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时间:2025-04-05

太阳出来喜洋洋幼儿园教案(通用5篇)

太阳出来喜洋洋幼儿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难点:

  1、体验并接纳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风格

  2、上波音及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程序:

  (一)、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特点、四川风土人情(背景音乐:《康定情歌》)

  1、师生问好

  2、师:刚才在课前老师给大家放了一首歌,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生:《康定情歌》

  师:谁知道《康定情歌》是哪里的民歌?

  生:四川

  3、师:四川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谁知道四川有什么好吃的?

  生:四川有火锅,四川有九寨沟┄┄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真想马上坐飞机去四川品尝美味。我还听说四川话特别有意思,谁能学说一两句?

  生:┄┄

  师:四川的方言真有意思。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四川方言来唱一句话

  5 06 22 65 6 02 6 0

  哐 扯 郎郎 一哐 扯 哐 扯

  (1)师范唱师:“扯”字在四川方言里唱“che”,我们来学唱一下,好吗?

  (2)生学唱

  (3)师:这句旋律让你想到了四川人们在干什么?大家的歌声让我想

  到了四川的樵夫挑着担子在山上行走的情景,我们一边唱,一边

  来模仿他们挑担的动作。

  (4)生边唱边做挑担行走的动作

  (二)、感知、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听范唱

查看全文

大班艺术:太阳出来喜洋洋

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感受热情,高亢的歌曲风格,学习分声部唱这首歌。2、启发幼儿初步学会创编几种与歌曲性质相附的劳动动作。3、培养幼儿感受、体验和表现人们愉快、热爱劳动的情绪、情感。活动准备:1、丰富幼儿在日常中的各种劳动内容,认识和了解各种成人劳动。2、歌曲的旋律磁带,录音机,大鼓一只表演用毛巾每人一块。3、歌曲的图表和形象符号。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让幼儿倾听《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子录音。师:你们觉得这首曲子听上去怎么样?说说自己的感觉。(让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简单讲解:这是一首非常热情,有力,高亢的劳动曲子,它是我们祖国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四川名歌,叫《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在表现劳动人民在广阔的田野里愉快劳动,热火朝天的欢乐场面。人们在劳动时还编了好听的歌词,边唱边劳动,越干越有劲。2、配上歌词交换司作第一次示范唱,让幼儿欣赏倾听2遍。师:下面章老师就把这首曲子配上歌词唱给小朋友听,让你们也来感受一下这愉快的劳动情景。听一听人们在劳动时都唱了些什么?3、教师随音乐唱两遍。提问都唱了些什么?(根据幼儿说出的内容一一将符号出示。)4、            和幼儿一起学唱歌曲。(1)集体边看歌词图象边记忆歌词进行学唱。(2)着重练习衬词(即曲中括号部分)的唱法。(3)练习分声部学唱这首歌。(分师生、和生生互动的形式,教师指挥幼儿练唱。)(4)变换分组方式,多次分声部练唱。5、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劳动动作来边唱边一拍一下地练习动作。(1)    让幼儿自由想象劳动的情景表演动作。(2)    指挥幼儿分声部表演歌曲。(分男女小朋友,一声部幼儿按拍做劳动动作,二声部幼儿唱衬词)6、最后和老师们互动结束。

查看全文

《太阳出来喜洋洋》点评

本课从设计到执教,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课堂结构紧密协调。从发声练习到创造性处理歌曲体现了整─ 分─整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其中,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目的清晰明确,环环都能落实。
     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许多个教学活动组织起来的,各活动之间一般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本课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循序渐进,尽量使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有收获,并且不断地逼近本课的全面目标。如歌曲处理,先进行思想性挖掘,然后用这种思想情感来指导对歌曲的艺术性处理,最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处理。在这样一个歌曲的处理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不断增强,学生的认知趋于和谐的发展。 

查看全文

《喜洋洋》大班教案(精选15篇)

《喜洋洋》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演奏活动,表达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同伴之间合作的乐趣。

  2、通过引导幼儿尝试看图演奏,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3、初步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及表现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看图谱演奏,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难点是能看指挥准确的进行轮奏、合奏。

  活动准备:

  教具:图谱一张录音机磁带手绢

  学具:铃鼓、碰铃、响板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乐曲的名字?几拍子?几段?

  二、引导幼儿听音乐用拍打身体的方式伴奏

  1、引导幼儿发现演奏方法。

  “今天老师相请小朋友们一起用身体作乐器给《喜洋洋》伴奏,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演奏呢?”

  2、鼓励幼儿虽音乐进行伴奏

  3、引导幼儿学习看图谱演奏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谱的节奏型及演奏方法,看图谱进行演奏。

  三、学习用打击乐器给音乐伴奏

  1、给图谱配器。

  出示三种乐器,引导幼儿根据乐器的演奏方法为图谱配器。

  2、演奏乐器看图谱分段练习。

  3、看图谱随音乐练习,教师以录音的方式请幼儿自己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

  4、幼儿看指挥进行演奏。

  四、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

《喜洋洋》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幼儿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民。

  2、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

  3、使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特点及各民族居住地。

查看全文

《喜洋洋》优秀教案(通用15篇)

《喜洋洋》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初步学习使用日历查找日期的方法,大班主题:新年喜洋洋。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挂历一本、数字卡片(12、365、31、30、28)

  2、幼儿人手一本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挂历,引起爱好。

  提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什么?(大挂历)它是哪一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理解数字与挂历的关系。

  1、出示数字12,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数字12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12个月)与幼儿一起翻看,并数数。

  2、出示数字365,幼儿认读,并猜猜这个数字是多少?它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365天)

  3、出示数字31,一起读一读,31与挂历有什么关系?(幼儿观察日历)(有的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1天呢?(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4、出示数字30,方法同上,一起发现哪几个月只有30号?

  5、出示28,一起读一读,28与挂历有什么关系?二月是28天。

  三、了解大月小月

  师:我们把有31天的月称为大月,30天的称为小月,二月最小叫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大月小月吗?(拳头)

  四、欣赏故事,加深理解。

  师:老师还把这些数字编到了故事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最小的房子住了几个日娃娃

查看全文

《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版音乐第五册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特有的风土人情,有进一步了解新疆人文知识的愿望。

2、能用欢快、喜悦、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并能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欢快、喜悦、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

难点:创编舞蹈和乐器伴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cai课件、电钢琴、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组织:

小眼睛看老师,小手儿放好来,小嘴巴闭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到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民族。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达呢?

生:···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棒,今天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马车)

生:马车

师:就让我们坐上马车,随着音乐快车去看看,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咯。(师带领生听音乐,做动作)

师: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师:你们看,我们到达了什么地方呢?

(课件播放新疆美丽的地方)

生:大草原

师:这儿的人们喜欢穿漂亮的连衣裙、黑色的绣花马甲,头上带着一顶可爱的帽子。(课件:连衣裙、马甲、帽子)这儿的人们能歌善舞。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来到了哪儿吗?

生:新疆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想请大家说说新疆除了歌舞,还有什么地方特色、民俗风情?

生:···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想知道更多的新疆知识吗?我们来看大屏幕了解一下。(课件:新疆的自然风光特别秀美,土地肥沃牛羊状,富饶的园林结瓜果,新疆的特色小吃。)(背景音乐为《库尔班大叔喜洋洋》音乐旋律)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