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2篇)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1—22页例8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五5—8。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的意义后教学的。例8从测量的需求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教学每个体积单位时,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有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此外,在学生认识立方厘米后,还呈现了两个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体积,既让学生初步体会体积单位在体积计量中的应用,又为学习长方体体积公式做了必要的铺垫。教材最后还沟通了刚认识的体积单位与已学的体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联系。通过练一练,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有关体积单位的感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几个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2.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讨论、探究、类推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愿意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能联系已有知识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清楚各自含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一个,一升的量杯一个。学生每人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查看全文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1—22页例8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五5—8。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的意义后教学的。例8从测量的需求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教学每个体积单位时,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有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此外,在学生认识立方厘米后,还呈现了两个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体积,既让学生初步体会体积单位在体积计量中的应用,又为学习长方体体积公式做了必要的铺垫。教材最后还沟通了刚认识的体积单位与已学的体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联系。通过练一练,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有关体积单位的感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几个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2.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讨论、探究、类推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愿意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能联系已有知识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清楚各自含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一个,一升的量杯一个。学生每人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查看全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

  宣庆小学 梁红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113页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建立关于体积大小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4.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体现阶梯式评价。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1)实验器材:量杯、石块、水.(2)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物模型,用3根1米长的木条钉成的直角架.(3)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

  (4)多媒体课件.(5)桌椅摆放:六组,每两组对称形。

  2.学生准备:(1)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2)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五年三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各样的比赛,是吗?而且每次都取得不凡的成绩。作为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感到特别的骄傲。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一个小小的比赛,好不好?

  第一轮:比眼力。依次发四条长短不同的线段。指出先谁拿,后一起拿。

  第二轮:比运气。教师出示四个不同的平面图形。学生随意点。

  第三轮:比判断力。依次发四个不同的长方体.

  谈话: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比较两个立体图形的大小.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查看全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P38--4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用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查看全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9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

  宣庆小学 梁红茹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113页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建立关于体积大小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4.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体现阶梯式评价。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1)实验器材:量杯、石块、水.(2)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物模型,用3根1米长的木条钉成的直角架.(3)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

  (4)多媒体课件.(5)桌椅摆放:六组,每两组对称形。

  2.学生准备:(1)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2)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五年三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各样的比赛,是吗?而且每次都取得不凡的成绩。作为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感到特别的骄傲。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一个小小的比赛,好不好?

  第一轮:比眼力。依次发四条长短不同的线段。指出先谁拿,后一起拿。

  第二轮:比运气。教师出示四个不同的平面图形。学生随意点。

  第三轮:比判断力。依次发四个不同的长方体.

  谈话: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比较两个立体图形的大小.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查看全文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通用4篇)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教学的。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通过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他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第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通过计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

  [教学重点、难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能回忆回忆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呢?

  3、学生交流: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液体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4、说说这些已经学过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教师板书)

  板书: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