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太空里的植物教案(通用2篇)
有关太空里的植物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
《太空里的植物》一课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所确立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引导学生想象并运用黏土、彩泥或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太空里的植物。让学生探究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体验想象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
(二)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相对较弱,教学中应力求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创造、敢于表现自我,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技能目标:学生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情感目标: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想象的方法,能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创作。
教学难点:能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太空里的植物,体验想象的乐趣。
二、设计理念
我运用发散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启发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准备好彩色纸、剪刀、吸管、橡皮泥、水彩笔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
我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导入提问;“小朋友们想去太空里玩一玩吗?”学生兴奋不已。接着我向小朋友介绍了植物精灵,由它带我们去太空,可植物精灵先要小朋友陪它做几个游戏。
《太空移民不是梦》教案(精选2篇)
《太空移民不是梦》教案 篇1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尊崇( ) 驾驭( ) 迄今( ) 陨石( )
羁绊( ) 烹饪( ) 杆秤( ) 深邃( )
2. 指明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几个世纪后,空间的居民将比住在地球上的人还多。( )
(2)它们可容纳1万到1000万人。( )
(3)但这比地球上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
(4)空间天文台可以使天文学家摆脱其宿敌的羁绊 。( )
3.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说明文,采用___________说明顺序。
4. 科学小品的特点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
[课文解读•感悟体验]
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之一,或许可归结为石油等能源的枯竭。人们很难找到一种既安全又足以长期维持的能源,建造太阳能空间发电站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太空中由于不受大气层的影响,因而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太阳能。大量环绕地球的太阳能发电站可以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满足人类对能量的需求。在建造它们的过程中,必然就会出现空间移居点,以供施工现场或月球采矿场的工人居住。
5. “建造空间居住点的动机之一,或许可归结为石油等能源的枯竭。”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6. 你认为建造空间居住点还有哪些动机?请简答。
[阅读品味•拓展提高]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①XX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太空医院(精选5篇)
太空医院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几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感受想象的神奇,激发科幻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激发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10个生字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到太空已不是梦想,太空到底是怎样的?和地球是否一样?太空上有医院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件发生在太空医院里的离奇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度课文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学生在书上勾划生字、新词,同位相互检查自学情况
3、检查生字重点指导:诧纽书写知道:舔
4、学生轮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5、石说本文大意
三、总结:本文讲述了“我”到太空医院治疗烧伤的神奇的故事。想知道太空医院到底如何神奇,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揭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书读课文
3、上网查找有关太空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太空医院的神奇之处
2、体会“我”第一次来到太空医院心情和感受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 精读课文,重点品析
师:由于烧伤“我”住进了太空亿元,在太空医院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太空医院的神奇让“我”新奇不已,难以置信,默读3-20节,思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太空医院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给作者带来哪些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勾划句子并批注
太空之旅(精选2篇)
太空之旅 篇1
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大胆想象表现乘坐宇宙飞船、太空漫步的情景。
2、感受音区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并能随之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3、激发幼儿探究太空奥秘的愿望。
准备:
1、宇宙飞船的照片或录像。
2、了解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过程。
过程:
一、观赏与讨论
1、观看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图片或录象。
2、讨论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怎么走路,简单介绍失重原因。
3、幼儿模拟宇航员在月球上走路,体会失重、飘动的感觉。
二、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2、用简单的符号表示音乐的结构如:第一段用(表示乘宇宙飞船出发)第二段用(表示太空情景)第三段用(表示乘飞船回来)
3、看符号欣赏音乐。
4、启发幼儿创造乘飞船、太空行走的动作。
三、听音乐游戏
1、a段:幼儿乘飞船。(小碎步,身体前倾,两手向后抬起作飞船状)
2、b段:表现在太空漫步,跟着音乐表现失重飘动的情景。(建议可用乐器进行伴奏如:用三角铁滚奏、铝板琴划奏营造神奇、梦幻的意境。)
四、创造表现
1、启发幼儿想象各种乘飞船的动作。(可站着跪着骑在椅子上)
2、与幼儿一起配合音乐进行幻想,用肢体动作表现太空想象中的情景。如:在月球漫步,遇见嫦娥…….
建议与提示:
1、活动可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欣赏、熟悉音乐曲调,第二次游戏创造。
2、有条件可让幼儿欣赏太空舞。
太空移民不是梦(通用3篇)
太空移民不是梦 篇1
7
【三维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感情;
3.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课前预习】
1.《太空移民不是梦》是一篇科普文章 ,你知道科普文章有些什么点吗?
2.通过阅读文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你认为太空移民会不会实呢?你有没有好的建议呢 ?
3.运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你知道科普说明文中的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吗?
提示:科学小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短小性。它讲的道理小,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产生作用等又是很大的。它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之一瞬,旁征博引,广采杂收,尺幅千里,纵横驰骋,及时明快地反映科学上的新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它像一个“快镜 头”,摄取着科学大海上壮丽的浪花,其晶莹闪烁,小中见大,引人入胜。它又像一首不讲什么道理的小诗,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知识性。它要普及一定的科学知识,把科学王国里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内容的重心是在科学方面。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 去进行科学、严正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通过这具体的事例,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等规律。
文学性。它要以优美的画面、富于诗意的形象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科学的内容。它避免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的说教,而常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故事、对话、清淡的散文形式,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教学设计(精选2篇)
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教学设计 篇1
《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 教学设计
一、预习作业设计:
1.借用字、词典自己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2.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分清自然段
3.查阅相关资料或网上观看”神七”腾空的壮观景象,了解太空知识。如“太空、密封舱、模拟、隔音帽、失重环境”。等等。尝试回答课后问题,试着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如不能回答请把自己的疑问记录下一起探讨。
二、教学目标:
1.独立学习“宇、例、娱、培、疏、饰、洒、绑、隔、惧、障、维”等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妙趣横生”、“无土栽培”、“密封舱”、“俯瞰”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丰富学生太空知识, 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太空生活的欲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3.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宇航员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
2.初步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写作上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
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3.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多媒体播放神七升空录像):多么有趣的太空生活呀,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神秘的太空看看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