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

时间:2025-04-05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3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 “奚落”一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通过自由读、同桌读、师生读、分角色读等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4、抓重点词、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态度。

  5、通过搜集信息和听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6、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全面地看问题。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要正视自己的弱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通过陶罐说的:“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理解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两个朋友吗?

  出示图片:陶罐、铁罐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师:请你读读这些词:

  1)谦虚、恼怒、朴素、傲慢、骄傲、轻蔑

查看全文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陶罐和铁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②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查看全文

有关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14篇)

有关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②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查看全文

《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13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1

  1、同学们,今天颜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词语朋友,这一定都难不倒大家,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课件:荒凉、朴素、谦虚、恼怒)

  2、咦,屏幕上哪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荒)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吗?(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真是老师的知心朋友。那剩下的生字中,你想把红笔加在哪个字的哪个笔画上,提醒大家注意?(真是认真、不错,你提醒得对、这也是大家容易错的地方、老师也觉得这个地方大家需要注意)看来,这都是我们在书写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的地方。

  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国王的御厨,去会会我们的两个罐子朋友。(指板书)他们一个是(陶罐子)陶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尤其是右边半包围里的缶字容易错,跟着老师书空一遍。另外一个是(铁罐子)他们相处得愉快吗?现在就请大家翻开书本,自由放声读一读,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文中陶罐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铁罐说的话,开始。

  4、看!(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这是文中谁说的话?(铁罐子)你想读哪句?你之所以这样读,(手举铁罐图)一定是没注意到它的表情。大家觉得他的脸上什么地方最神气?(眼睛斜斜的)真是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那该怎么读?其他同学还观察到什么?(嘴巴翘着)你也撅着嘴读一读吧!还有吗?

  (眉毛扬着)你能模仿他的神情读一读吗?那大家就读一读铁罐的三句话吧,记得加上表情,还可以加上动作! 真神气!

  5、是啊,铁罐总是这样傲慢、轻蔑地看不起铁罐,(出示陶罐图)还常常(奚落)陶罐。(板书奚落)

查看全文

《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通用14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优秀 篇1

  【设计理念】

  注重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有具体可测的知识能力目标。不使其空泛和随意;更关心过程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对话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对人对社会态度的提升,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凸显设计的开放性,突出时空的弹性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很多,减少“刚性”设计,重视将课堂上信息的灵活处理和过程的及时调整。启迪学生感悟的独特性,为学生的创造开辟空间。不必对任何探索都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和划一的方式,教师要善于选择或截取一个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去感受、领悟,通过多种手段合成,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设计特色】

  读写结合,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通过“一议二读三品四改”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互动、生成,训练,创造”,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体现鲜明的教学特色。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朗读及形体动作演绎故事;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

  【流程预设】

  课前预热:

  找一找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之处,能简要说出不同人物(或场合)的长处和短处。

查看全文

《陶罐和铁罐》教案(精选12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知道常见的展示故事方式;

  2、初步了解电子演示文稿的优点;

  3、了解简单电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

  4、能够围绕主题确定作品内容及其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图片素材。

  重点难点:

  1、确定作品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2、简单电子演示文稿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分析演示文稿,了解组成

  1、师组织学生分析电子演示文稿示例,了解它们的基本组成。

  生根据教材内容,补充讨论电子文稿的组成,填写学习单。

  2、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本组作品需多少张幻灯片,以及每张幻灯片的内容、需要的素材及其作用,填写教材的学习单。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幻灯片要有封面和结束页,要图文并茂、背景统— —,少叙述,反映对话及寓意等故事要素。

  二、制定小组的制作计划

  1、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具体任务及分工,填写学习单。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齐心协力。

  生讨论具体分工,明确任务,填写学习单。

  2、师组织学生根据故事演示文稿的需要,分析故事段落,写出段落故事和人物对白,填写教材学习单。

  提示学生,演示文稿上的故事分段要合理,文字简明,对话语气因人而异。

  生合理分段,确定对白和文字,确认完成者,填学习单。

  师组织学生确定幻灯片张数,并搜集、整理素材,填学习单。

  引导学生:封面必须有标题、演讲人等组成要素,以及所有素材应合理存放。

  生确定幻灯片张数、内容,填学习单,确定素材存放位置及命名。

  三、评价学习结果。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