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听一听(通用2篇)
让我听一听 篇1
活动目标:1学习听辨各种声音,发展听觉
2探索不同材料的物体发也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瓶子每个一个,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活动过程:1鼓励幼儿去发现声音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瓶子,有的会唱歌,有的不会唱歌,小朋友要不要跟老师一起去玩一玩(一个空瓶子,一个装有回形针的瓶子)
起问(1)哪个会唱歌?
(2)为什么它会唱歌?(里面有东西)
(3)为什么回形针放在瓶子里就会唱歌?
(4)我们把它倒出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
2让幼儿探索不同的材料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1.)那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能唱歌呢?
幼::是(小朋友说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能唱歌,老师说不是的你们要不要去试一试呢?)
幼:不是(有的小朋友说是,有的小朋友说不是.老师也不知道,那小朋友自己去试一下再告诉老师.)
老师给所有小肱准备了瓶子每个一个还准备了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幼儿尝试
提问(1)你的瓶子唱歌了吗?
(2)是怎么唱的?(让幼儿用语言表达)
(3)你的瓶子为什么没有唱呢?
(4)那为什么棉花纸放进去不会唱歌.
请幼儿拿两个瓶子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一个轻,一个重
小结:因为纸,棉花是很轻的,,所以唱不出歌,所以不是所有的东西放进瓶子里都会唱歌.
三.听辨声音
师(1)刚才小朋友都去试了哪些瓶子里会唱歌,哪些会唱歌老师这里有三个一样的瓶子,小朋友来听一听,他们唱的歌一样吗?(不一样)
(2)那小朋友来说一说为什么会不一样?
小耳朵听一听(通用9篇)
小耳朵听一听 篇1 活动要求]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木珠、纸屑、米。 2.打击乐器若干。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4.录音机一台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 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 3.操作 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 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 4.操作活动四:听辨纸片在可乐罐中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鸭家”。(提醒幼儿向小鸭问好) 师:前面是谁的家呀?(小鸭家)小鸭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再来听一听,里面是什么? (2)幼儿操作。听一听纸片在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里面有没有东西?会是什么? (幼儿如一时难以听出,教师视情况适当加以引导、提示) 三、第二次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导语: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2.操作:老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3.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是用来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尝试,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1.师:(指着小动物家里的饮料瓶)这些饮料瓶子里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2.(放录音)教师示范为曲子伴奏一次。(用饮料瓶) 3.幼儿每人到小动物家拿两个饮料瓶,跟老师一起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两次后,跟老师边摇瓶子边出活动室。
小耳朵听一听(精选8篇)
小耳朵听一听 篇1
活动名称: 小耳朵听一听
活动目标:1、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
2、通过自制响罐,感受声音产生的有趣,培养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重点: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
难点:给罐子装入多少物品,响罐该如何密封。
活动准备:各种易拉罐、空瓶子、纸盒等,小石子、弹珠、硬币、豆子等晃动易发出声响的物品,胶带纸。
活动过程:
1、 出示响罐,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制作好的装有沙子与弹珠的易拉罐两只,晃动罐子,请幼儿倾听,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罐子中装的是什么?
2、 观察教师提供的制作材料,了解其特点及功用,尝试制作响罐。
教师重点指导:给罐子装入多少物品,响罐该如何密封。
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响罐。
3、 猜响游戏
集体猜测,听一听响罐里装的是什么?进行分类。根据响罐声音的细微差别,对装入物品多少进行排序。
自由结伴,根据晃动的声音互猜罐子中装的是什么?
4、 用响罐为曲子伴奏。
教师先用响罐示范一遍伴奏,让幼儿欣赏。
幼儿与教师一起用响罐为曲子伴奏。
小耳朵听一听 篇2活动要求]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木珠、纸屑、米。
2.打击乐器若干。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4.录音机一台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
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
3.操作
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
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
4.操作活动四:听辨纸片在可乐罐中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鸭家”。(提醒幼儿向小鸭问好)
师:前面是谁的家呀?(小鸭家)小鸭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再来听一听,里面是什么?
(2)幼儿操作。听一听纸片在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里面有没有东西?会是什么? (幼儿如一时难以听出,教师视情况适当加以引导、提示)
三、第二次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导语: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2.操作:老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3.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是用来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尝试,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1.师:(指着小动物家里的饮料瓶)这些饮料瓶子里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2.(放录音)教师示范为曲子伴奏一次。(用饮料瓶)
3.幼儿每人到小动物家拿两个饮料瓶,跟老师一起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两次后,跟老师边摇瓶子边出活动室。
小耳朵听一听 篇3让我听一听
活动目标:1学习听辨各种声音,发展听觉
2探索不同材料的物体发也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瓶子每个一个,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活动过程:1鼓励幼儿去发现声音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瓶子,有的会唱歌,有的不会唱歌,小朋友要不要跟老师一起去玩一玩(一个空瓶子,一个装有回形针的瓶子)
起问(1)哪个会唱歌?
(2)为什么它会唱歌?(里面有东西)
(3)为什么回形针放在瓶子里就会唱歌?
(4)我们把它倒出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
2让幼儿探索不同的材料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1.)那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能唱歌呢?
幼::是(小朋友说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里都能唱歌,老师说不是的你们要不要去试一试呢?)
幼:不是(有的小朋友说是,有的小朋友说不是.老师也不知道,那小朋友自己去试一下再告诉老师.)
老师给所有小肱准备了瓶子每个一个还准备了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幼儿尝试
提问(1)你的瓶子唱歌了吗?
(2)是怎么唱的?(让幼儿用语言表达)
(3)你的瓶子为什么没有唱呢?
(4)那为什么棉花纸放进去不会唱歌.
请幼儿拿两个瓶子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一个轻,一个重
小结:因为纸,棉花是很轻的,,所以唱不出歌,所以不是所有的东西放进瓶子里都会唱歌.
三.听辨声音
师(1)刚才小朋友都去试了哪些瓶子里会唱歌,哪些会唱歌老师这里有三个一样的瓶子,小朋友来听一听,他们唱的歌一样吗?(不一样)
(2)那小朋友来说一说为什么会不一样?
(3)那小朋友说一说瓶子里是什么东西呢?
瓶子打开让幼儿发现自己说对没.
有这么多东西在瓶子里能唱歌那请小朋友到家里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放进去也会唱歌的?明天来告诉我好吗?
小耳朵听一听(小班科学)
活动名称: 小耳朵听一听
活动目标:1、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
2、通过自制响罐,感受声音产生的有趣,培养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重点: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
难点:给罐子装入多少物品,响罐该如何密封。
活动准备:各种易拉罐、空瓶子、纸盒等,小石子、弹珠、硬币、豆子等晃动易发出声响的物品,胶带纸。
活动过程:
1、 出示响罐,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制作好的装有沙子与弹珠的易拉罐两只,晃动罐子,请幼儿倾听,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罐子中装的是什么?
2、 观察教师提供的制作材料,了解其特点及功用,尝试制作响罐。
小耳朵听一听
活动要求]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木珠、纸屑、米。
2.打击乐器若干。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4.录音机一台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
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
3.操作
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
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
4.操作活动四:听辨纸片在可乐罐中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鸭家”。(提醒幼儿向小鸭问好)
师:前面是谁的家呀?(小鸭家)小鸭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再来听一听,里面是什么?
(2)幼儿操作。听一听纸片在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里面有没有东西?会是什么? (幼儿如一时难以听出,教师视情况适当加以引导、提示)
三、第二次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导语: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2.操作:老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3.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是用来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尝试,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1.师:(指着小动物家里的饮料瓶)这些饮料瓶子里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2.(放录音)教师示范为曲子伴奏一次。(用饮料瓶)
3.幼儿每人到小动物家拿两个饮料瓶,跟老师一起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两次后,跟老师边摇瓶子边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