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他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2、说出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重点难点:

  读出玩的趣味,体会到列文虎克的快乐。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玩”导入

  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教师板书“玩”并说笔顺),喜欢玩吗?

  2、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都喜欢玩。你喜欢玩什么?

  3、孩子们,其实呀,大人也爱玩,有的人还玩出了名堂。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读读“玩出了名堂”。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课题,不愿意写的可以静静看,老师有没有把字写工整、写漂亮(教师板书课题)从你们的眼睛里,我能读出你们现在小脑袋瓜里画满了一个个小问号:什么是名堂?玩怎么还能玩出名堂?是这样吗?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你们已经预习课文了,自己评价一下,读得怎样了?(围绕是否读流利、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来自评)要不要再放声读读?在读的时候,这些生字要注意了指名读(教师出示词语)

  清闲、阅读、固定、简单、千里迢迢、拜访、玩具、看守、磨薄、待着没事、随意调节

  指名读(后面几个多音字指导读好)、开火车读。

  2、指名接读课文,读后共同评价,并纠正学生没有读准确的地方。

  3、现在我们来看,谁、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荷兰的列文虎克通过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三、精读课文

  1、列文虎克怎样玩的?为什么他就能玩出名堂?咱就好好读读课文,看看你们能不能从中读出点名堂。

查看全文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1

  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五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突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刻揭示文中蕴含的道理,注重语言的品味。凸显阅读教学“以读悟理”、“以读悟语”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中感悟作者表达的妙处。

  【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列文虎克玩镜片,之后,做成放大镜,接着,做出显微镜,最终发现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

  课文语言表达准确而又生动活泼。

  全文贯穿一个“玩”字,字里行间渗透着创新思维的要素,即:兴趣、耐心、观察、思考。

  【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不大会通过细致的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事件主要内容更是困难。

  2、由于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等原因,对于人物品格以及事件中蕴含的道理等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有较大困难。

  3、学生阅读经验、方法积累的还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运用一些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品词品句、边读边想象等。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3、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中感悟作者表达的妙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品读,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查看全文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学生交流。

查看全文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1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可是大多数学生平时都有粗心、马虎的坏习惯,不善于观察,或者是观察时不够仔细。因此要先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例如: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这样可能就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2.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教学资源

  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查看全文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13篇)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

  2.过程与方法: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查看全文

15、《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16篇)

15、《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5课《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5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四、教学准备

  1、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学生交流。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