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5-04-05

托班科学教案:蔬菜宝宝(精选6篇)

托班科学教案:蔬菜宝宝 篇1

  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小班幼儿用书月分册第11页。

  活动目标

  能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分类。

  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过程

  1、幼儿自取任意形状的一个物品。

  教师问:正方形、正方形在哪里?拿正方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正方形、正方形在这里。

  教师问:三角形、三角形在哪里?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三角形、三角形在这里。

  教师问:圆形、圆形在哪里?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圆形、圆形在这里。

  2、幼儿按教师的游戏口令做动作。如教师说圆形、圆形跳三下,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教师说三角形、三角形眨眨眼,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

  3、图形宝宝迷路了,请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家。教师:三角形的图形宝宝回三角形屋顶的家、正方形的图形宝宝回什么屋顶的家呢?(见幼儿用书)

  建议

  也可以请幼儿带领大家玩这个游戏,从而帮助他们为几何图形正确命名。

托班科学教案:蔬菜宝宝 篇2

  托班科学教案:蔬菜宝宝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教师一起看看蔬菜,讲讲蔬菜的名称。

  2、感受蔬菜娃娃可爱的造型,增强对蔬菜的好感。

  活动准备

  1、蔬菜画—我的妈妈

  2、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放在一个大箩筐里;

  5个蔬菜标记贴在椅背上;小箩筐5个;

  教学过程

  一、蔬菜宝宝好

  1、教师:今天来了许多蔬菜宝宝,看看是谁来了?

查看全文

托班科学教案:《蔬菜宝宝》(精选15篇)

托班科学教案:《蔬菜宝宝》 篇1

  托班科学教案:蔬菜宝宝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教师一起看看蔬菜,讲讲蔬菜的名称。

  2、感受蔬菜娃娃可爱的造型,增强对蔬菜的好感。

  活动准备

  1、蔬菜画—我的妈妈

  2、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放在一个大箩筐里;

  5个蔬菜标记贴在椅背上;小箩筐5个;

  教学过程

  一、蔬菜宝宝好

  1、教师:今天来了许多蔬菜宝宝,看看是谁来了?

  (1)出示卷心菜

  这是谁呀?

  引导孩子说说卷心菜的名称、颜龟、形状,并向卷心菜问好。

  (2)出示土豆

  这是谁呀?

  引导孩子说说土豆的名称、颜色、形状,并向土豆问好。

  (3)出示辣椒、西红柿,方法同上。

  2、教师:今天蔬菜宝宝要来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欢迎它们吧!

  二、蔬菜宝宝放这里

  1、教师:蔬菜宝宝说它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分开放。

  2、出示5种蔬菜的标记和小筐,引导幼儿按标记分放蔬菜。

  3、幼儿将蔬菜按标记分放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有没有放错,并以蔬菜宝宝的口吻表示感谢。

  三、蔬菜娃娃真可爱

  1、教师:蔬菜太可爱了,我们要把这么多蔬菜变成一个可爱的蔬菜娃娃吧。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将蔬菜变成蔬菜娃娃。

  (1)蔬菜 娃娃的头发可以用--卷心菜。

  (2)蔬菜娃娃的脸可以--用连接的方法摆放。

  (3)蔬菜娃娃的嘴巴红红的—西红柿

  (4)看看蔬菜娃娃还缺什么?

  耳朵、鼻子—土豆。

  3、教师:蔬菜娃娃做好喽,蔬菜娃娃眯眯笑,蔬菜娃娃真可爱。

查看全文

托班科学教案:认识红色绿色(精选2篇)

托班科学教案:认识红色绿色 篇1

  温州新桥艳洁幼儿园::毛珊珊

  设计意图:

  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认识各种各样的颜色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设计在这节课时,想到了,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小朋友体验游戏的乐趣,并且从游戏这种边玩边学的过程中认识了红色和绿色。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绿色。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入,形式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好玩的海洋球

  1、教师出示一个袋子,请幼儿摸球,当摸到第一个红球的时候认识红色。当摸到第二个红球的时候,教师放慢语速让幼儿加深印象认识红色。当摸到第三个球的时候,让幼儿面对其他小朋友说出自己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球(认识绿色球的方法和红色的方法一样)

  二、游戏:送球宝宝回家

  师:“小朋友有家吗?我们的球宝宝也有家。”出示房子。

  师:“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房子?”告诉幼儿红色房子是红球宝宝的家,绿色房子是绿球宝宝的家,我们一起送球宝宝回家吧

  师:红房子是谁的家?绿房子是谁的家?

  三、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玩游戏。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和颜色宝宝一起来做个游戏

  师:小朋友们看看自已身上是什么颜色的小圆宝宝。

  师:老师拿出红颜色的宝宝说:“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 老师拿出绿颜色的宝宝说:“绿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小朋友们记住了吗?记住了我们就开始啦。

查看全文

托班科学《魔术箱》(通用2篇)

托班科学《魔术箱》 篇1

  活动目标:1.根据黄、绿两种颜色不同的规律,感知和区分"有"和"没有";2.学习单一的按颜色进行分类,并尝试比较大小,掌握初步的数概念;3.利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魔术箱一个,各种盒子同样大小各两个,分别为黄和绿。活动过程:一、出示大魔术箱,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1.出示魔术箱: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和你们做游戏,看看这个是什么?(箱子)这是什么颜色的箱子?(黄色)那我们就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叫“黄箱子”。这个黄箱子是大还是小?那我们就说“好大的箱子”。引导幼儿一起学说。2.猜猜看,这个黄箱子里有没有东西?怎么样才能知道里有没有东西呢?(丰富词汇“打开来”)。我请个小朋友上来打开箱子吧!3.请一名幼儿上来打开箱子,请全体幼儿看看里面有没有东西?并引导幼儿说:没有东西。4.这个黄色的大箱子可是个魔术箱,它有很神奇的本领,可以变魔术呢!只要听到“变、变、变”,它就能变出东西来。现在我们就来变魔术吧!二、魔术箱变魔术1引导幼儿一起“变、变、变”,变出黄绿两个鞋盒:这两个东西是什么?(盒子)是什么颜色的?这两个盒子哪个大?跟黄箱子比呢?猜猜看,盒子里有没有东西?哪个盒子里有东西?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盒子里有东西呢?(引导幼儿说“打出来”;用眼睛)。2.魔术箱可厉害了,还能变出来东西来,我们一起来说“变、变、变”吧!变出黄、绿两个盒子(比鞋盒小)哪个盒子大?跟鞋盒比呢?猜猜看哪个盒子里有东西?(请一名幼儿打开盒子,并引导幼儿说出哪种颜色的盒子里有东西,哪种颜色盒子里没东西)。3.魔术箱变出几个盒子?(引导幼儿数一数:两个黄盒子,两个绿盒子)厉害吗?我们一起来夸夸魔术箱吧!(引导幼儿夸魔术箱)。4.魔术箱还能变出东西吗?我们再用最好听的声音来说“变、变、变”,看看能不能变出来。5.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找找看,神奇的魔术箱有没有变出东西来?(请一名幼儿上来从大箱子里拿出最小的两个盒子举起来给小朋友看)。6.魔术箱又变出了几个盒子?是什么颜色的?一样大吗?猜猜哪个盒子里有东西?这个盒子打不开,我们怎么知道里面有没有东西?(引导幼儿说出“摇一摇”,用耳朵听一下哪个盒子里有东西。)三、给盒子分类1.魔术箱说自己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们请他们到傍边休息一下吧!2.魔术箱都变出什么颜色的盒子宝宝了?我们给它们分分类好吗?(请一名幼儿给盒子分类,按颜色分)。3.盒子宝宝都一样大小吗?我们给盒子宝宝排排队好吗?(请两名幼儿上来帮盒子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队)。4.老师现在有个问题想考你们了,两种颜色的盒子都排好队站在这里了,什么颜色盒子里有是东西的?什么颜色的盒子里是没有东西的?我打开来看看,你们记得对不对?5.教师打开盒子验证,让幼儿掌握规律。猜对了,表扬幼儿,猜错了,请幼儿从看到的情况中总结出规律。四、延伸部分1.魔术箱又想考考小朋友了,看它又变出了什么?(黄颜色盒子)里面有没有东西?你是怎样知道的?请一名幼儿上来打开盒子,盒子里有很多糖果,请幼儿分享糖果,引导幼儿说“谢谢”2.今天你们和魔术箱玩得开心吗?魔术箱变完了魔术,要回家了,小朋友和魔术箱怎么说?(“再见”)“欢迎下次再来!”3.活动结束。

查看全文

托班科学教案:纸孩子伙伴(精选8篇)

托班科学教案:纸孩子伙伴 篇1

  活动目标:

  1.在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剥一剥、尝一尝的过程中认识蚕豆颜色、外形、触感和味道;

  2.在剥蚕豆的过程中发现多种剥蚕豆的方法;

  3.体验剥蚕豆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托盘;人手一只小碗;

  2.煮好的蚕豆;

  3.小毛巾一筐;

  4.餐盘每组一只;笑脸盘每组一个;

  5.白色小桌子,其上放置宝宝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蚕豆,引发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师:什么颜色?你看,像什么?(观察颜色,形状)师:请一位宝贝上来摸一摸,感觉怎么样?(鼓鼓的,表皮毛毛的)

  2.引导猜测,想象里面藏着什么;

  师:摸起来鼓鼓的,里面藏着什么呢?(神秘状,激发猜测想象)

  3.认识操作材料;

  师:究竟里面藏着什么呢?等会儿,韩老师请你们来剥一剥。剥开来,就知道了。

  师:现在看看,桌上放了些什么?(一托盘蚕豆、小碗人手一个)师:猜猜空空的小碗用来干什么?(放什么?)(放剥出来的蚕豆)师:现在请宝宝搬小椅子到桌子边坐下。(按组先后)小脚藏在桌子下面,就开始剥。

  4.指导宝宝剥蚕豆;

  师:剥出来,是什么?什么颜色?

  分组指导剥蚕豆的方法。(鼓励宝宝自己剥)

  5.引导宝宝观察蚕豆宝宝,并与豆荚的表皮进行比较

  师:摸一摸蚕豆宝宝,感觉怎么样?(滑滑的)师:蚕豆宝宝摸起来滑滑的,豆荚摸起来毛毛的。

  6.引导宝宝尝一尝煮好的蚕豆;

  师:这滑滑的,绿绿的蚕豆,你们吃过吗?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呢?

查看全文

托班科学《大和小》(精选15篇)

托班科学《大和小》 篇1

  一、设计意图:

  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怎样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较大小的不同和变化呢,我产生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以系列游戏的方式,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再在操作比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最后以通过认识大小的区别,送大和小物体回家的游戏活动结束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 

  三、活动准备:

  大狗和小狗,大猫和小猫,大兔和小兔,大鱼和小鱼的动物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大猫和小猫。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 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师:“小朋友真有礼貌”“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 ?”我们用手指点一点。   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大猫在这里,小猫在这里。”   师:“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2、大狗和小狗。

  师:草地上又来了两只狗,一只大狗一只小狗。我们来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幼:大狗好,小狗好。

  师:小朋友大狗在哪里?小狗在哪里?用手指伸出点一点吧。

  幼:大狗在这里,小狗在这里。

  3、大兔和小兔。

  师:草地上还来了两只兔子,一只大兔一只小兔。我们来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