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一、字:
1、会认的字:胚 胎 祸 盈 赋 岂 履 绞 汁 诺 窘
2、会写的字: 胚 胎 祸 澄 盈 臂 赋 妨 碍 岂 履 痴
绞 汁 诺 厘 禁 愧
3、多音字: 尽 禁 格
二、词:
1、理解的词:规律 祸患 惩罚 澄澈 盘旋 轻盈 困窘 痴迷
进化 绞尽脑汁 眉目 天赋
2、反义词:轻盈—笨拙 澄澈—浑浊 惩罚—奖赏
3、近义词:迷恋—眷恋 澄澈—清澈 困窘—窘迫 误解—误会
眉目—头绪 天赋—天资
4、积累词:祸患 眉目 妨碍 困窘 驱逐 情不自禁 绞尽脑汁
随心所欲 一本正经 不怀好意
三、句:
(一)重点句: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篇1
鼓励求知、大胆想象《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然后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获得感悟。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知识的渴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胚胎、痴迷、绞尽脑汁”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默读、想象、概括小标题等方式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
3.通过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有关科学家的例子,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俄国作家,他的名字叫:费奥多罗夫。板书:费奥多罗夫。指读。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16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具: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示文中的第一自然段“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费奥多罗夫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觉得难读的部分可以多读几次。指名读自己觉得难读的部分。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22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篇1
课题
8.童年的发现 (精读课)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情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讲作者童年的发现。学生的着眼点不要放在发现本身,往往忽视发现的过程。应该让学生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要让学生自主读书,充分地读书,了解作者是怎么发现的。通过读议,学生会明白,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预习要求
查字典解决字词,熟读课文。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交流合作,抓住问题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选20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一、字:
1、会认的字:胚 胎 祸 盈 赋 岂 履 绞 汁 诺 窘
2、会写的字: 胚 胎 祸 澄 盈 臂 赋 妨 碍 岂 履 痴
绞 汁 诺 厘 禁 愧
3、多音字: 尽 禁 格
二、词:
1、理解的词:规律 祸患 惩罚 澄澈 盘旋 轻盈 困窘 痴迷
进化 绞尽脑汁 眉目 天赋
2、反义词:轻盈—笨拙 澄澈—浑浊 惩罚—奖赏
3、近义词:迷恋—眷恋 澄澈—清澈 困窘—窘迫 误解—误会
眉目—头绪 天赋—天资
4、积累词:祸患 眉目 妨碍 困窘 驱逐 情不自禁 绞尽脑汁
随心所欲 一本正经 不怀好意
三、句:
(一)重点句: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精选22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具: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
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示文中的第一自然段“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费奥多罗夫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觉得难读的部分可以多读几次。指名读自己觉得难读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