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教案(通用16篇)
《未选择的路》教案 篇1
目标与要求
1.理解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领会普希金诗歌的语言特点。
3.学会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4.背诵《未选择的路》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领会普希金诗歌的语言特点。
3.学会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3.学会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二、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弗罗斯特以写抒情短诗著称,它的抒情短诗的质量很高,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劳伦斯指出他的主要艺术成就就在于他能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糅合起来,用抒情诗的形式表达。
弗罗斯特是一个旨在通过自己的诗歌说明某一哲理的诗人,他利用意象或比喻讲述他的心得体会,阐明他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正是由于他重视自己诗歌的思想性,所以他的诗歌不但富有智慧和哲理,而且常读常新——他的诗歌永远是耐人寻味的,使人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未选择的路》教案(通用17篇)
《未选择的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为什么诗人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适时补充。)
参考资料: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曾前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诗集《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
《未选择的路》教案(精选22篇)
《未选择的路》教案 篇1
●作业导航 1.从诗中领悟人生哲理; 2.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3.了解普希金与弗罗斯特。 一、基础部分 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上汉字。 忧郁( ) 伫立( ) 萋萋( ) 涉足( ) 瞬息( ) 延绵( ) 幽(jì)______ _____(yùn)含 __________(kuài zhì)人口 污(rǎn)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延绵__________ 叹息__________ 犹豫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 3.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诗人__________,他的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__艺术手法。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使人容易接受作者的意见。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未选择的路》中所写的“路”指的是人生之路,也包括自然界的路。 d.《未选择的路》告诉我们,要慎重选择人生之路,不要随波逐流,要经过思考,独立选择。 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5~8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__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却常是忧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5.将诗中空缺处补写完整。 6.回答。 (1)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你将怎样? (2)在苦恼之时,要学会怎样? 7.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8.谈谈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未选择的路》教案(精选19篇)
《未选择的路》教案 篇1
1.文学常识填空。 ①《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_国诗人。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他的著名的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2.给诗句选择适当的词语。 ①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________(a.荡荡地 b.轻轻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________(a.纺织成 b.裁剪成)你裙裳。 ②我在那路口久久________(a.站立b.伫立),/我向着一条路________(a.极目 b.放眼)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3.对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黄色的树林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涉足:趟过水进入某种环境。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延绵:延续不断。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4.按要求默写。①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的无怨无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体会诗人在诗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略) 2.(略) 3.a4.①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②“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5.说明诗人的这种选择是理智的,他对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只因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后悔。
《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汇编(通用12篇)
《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汇编 篇1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的名言。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是写“路”的诗。
二、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三、讲读全诗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3.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4.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未选择的路》同步练习(精选17篇)
《未选择的路》同步练习 篇1
1.文学常识填空。 ①《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_国诗人。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他的著名的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2.给诗句选择适当的词语。 ①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________(a.荡荡地 b.轻轻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________(a.纺织成 b.裁剪成)你裙裳。 ②我在那路口久久________(a.站立b.伫立),/我向着一条路________(a.极目 b.放眼)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3.对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黄色的树林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涉足:趟过水进入某种环境。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延绵:延续不断。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4.按要求默写。①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勇于面对现实、拥抱苦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表现了“我”对已选择的路的无怨无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体会诗人在诗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略) 2.(略) 3.a4.①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②“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5.说明诗人的这种选择是理智的,他对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只因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