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来教案

时间:2025-04-05

《快跳起来》教案(通用4篇)

《快跳起来》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外国风格的儿童歌曲,很有动感。适合中班幼儿的艺术领域的一堂课。幼儿在活动中学歌曲,拍节奏,能充分感受体验乐曲的欢快和跳跃。《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的环节,又用一定的挑战性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产生想跳起来的愿望。

  2.用歌唱和拍打节奏的方式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快跳起来

  1、听音乐旋律《快跳起来》(无歌词)请幼儿随音乐自由跳。

  2、教师弹唱歌曲《快跳起来》,请幼儿说说歌曲中谁在跳舞?并用动作告诉大家。(请个别幼儿进行模仿)

  3、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听音乐有节奏的集体学小青蛙、小白兔跳的动作。

  二、快唱起来

  1、出示节奏谱,让幼儿尝试拍歌曲的节奏。

  2、教师清唱歌曲,请幼儿说说歌曲里面还唱了什么? “快跳起来”,它们一样吗?(有快跳起来,快快跳起来)

  3、老师整理歌词,请幼儿一起有节奏地念歌词。

  4、请幼儿跟着音乐,看着节奏谱有节奏的边拍手边念歌词。

  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歌唱小朋友们在跳舞、小动物在跳舞的歌曲,因此在唱每一句歌词时都应该非常有弹性,特别是要把“快”字唱得短促有力而又跳跃。

  5.幼儿集体跟唱几遍歌曲之后。教师领唱第一、二句,幼儿齐唱中间两句,最后三句一起唱。

  6.分组让幼儿边跳边唱。(教师弹琴,幼儿随音乐一边跳一边唱,再次巩固记忆歌词。

查看全文

唱起来跳起来教案(精选4篇)

唱起来跳起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欣赏并了解各种舞蹈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习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设计剪贴出美丽的舞蹈人物图案,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并以此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舞蹈人物图案的设计与剪贴。

  教学难点

  喷雾手法的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

  彩纸、剪子、喷雾器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携带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我国民间美术的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唱歌跳舞等图案形式与其相关事物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以前我们学习制作过小花饰等手工艺术品,今天我们学习用喷雾手法来制作各种舞蹈人物图案,来表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欣赏书上的各种舞蹈人物图案,谈谈自己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舞蹈人物动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板书课题:唱起来跳起来

  三、讲授新课:

  1.复习剪纸时的几种基本花纹:

  板书设计:

  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羽毛纹、飞燕纹、瓜子点、三角。

  2.舞蹈人物剪纸的过程:(板书)

  (1)先将纸剪成正方形。

  (2)将正方形对折。再对折。

  (3)再进行对角折。

  (4)在折好的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舞蹈人物花纹。

  (5)用剪子沿着花纹剪下。

  (6)展开就成了一个漂亮的舞蹈人物。

  四、布置作业要求:今天先用剪纸的形式剪出舞蹈人物。

  五、学生制作,巡视指导。

查看全文

中班艺术教案:快跳起来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跳跃、欢快的情绪,产生跳起来的欲望。
2、能跟随歌曲的节奏跳跃。
活动准备
小兔子、小青蛙、袋鼠图片,钢琴、《快跳起来》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了两位来小客人来我们班,你们看,它们是谁?你能用它们走路的样子欢迎它们吗?
2、      播放《快跳起来》音乐,引导幼儿围成圆圈有节奏跳舞。
师:让我们一起跟它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吧 !(教师随着音乐,使动物图片上下跳跃。
师:这首歌曲真好听,我来唱唱试试。
二、学唱歌曲
1、      教师先弹唱一遍。

查看全文

小班科学教案:皮球跳起来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球、拍球活动、知道有气的 球跳得高、没气的球跳不起来。  
2、观察手动充气工具充气的过程,感知皮球的外表变化。  
3、喜欢参与科学小游戏,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有气的球,尝试拍、滚过球。  
2、物质准备:瘪球三个,手动充气工具一个。  

活动过程:  
1、玩球活动。
(1)教师(出示瘪皮球):这是什么?(皮球)你以前玩过吗?  
(2)请几个幼儿上来玩一玩瘪皮球,其他幼儿观察。  
教师:今天玩的皮球和我们以前玩的皮球有什么不一样?(这个皮球拍不起来)  

2、感受空气。
(1)今天我们玩的皮球为什么拍不起来呢?(因为它没气了)  
(2)认识充气工具,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体。  
教师出示手动充气工具,让幼儿认识这是给皮球充气的。用手动充气工具,在幼儿的表面皮肤(脸上、手上)打气,让幼儿感受充气工具里出来的气。  

3、给皮球充气,感受球逐渐变鼓的过程,知道手动充气的方法。  
(1)教师:我们来给皮球充气吧,气要从哪里才能进去呢?我们来一起找找看皮球的充气孔在哪里。  
(2)教师和个别幼儿用手动充气工具给2只皮球充气,让幼儿幼儿双手捧着皮球,感知皮球渐渐鼓起来的过程。  

4、幼儿玩球,感受充足气体的皮球跳得高。  
(1)教师:现在充满气的皮球和刚才的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呀?(现在的有气,能跳起来;刚才的没气球跳不起来。)  
(2)教师:现在皮球有气了,可是皮球宝宝跳得很低,谁有办法能让皮球宝宝跳得高一点?  

查看全文

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我们大家跳起来》反思

《我们大家跳起来》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四课。本课安排了欣赏《小步舞曲》、唱歌《我们大家跳起来》及音知识3/4拍子这三个内容。《小步舞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创作的一首3/4拍子的钢琴练习曲,旋律流畅,舞蹈怀强。而《我们大家跳起来》则是根据这一乐曲的第一乐段旋律填词而成的一首儿童歌曲。歌词简洁易懂,词曲结合紧密,很适合儿童歌唱、舞蹈。这两者之间是由感受3/4拍子的特点,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这一知识技能的教学为主线贯穿其中。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①能自信地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道歌,并乐意参与表现。②能在音乐活动中感受、表现3/4拍子强弱规律,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而3/4拍子是三年级上学期学生要掌握的新知识,因此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新课程标准对于知识技能的教学明确地提出:一要改变音乐课程中那种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二要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把其放在具体的音乐实战活动中,并看重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而认识和掌握3/4拍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作为知识技能的教学,我改变了过去那种枯燥讲授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跳小步舞、打击乐伴奏、声势动作创编和唱歌曲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舞会”的情境中欣赏《小步舞》并体验其乐曲风格,在学跳小舞曲的过程中感受3/4拍子的韵律特点,通过乐器伴奏、声势动创编掌握和表现3/4拍子的韵律特点,最后师生一起跳集体舞复习巩固整节课的内容。整堂课要求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探索,大胆自信地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上这一节课时,我从欣赏《小步舞曲》入手,向学生介绍乐曲、音乐有的同时,要求学生观察舞步,学生很快发现小步舞是“三步三步一走的”。接着让学生看舞步动画,学跳小步舞,学生惊喜地发现“第一步大,第二步小!”在老师的带领下随乐跳小步舞后,学生体验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3/4拍子每小节有三拍,第一拍强,第二、三拍弱”。在学生的自我探索中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很轻轻松地学会了音乐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3/4拍子的强弱特点,我设计了舞会小乐手的形象,先让学生随乐自己地敲一敲,自主地体会3/4拍子的强弱规律。然后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自己手中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选择表现强拍还是表弱拍,并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已见府论得非常激烈,最的按大家设计的不同方案通过合作给乐曲伴奏,表现出3/4拍子的强弱,在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中掌握了音乐知识和技能。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