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牢教案

时间:2025-04-05

《万年牢》教案(通用17篇)

《万年牢》教案 篇1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万年牢》

  ①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②这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

  ③我们学习这课文的目的是——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课件出示词语,并检查。

  走街串巷 天津 把儿 掉皮损伤 晾晒 闷炉火 削竹签 蘸糖 甩糖风 耽误 提篮叫卖 赚钱 掺假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 、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

  (1 )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 )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2 、小组合作研讨。

  3 、班内汇报交流。

  4 、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 、为什么叫万年牢?

  B 、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C 、: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查看全文

万年牢教案(精选17篇)

万年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重难点】

  重点: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讲了那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难点: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父亲,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节课我们要走进另一位父亲,让我们一起读读他的故事吧!齐读课题“6、万年牢”

  二、预习检测

  1、词语检测

  (1)去把儿闷好削竹签挑选

  (2)蘸糖甩糖风掺假赚钱

  (3)走街串巷掉皮损伤耽误晾晒

  (带拼音读)、 (指名读,跟读)、(去掉拼音男女赛读)

  2、这是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结合你的预习,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

  三、围绕提示,自学课文

  学习之前,我们要先理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绿色部分的提示以及课文中的问题泡泡,动笔归纳出我们的学习任务。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

  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3次,画出相应的语句,想想3次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学习任务,画出相应的句子。

  四、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1.现在我们一块儿围绕自学提示,来交流交流收获吧。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

查看全文

《万年牢》推荐教案(通用17篇)

《万年牢》推荐教案 篇1

  【课前】 播放冰糖葫芦的歌曲和图片。

  【预备铃】 同学们,看着这么诱人的甩着薄薄糖风的冰糖葫芦,你想吃吗?呆会儿老师请客。不过呢——我有一个条件,请看大屏幕。(条件略)

  一、导入质疑,激起阅读期待。

  1、揭题,导入,出示课题,读课题。

  3、质疑,理解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万年牢”

  1、课件出示词语,并检查。

  走街串巷  天津  把儿  掉皮损伤  晾晒  闷炉火  削竹签  蘸糖  甩糖风  耽误  提篮叫卖  赚钱  掺假

  2、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三个“万年牢”的句子

  3、学法指导:继续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学习本文。

  三、读议结合,感悟理解“万年牢”

  (一)学习第一个“万年牢”(出示句子)

  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叫万年牢,老师觉得很奇怪哦,冰糖葫芦这个名字不是挺好听的吗?可父亲为什么把它叫“万年牢”呢?请再读这个句子,从句中找理由。

  2、交流汇报

  3、出示句子: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4、交流:体会到了什么?(一丝不苟,精挑细选、认真、细致)

  5、总结。

  6、分层指导朗读假

  (二)研读第二个万年牢

  1、父亲做糖葫芦讲诚信,讲万年牢,做生意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第二个万年牢)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生读师板书:做生意)

  2、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正道”的反义词是什么?(歪门邪道)联系生活,说说歪门邪道的生意人往往有哪些表现?(预设:骗人,掺假,缺斤少两……)结合3月15消费者协会日。

查看全文

精选万年牢教案(精选16篇)

精选万年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小组合作,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三处“万年牢”的意思,说说其中的相互联系;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糖葫芦的资料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出示糖葫芦的图片,播放《冰糖葫芦》的音乐)欣赏了这一片段之后,你想说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糖葫芦有关的文章。(出示课题)一起来读:万年牢。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什么是“万年牢”?

  生2:万年牢与糖葫芦有什么关系?

  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本,去文中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⑵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3)找一找,划一划,文中说“什么是万年牢”的句子。

  2、反馈预习情况:

  首先,老师来了解一下我们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⑴出示短语:

  把炉火闷(mēn)好

  把竹签削(xiāo)好

  去把(bà)儿

  ⑵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真到位,老师把“认真”两个字送给你们。接下来,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谁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

  生:……(板书:做糖葫芦、做买卖)

  你真会抓重点,还用简洁的话语,为我们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看,课文讲了两件事情,一是父亲在家做糖葫芦,二是父亲在外做买卖。

查看全文

《万年牢》教案(通用15篇)

《万年牢》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查看全文

《万年牢》教案(精选16篇)

《万年牢》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们树立了如何做人处事的榜样。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教学难点:

  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音乐《冰糖葫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冰糖葫芦》。

  2、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新凤霞的父亲。(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理解“牢”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分别是什么?

  2、“万年牢”是什么意思?(永远坚固、永远结实)

  3、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昨天我们预习了这一课,生字词会认了吗?我们来试着认一认。(出示课件:生字词)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