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2、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仰、感激之情。

  3、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仰、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接触了一篇感人的课文,还记得题目是什么吗?师板书课题。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围绕着课题将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吗?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吧!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去沐浴爱的雨露,去接受心灵的洗礼。

  二、直奔重点,挖掘主题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的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来,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读书的收获:

  ⑴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上面的内容都说明作者很自卑。)

  ⑵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尽管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说明作者有了一点点自信。)

查看全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通用18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1)长文短教,抓住主线,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情感。

  (2)多读多思考,走进文本,走进“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老教授的敬佩之情。

  (2)引导学生懂得用爱护、鼓励、欣赏的眼光待人。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难点:透过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关键:合作探究,细细品读,体会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老人对我的帮助,体会作者对老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说说对课题“唯一”和“听众”的理解。

  听众:听讲演、音乐或广播的人。

  唯一:表示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3.课题质疑

  课题为什么用“唯一”来修饰“听众”?而这个“唯一”是谁?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查看全文

《唯一的听众》优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通用15篇)

《唯一的听众》优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1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阅读理解课文1—8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3、理解课文2—8自然段,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

  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看到你们那一张张活泼的笑脸,张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啊,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有这么多的听众在关注、关心我们,这是一件非常难得、幸福的事。要知道,曾经有一个演奏家,在最初的时候,他只有——(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师:来,咱们再把题目读一遍,把“唯一”这个词读好。(生齐读,强调了“唯一”)

  2、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三个:

  “唯一的听众”是指谁?为什么说是“唯一的”?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2、交流:

  (1)这唯一的听众是谁?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极瘦极瘦的,耳聋的)

  (2)简单概括地说说她为我做了什么事?

  (这位老妇人通过鼓励和倾听,帮助我重塑信心,学拉小提琴,最终我获得成功)

  (3)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妇人的影响。

查看全文

《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唯一的听众”是谁。

  3、体会老妇人对年轻人的鼓励、尊重、关心与爱护,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语段,学生自由朗读。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导入、质疑。

  你们发现了吗?这位原先被家人称为音乐白痴的青年,后来能从容走上舞台,演奏出悦耳的小提琴曲了。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走近一位可敬的老人——唯一的听众。

  3、释题:

  释词:什么是“唯一”?

  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唯一的听众是谁?她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是“唯一的听众?……)

  4、过渡: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老教授)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

  (她真诚无私地帮助、鼓励一位酷爱拉小提琴的年轻人,使他由没有信心学会,到能够在各种晚会上从容演奏。)

  3、认读词语。

  沮丧蹑手蹑脚抱歉溜走介意(读了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音乐学子?)

  神圣悠悠庄重无法割舍大吃一惊(透来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这位年轻人有什么变化?)

查看全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写人文章的学法深入研读。

  2、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

  【教学难点】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在老人的指点下,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音乐白痴──真正的的小提琴手)

  从一个音乐白痴到成为真正的的小提琴手,这奇迹的创造者老人到底有什么本领?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用“──”划出老人神态的句子。

  2、交流,读一读这3句话,你发现了相似之处吗?(“平静地望着我”)

  3、出示第1句“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⑴ 老人在什么情况下望着我?(沮丧)  

  ⑵ 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羞愧)

  ⑶ 此时的老妇人她心里正想着……

  ──老人看到青年一个人在林子里拉小提琴,声音很不好听。一会儿,青年就沮丧地放下小提琴。老人想:_________。  

  ⑷ 于是,老人叫住了我,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老妇人?  

  这是我们从人物的语言感受到的,老妇人还有哪些语言能让你品味出点什么?从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尊重他人,真诚无私,循循善诱,对音乐爱好者的怜惜。)

查看全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①(精选16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①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资料。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完美。

  4、环境描述、人物心理描述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资料,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光: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月光奏鸣曲》。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但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之后,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

  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