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跨越式教案(精选11篇)
跳高跨越式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几个部分组成。跨越式跳高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距离一般约4—5米,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则在左侧助跑。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步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带动髋关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方后稍内旋、并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依次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
2、通过口令式徒手练习和过橡皮筋练习有80%以上的学生做出4—6步助跑起跳的动作。
3、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内容
(一)晇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
(二)游戏:斗牛
四、教学重点:
起跳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五、教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体育委员整队,让学生成男女两组站在教师两侧,师生问好,宣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安排好见习的学生。
(二)准备部分:
1、队列队形,反口令练习,教师汫解练习方法,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讲解徒手操动作方法。并做示范。
六、基本部分教学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
1、讲解示范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几个环节组成。教师讲解和让学生观察图片柤结合,使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有个概念。要求:练习有序,注意安全。
听直跑屈腿跳高有感
直跑屈腿跳高是小学体育水平一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跳跃的一个起蒙动作之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中也是一个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之一。但从教学来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较难以解决,而张立老师通过了一系列的游戏和手段,使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一、在解决重点和难点上有办法
在这个教学内容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直跑屈腿跳高的四个部分:助跑、起跳、过竿、落地,而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要求,助跑:速度快;起跳:单脚起跳;过竿:提膝、并腿;落地:屈膝缓冲。
张立老师在解决这些重点时,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自己来得出答案,比如:为什么助跑要快?等等。
这个教学内容的难点是过竿和落地的动作,张立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老师的示范动作,并而让学生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从而理解过竿和落地的动作。
二、教学理念的新颖
在这个学期,我们体育组有一个市级课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之研究》,在这堂中,张立老师充分结合了课题的研究,在这堂课中让有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培养,如: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遇到困难时进行讨论,在练习时要学生进行合作。
三、教学流程合理
在这堂课中,张立老师对教材的把握比较好,这堂课的内容是直跑屈腿跳高,张立老师在安排上想了很多的办法:第一,整堂课都围绕着跳,准备部分的游戏是各种各样的跳,主体部分也是跳,拓展部分是一个跳的接力,这样从整堂来看是一个整体,比较紧凑;第二,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衔接比较好,过渡很自然。
四、不足
学生的纪律在体育教学中很关键,因为体育的课堂在室外,学生的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看上去比较乱。
《跳高》----评课稿
高老师上的《跳高》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在其中不仅学到了动作技术,同时发展了跳跃能力,锻炼了身体,培养了意志力,还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成功的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到现在的更注重沿着学生心理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淡化技术,强调健身。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变学科结构为学习结构,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高老师突破了跳高教学以“竞技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跳高的实用价值,充分发挥了他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发展自己的弹跳力。在开始部分教学中,学生在轻松、欢乐的音乐声中做《顶气球》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学生自己选择和创编发展跳跃
的练习,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练习兴趣,这样不但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弹跳力,而且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其次,高老师在基本部分教学中,通过学生观看电视,直观的了解到跨越式跳高、俯卧式跳高、背越式跳高三种跳高技术。观看国内、国外高水平技术,给同学以美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技术动作,以便学生更好的练习。这样,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了学生自身的特长,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互帮互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第三,高老师这课在组织教法的选择上也很用心。在教学中,用皮筋加上铃铛代替以往教学中的横杆,不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还很有效的消除了学生对横干的恐惧心理。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大范围的集中学习,而是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高老师小范围的点拨、纠正和指导,这样不但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且充分发挥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
在教学中,由于高老师适当的参加各组的练习,给学生做出优美、准确的示范动作,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高老师还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了勇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跳高
一.教学内容
1、背越式(男生)
2、篮球的传球,运球(女生)
3、身体综合素质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与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背越式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发展协调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
三、动作要领
1 背越式。
(1)助跑:
A、步法丈量助跑距离。
B、跑直线后跑弧线的方法。
C、线段助跑加速积极,动作放松。
D、线助跑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步履开阔,节秦快。
E、弧段助跑衔接流畅,向横杆“进攻”。
(2)起跳
A、迈步放脚,身体保持向心倾斜。
B、起跳腿向助跑切线方向插放。
C、紧腰挺髋,以全脚掌快速滚动落地。
D、缓冲
E、蹬伸起跳,摆动腿和两臂,同时前上摆,伸展起跳腿的髋、膝踝亲节。
F、身体由里倾斜转为正直。
G、腰提肩,摆动腿抬平内转,背对横杆,用脚尖蹬离地面。
(3)腾空过杆
A、背向横杆
B、抬头、肩下潜、身体成背弓形
C、身体过杆后,低头、收腹、屈髋、落腰,使臀部过杆。
D、最后伸膝上举,小腿过杆
(4)落地缓冲
以肩、背落于海绵包缓冲。
2、球的传运技术(复习)
四、教学重点
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衔接、腾空、动作的节奏与控制,
五、组织教法
1、游戏——火车赛跑
2、背越式的辅助练习。
(1)做圆周跑练习(身体内倾)。
(2)直线跑接弧线。
(3)迈步起跳练习。
(4)蹬地跳跃练习。
(5)垫上做桥练习。
(6)在原地做过杆练习。
(7)短距离助跑做过杆练习。
(8)做完整练习。
《跨越式跳高》教案(通用13篇)
《跨越式跳高》教案 篇1
学生:水平三(五年级)
人数40人
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
教学重点
能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的动作。
教学难点
协调用力,快速起动。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蹲踞式起跑用力蹬地、快速起动的动作方法。
2.通过多种快速起动与低重心跑动的学练形式,体会起动时身体协调用力过程,发展身体灵活性和动作协调性。
3.参与“群龙传木”游戏竞赛活动,获取同伴间协同互助的经验,具有勇于竞争的品质和合作进取的意识。
顺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强
度
组织学练形式
开始与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指定集合地点,向学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体委整队集合,向教师问好;见习生随堂听课。
1
组织:先四列横队,接着成体操队形散开。如图1所示,达到热身的效果。
2、准备活动
游戏:石头剪子布,钻山洞,活动关节与叫号取木。
教师语言引导学生参与游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快速起动,充分热身。
认真学练,思考并提升游戏的技能性;快速而又准确的完成游戏。
5|
8
小
基本部分
3、学习蹲踞式起跑
起跑器位置:
一脚半、一拳、一小腿。
动作方法:
起跑线后深呼吸;
各就各位做蹲踞;
预备口令膝提起;
信号响后蹬离“器”。
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动作;组织学生徒手模仿练习。
组织学生起跑后跑过山洞。
分组找起跑器的位置并组织学生练习。
组织“比一比,评一评”小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