学读出这则信息。( 2007年12月21日 ,北京的天气情况是最高温度7度,最低温度零下七度。)  师: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这两个温度分别大概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出现?  师:这两个7度的意思一样吗?   师出示两个温度计模型(零度),请学生观察现在是多少度?  谁能在温度计的模型上拨出这两个温度?请大家仔细看他们是怎样拨的?  他们拨的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看来这两个温度确实是有区别的,我们该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记录下这两个温度呢?请在草稿本上把这两个温度记录下来。  师选择表示不同的孩子的作业展示。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了这两个温度,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会出现什么问题?  

查看全文

《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第87页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感受零下温度的意义;知道温度分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 0℃ 。  
2、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并用数学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3、会根据温度计求温差。  
4、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  
1、借助温度的情境了解温度的表示方法,感受零下温度的意义。  
2、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四、教学难点:两个温度(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之间的温差。  
五、教具准备:课件(自制)、温度计模型。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猜谜活动。  师:虽然看不见时时在身边,它升高来你就热,它降低来你就冷。这是什么东西?     生活中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     听说同学们在科学课上曾经认识过温度计,谁来介绍一下?        生:温度。           生:温度计     生介绍:  (1)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平时我们也时常简单地读作度。  (2)温度计上有刻度,每一格代表1摄氏度。  (3)温度计上的酒精柱越高温度就越高,液柱越低,温度就越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介绍温度计,为后面学习两个温度的高低比较和求温差作准备。  师揭示课题:温度  师:有关温度的信息在生活中很常见,这里就有一则。请一个同学读出这则信息。( 2007年12月21日 ,北京的天气情况是最高温度7度,最低温度零下七度。)  师: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这两个温度分别大概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出现?  师:这两个7度的意思一样吗?   师出示两个温度计模型(零度),请学生观察现在是多少度?  谁能在温度计的模型上拨出这两个温度?请大家仔细看他们是怎样拨的?  他们拨的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师:看来这两个温度确实是有区别的,我们该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记录下这两个温度呢?请在草稿本上把这两个温度记录下来。  师选择表示不同的孩子的作业展示。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了这两个温度,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会出现什么问题?  

查看全文

第二节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使学生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技能,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具准备】
1.我国一月平均气温挂图
2.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挂图
3.我国温度带分布挂图
4.用小黑板或投影片绘制以下表格
(1)我国各温度带≥10℃的积温表
(2)我国温度带分布地区的填充表
(3)我国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品种表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可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具体步骤如下:
[提问]  我们在初一学过“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复习]  教师提示,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承转]  那么,我国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也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教师讲述:第四章的标题为“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天气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气候。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气温分布的情况是怎样的。)
[板书]  第二节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一、气温的分布
[展示图片]  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也可让学生看课本封页彩照16和17)。

查看全文

《4.1 温度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及使用温度计的必要性。

          2、知道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和原理。

          3、能说出常用温度计中0℃和100℃的规定及刻度方法。

          4、会正确表述摄氏温度的记法和读法。

过程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温度计、体温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表述摄氏温度的记法和读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实验室使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各一支,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两张照片,通过问题“你如果处于这两张照片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感觉?”再通过“生活中描写冷热程度的词语”(如烫、暑、热、温、凉、寒等)引出温度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师生举例说明温度跟人类的关系)

[过渡]生活中我们常常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如父母用摸我们的额头的方法判断我们是否发热。那么,单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否可靠呢?下面请一名同学上来做一个实验。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