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本课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新课标也指出要在教学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读写”,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数的读写法则,同时对数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据知识的迁移,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读写,基本上能自主掌握。鉴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教学读、写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体验数的发展,认识计数单位“千”,初步理解千以内数的实际含义,能准确地说出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顺序,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千以内数的组成、数的读写、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联系实际,体验“一千”,发展学生的数感。

查看全文

六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
学习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大小比较等有关知识;
2、 通过整理,使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初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3、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的不同。
学习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 明确学习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二、梳理知识
1. 读数、写数的复习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万以内的数。出示:
我国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河。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
 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28米,是世界第一大洋。
(1) 读数
师:你能来读一读吗?(学生个别朗读)
说一说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出示填空:读数时,从      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       ,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         ,末尾的0       。
(2)写数
师:我们不但要会熟练地读数,还学会了写数
写出下列各数
      二千七百    四百六十   三千零八十九

查看全文

《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5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 篇1

  124(第一稿)    华农附小 一年级备课组  李清梅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长度单位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

  二上: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下: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前续学习相关内容一上:·20以内数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98%的学生掌握的好并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版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分寸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兵100以内 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1、会数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数的顺序。2、会读写100以内的数及它们的大小比较。3、熟练地计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实际课时(一)数数,数的组成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   (二)读数、写数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2、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1(三)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1(四)多些,少些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1(五)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1(六)摆一摆、想一想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1综合练习查漏补缺1合     计7  

查看全文

小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学   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时  间

  主备课人

  刘国海

  课   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

  课  型

  讲授

  二次备课人

  学情、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数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数意识;经历观察、猜想、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

  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大计数器。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备注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1)我们学过了100以内的数,大家数数数得怎样啊?那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吧!咱们以大组为单位,每一大组完成一个数数任务。

查看全文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6篇)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文学、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1.四人小组一篇千字文,一支记号笔。

  2.教师准备一张放大的千字文。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一:【数数比赛】

  师:现在我们来一个数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数,要注意看数数的要求,哪个小组数完了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最快。”

  (1)从36数到48,一个一个的数;

  (2)从50数到90,五个五个的数;

  (3)从10数到100,十个十个的数。

  2.刚刚大家都数得很棒,我们很早就和100以内的数交上了好朋友。

  课前活动二:【读千字文】

  师:请你自由、大声的朗读这篇文章。

  ……铃响上课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奇怪吗?傅老师给大家上数学课,准备的怎么是一篇古代的文章啊,哪位小朋友听说过这篇文章?

  生:……

查看全文

2.4.1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精选13篇)

2.4.1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篇1

  教学目标 :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