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方案范文(通用28篇)
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方案范文 篇1
为推动党史的学习与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相结合,有效缓解小学生寒假“看护难”问题,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寒假,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县教育局决定开展寒假托管服务。为了做好本次工作,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一、工作定位
小学寒假托管服务是在学校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外,基于学生家长自愿,针对确实有看护困难的家庭,由学校为主、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具有公益性、非普遍性的服务。小学寒假托管服务是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延伸,是完善托管服务链的关键一环,是基于刚性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体现师者大爱的关键小事、民生实事。
二、工作原则
1.公益普惠。学校将根据县内相关部门的要求完善寒假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采取财政补贴、适当收取托管服务费等方式筹措经费。服务性收费坚持非营利原则,收费标准向社会公示,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2.自愿选择。寒假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更不得动员学生不参加。县教育部门和学校主动向家长宣传具体安排,优先照顾因故确有看护困难的家庭子女。同时,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寒假生活,加强亲子陪伴,丰富孩子的寒假生活。
3.志愿参与。学校将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志愿参与学生寒假托管服务,并给予适当补助。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寒假托管服务的时间,保障教师有充分的休息、教研、培训等时间。学校可以吸纳社会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等参与寒假托管服务工作。
学校寒假托管服务方案范文(精选28篇)
学校寒假托管服务方案范文 篇1
为满足学生成长和家长托管需求,抓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根据我校实际,本着公益、志愿的原则,拟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有关事项如下。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服务对象
1-6年级学生,重点是平时家中无人照管的双职工家庭、外来务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子女,现役子女等。
三、服务时间
本次寒假托管服务将分两期开展,每一期时间为10天。 1.托管日期。第一期:1月17日一1月28日(周一至周五);申请时间为1月9日一1月10日上午11:00,过期不再受理;
第二期:2月9日-2月20日(周一至周五);申请时间为2月2日—2月4日上午11:00,过期不再受理;
2.托管时间。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学校提供午餐、午休服务,午餐费用据实公开收取,双休日和节假日不组织实施托管服务。
四、服务场所
托管具体地点为教室、图书室、操场、社团活动场所等。 五、服务内容
学校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场所,开展自主阅读、艺体活动、综合实践等,学生可以做寒假作业,学校和教师不进行作业辅导,不组织学科培训、集体授课补课及学业测试等。
六、服务申请
报名参加托管的学生应确实是家中无人照管的.,由家长提出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同意后,家长与学校签订服务协议,学校根据申请情况,制定托管服务日程计划。
七、服务收费
本次寒假托管服务不收取托管服务费。 八、服务电话
2025寒假托管服务方案(精选29篇)
2025寒假托管服务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xx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我校开展寒假托管服务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一)自愿参加。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学生是否参加寒假托管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
(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学校干部、党员、模范教师、青年教师为主体,志愿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暑假托管服务。
(三)全面发展。寒假托管服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托管服务对象是有服务需求的在读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群体。
(二)服务时间。分为两期:
第一期xx月xx日至xx月xx日(周一至周五);
第二期xx月xx日至xx月xx日(周一至周五)。
每天6小时,共计15天。
(三)服务场所。学校开放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地和社团活动场地。
(四)服务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学校寒假托管服务方案(通用28篇)
学校寒假托管服务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教体局关于开展寒假托管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制定中心校寒假托管服务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办好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一)自愿参加。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实施的工作机制。学生是否参加寒假托管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
(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学校干布、模范教师、青年教师为主体,志愿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寒假托管服务。
(三)全面发展。暑寒假托管服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为现在的三至五年级,以及本学区内六年级中有需求的学生,满40人开1个班。
(二)服务时间。分为两期:第一期1月17日至1月28日(周一至周五);第二期2月9日至2月20日(周一至周五)。
报名时间为12月23-12月25日,报名地点:所有学生到报名。
(三)服务场所。学校开放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地和社团活动场地。
(四)服务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1.组织学生在教室、图书室内集中自主阅读教育部、省教育厅书目,组织学生做寒假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严禁借托管服务名义组织集体补课或教学。
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方案(精选20篇)
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强化主阵地作用,切实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根据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全区中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暑期托管服务方案。
一、实施原则
(一)按需自愿原则。坚持按需开展,由学生家长根据看护实际自愿选择参加托管服务,参加服务的教师志愿参加,学校统筹安排,不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师生参加或不参加。
(二)公益普惠原则。托管服务以看护为主,由学校或社会机构提供课业辅导、自主阅读、艺体活动、科技教育、研学实践等基本服务,不组织加班补课、讲授新课、学业测试等。
(三)社会协同原则。积极争取各级共青团、工会等组织的支持,充分利用村居(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及青少年宫、妇幼活动中心、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公益场所协同开展托管服务。
二、组织实施
(一)服务时段
暑期托管时间为7月5日–7月15日,每天8:30-17:30,根据实际,经与家长沟通一致,时间可适当调整,为家长提供灵活方便的服务。
(二)服务方式
托管方式分为学校托管。学校托管以线下托管为主,必要时可以线上托管作为有效补充。每班人数以40人左右为宜,配置适量的教师、志愿者和管理人员。
(三)收费标准
开展托管服务的学校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收费标准为每人24元/天(不含中餐费),专款专用,经费使用及管理参照《xx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做好xx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执行。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免收服务费用。
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方案(精选33篇)
开展寒假托管服务工作方案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着力解决中小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在寒假校内托管试点的基础上,寒假期间,有条件的学校要全面开展校内托管服务。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假期托管服务工作要坚持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属地管理的原则。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亟需托管服务的群体。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旗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假期校内托管组织机构,安排专人专岗,充分发挥好组织领导、沟通协调、督促落实的职责,保障托管服务顺利有序开展,切实解决家长假期“看护难”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三、形成工作合力
各旗县区教育部门要认真部署和指导区域内有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编制寒假托管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寒假放假前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学校要充分调动在职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以在职教职工为主的假期托管服务工作队伍,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各学校要在放假前,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寒假托管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向社会和家长公示托管服务内容,使家长、学生了解有关安排,自愿选择参加,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拒绝或变相拒绝学生参加假期托管服务。同时,建议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交流互动,使学生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