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舞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兔子舞学生音乐教案(精选3篇)

兔子舞学生音乐教案 篇1

  一、前面跟着音乐一起击掌。

  二、蹲、起(2x8)8次

  三、侧点。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四、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

  五、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六、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

  七、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掌掌掌

  兔子舞教学口令

  一、前面跟着音乐一起击掌。

  二、蹲、起(2x8)8次

  三、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四、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

  五、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六、后踢腿。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转(右90°)

  七、侧点。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左左右右前后掌掌掌

兔子舞学生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结构,掌握x x| x0|的节奏。

  2.合着音乐节奏,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达自己的设想。

  3.享受游戏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兔子舞"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学习韵律活动的基本动作。

查看全文

中班律动:兔子舞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尝试随音乐做活泼、欢快的身体律动。

2、通过观察、倾听、模仿、练习的方法学习简单的兔子舞。

3、做动作时,知道兼顾身体四周,努力做到不与同伴相碰撞。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歌曲,感受优美、轻柔的氛围。

二、幼儿倾听《兔子舞》,感受其活泼、欢快的旋律。

1、师:刚才我们唱的是优美、轻柔的歌曲,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兔子舞》,你们可以随音乐做适合的动作。听完后请你们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2、教师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刚才的即兴动作,并引导幼儿用“快的”“活泼”等相关词汇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3、师幼一起用快的、活泼的的感觉随乐曲即兴舞动,再次感受音乐。

查看全文

《狮子和兔子》教学案例(通用14篇)

《狮子和兔子》教学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新词。随文理解重点词:恼羞成怒、筋疲力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3.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遇到问题,光凭着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重点学习“蹲”“疲”“怒”“醒"。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狮子和兔子)大家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课文,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师板书:狮子和兔子)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阅读要求。(1)选择轻声读或者默读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长句子和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多读几遍。(2)标记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借助拼音、听记识字、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猜一猜……(3)小组内分段轮流读课文,做到读准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2.检查识字情况。

查看全文

《狮子和兔子》课堂实录(精选15篇)

《狮子和兔子》课堂实录 篇1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写的是识字被蚂蚁叮咬,不胜其烦,兔子启发他开动脑筋,跳到水里,摆脱了蚂蚁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不动脑筋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也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3、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

  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动物朋友,它们是(指向课题)——

  生:狮子和兔子。

  (师贴卡通版狮子和兔子图片,学生和狮子、兔子打招呼)。

查看全文

狮子和兔子(精选17篇)

狮子和兔子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狮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狮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生字词

  2、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兔子在笑谁?

  1、屏显插图(兔子)这只兔子正在干什么?(板书:笑)看到这个“笑”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它在笑谁呢?

  2、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

  找一找:哪些字词是描写狮子的样子?

  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指导朗读

  (二)、兔子为什么要笑狮子呢?

  1、狮子遇到什么麻烦了?

  2、狮子是怎么做的?“筋疲力尽”

  (三)、兔子在笑什么?

  1、看到兔子在一旁发笑,狮子又是如何表现的?“恼羞成怒”

  2、你们认为兔子的笑是怎样的笑?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猜一猜:这时的狮子可能会想什么呢?

  3、导读:那兔子说的这个办法管用吗?“立即”

  再猜一猜:这时的狮子可能又会想什么呢?

  4、猜一猜:这时的狮子可能会想什么呢?

  对比读,体会

  5、讨论:兔子这样做,是想让狮子明白什么呢?

  6、动笔写一写:

  三、总结

  1、谈谈: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筋疲力尽   笑 提醒

查看全文

狮子和兔子教案(精选12篇)

狮子和兔子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读、议议,了解狮子和兔子的表现,体会兔子的笑,从中明白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重难点、关键:

  1、继续识记生字词。

  2、读懂课文,受到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2、听写本课文重点词语:

  一群   解决   提醒   讨厌   发怒   筋疲力尽   恼羞成怒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什么?(课件出示)

  二、品读体会

  1、自读第一自然段

  (1)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

  (2)学生反馈后,集体小结。

  2、引言:这只凶猛的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后,学生反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又疼又痒”。

  3、过渡:面对自己的麻烦,狮子是怎样对待的?兔子为他出了什么主意?

  (1)集体读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2)小组讨论:(课件出示)

  a、狮子是怎样对付这个困难的?

  b、兔子为狮子出了什么主意?

  c、兔子想让狮子明白什么?他为什么不直说?

  (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4、学生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课件出示)

  (1)“兔子蹲在一边哧哧地笑。”兔子在笑什么?

  (2)“一句话提醒了狮子。”狮子这时会怎么想呢?

  (3)“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狮子又是怎样想的?他神情是怎样的呢?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