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教案(通用8篇)
万圣节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介绍西方文化,带动校园文化。
2、锻炼学生的动手潜力、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
3、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孩子和老师共同参与。
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31日下午1:40
活动地点:
xx小学食堂二楼活动中心
参加人员:
五年级组全体师生以及部分家长和应邀参加的各年级的老师
活动准备:
1、制作告家长书,要求家长协助孩子设计好造型
2、制作校园海报和邀请函
3、绘制万圣节图画,布置会场
活动流程:
1、进场仪式
a、每班发有两面小旗,有班委负责设计好班旗。
b、在班旗的引领下,进场并按照指定的位置席地而坐。
2、服装展示:
a、准备好背景音乐
b、从1班开始到7班进行服装展示
c、评委为每个班打分
3、咬苹果游戏
a、准备好7只苹果和7盆水
b、每班选派一位选手参加游戏
c、在主持人发令后谁先咬到苹果即为优胜
4、评委评选群众奖、表演奖(每班一个)、创意奖(每班一个)
a、评委和部分家长将小花贴纸贴在参加游戏的同学身上。这些同学都代表着各自的班级。
b、得到小花最多的班级即获得“群众奖”
c、评委经商议宣布表演奖(每班一个)、创意奖(每班一个)
d、颁奖
5、活动结束。
万圣节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万圣节的教案(精选5篇)
万圣节的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国的万圣节,这是国外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充满神秘的节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除了让孩子感受以外,我还和孩子一起讨论有争议的“鬼”这个话题,让孩子正视它,培养孩子的胆量和分辨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扮演,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
2、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一个“鬼屋”
2、幼儿打扮成各自想象的“鬼”
3、水粉颜料、毛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鬼屋”,和客人们玩“猜糖果”的游戏
二、互相介绍万圣节,玩万圣节的游戏
1、教师: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2、教师:万圣节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3、教师小结: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4、教师:真的有鬼吗?
(幼儿讨论)
5、游戏: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万圣节面具
1、教师:你想象中的鬼会是什么样的?
2、万圣节里人们都来画鬼脸驱邪,今天我们都给自己话了个鬼脸,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干,那么帮客人们也画个鬼脸,好吗?
3、幼儿操作画鬼脸。
四、游戏:勇敢者的游戏。
万圣节的教案 篇2精选万圣节主题教案(通用5篇)
精选万圣节主题教案 篇1
一、 万圣节的由来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有个halloween,那就是万圣节。大家都知道,在万圣节期间,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上很多装饰物,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样的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是“trick or treat”.
现在的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已经成了一个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开化妆舞会的节日。
二、化装舞会的意义
1、增强学校和孩子家长之间的纽带关系,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2、增强孩子对西方节日的认知,增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3、给孩子一个难忘的万圣节
三、 万圣节“化装舞会”活动方案:
1、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31日晚6点——9点。
2、 活动地点:马承英语**学校多媒体教室
3、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及家长
4、 活动流程:
(1) 亲子diy制作
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各种材料,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个与万圣节相关的道具,例如:南瓜灯、南瓜面具、巫婆帽、黑蜘蛛等,可以在化妆舞会上使用。
(2) 亲子化妆秀
请家长事先给孩子准备各种万圣节的打扮,可以扮作小天使、小巫婆、小魔术师以及各种小卡通形象。现场家长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穿好服装,然后给孩子简单化妆,同时幼儿要学着给妈妈化妆。
(3) 亲子万圣节化妆舞会
a:小主持人主持活动开始
b:进场(全体学生和家长统一手牵手跟着音乐进场、就座)
c: 全体演唱万圣节歌曲
中班社区:万圣节派对
中班社区:万圣节派对
活动目标
知道10月31号是万圣节,让幼儿感受西方节日的气氛.
活动内容
与幼儿到小区走走,讨糖
教师: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万圣节有什么的?
1\幼儿小区讨糖,
万圣节面具制作教案(精选2篇)
万圣节面具制作教案 篇1
一、找纸质的手提袋,a3白纸贴在内侧,手提袋的硬度和软度都很好,面具不容易坏;
二、画出轮廓:眼睛、鼻子嘴的位置;
三、将眼睛剪出两个洞,嘴巴涂上红色;
四、用白纸剪两个尖尖的牙齿,贴在嘴上;
五、在面具上画恐怖恶心的图案;
六、在眼睛两侧找个位置剪两个小洞,把手提带的绳子取下一个放在洞上,可以当固定面具的绳子;
七、黑色的布是用茶叶盒里面的包装布做的,因为不是黑色,所以用黑色的墨水将布染黑,必须要用黑色的布,才恐怖。然后用针缝到纸上。
这样一个的面具就做成功了!具,穿上黑色的长袍,顺便手里在拿一个南瓜灯,相信一定会把你的朋友吓一大跳的!
万圣节的陈设设计色彩
——橙色是万圣节的色彩主旋律
与“杰克灯”相呼应的橙色与黑色是万圣节前夜的传统颜色,黑色的代表有黑猫,蜘蛛和巫婆,橘色的则有南瓜灯(jack-o'-lantern) ,这些都是常见的万圣节象征。
万圣节时,将家里的大餐桌用橙色、黄色、草绿色渲染出浓浓的乡村气氛,音响里面放着舒缓淳朴的乡村乐曲,极是温馨。
如今,万圣节的装饰物也开始大量使用紫色、绿色和红色。如果你家餐厅的装饰更适合这些色彩,那么这些同样会带给你节日装饰的灵感。
万圣节面具制作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万圣节活动教案(精选8篇)
万圣节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南瓜灯是万圣节的象征物,了解南瓜灯的由来。
2. 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倾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成熟的南瓜4个,电脑1台(能连接上网),画好的南瓜轮廓若干张,剪好的南瓜眼睛若干对、南瓜鼻子若干 个、南瓜嘴巴若干张,水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南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
小朋友回答。万圣节的活动教案师:对了,这是一个成熟了的南瓜。别看它样子普普通通,其实呀,它可神奇了,可以做成很可爱的南瓜灯哦!
2. 详细讲述南瓜灯的来历。
师:小朋友想知道南瓜灯的由来吗?
小朋友回答。
师:既然小朋友们都想知道南瓜灯的来历,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吧。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们一定要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仔细地听。
用南瓜制作南瓜灯是万圣节的一个传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爱尔兰。传说爱尔兰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非常非常吝啬,死了以后不能进入天堂,又因为他取笑了魔鬼,魔鬼也不让他进入地狱。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实在没办法,只能提着灯笼四处游荡。于是,杰克和南瓜灯便成了被诅咒的游魂的象征。人们为了在万圣节的前夜吓走这些游魂,便用芜菁、甜菜或马铃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来代表提着灯笼的杰克。爱尔兰人迁到美国后,便开始用南瓜来雕刻,因为在美国的秋天,南瓜比芜菁更充足。现在,如果在万圣节的晚上人们把南瓜灯挂在窗户上,就表明那些穿着万圣节服装的人可以来敲门捣鬼要糖果,还要说“trick or t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