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案

时间:2025-04-05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4篇)

《苏州园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2、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我们的国家曾经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但这掩盖不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古典园林的流光溢彩。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苏州园林》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那别样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鉴赏园林美。

  1、同学们初读课文,能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的特征码?

  2、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3、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5、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

  6、板书全文结构。

  四、精读课文,品析语言美。

  合作探究:

  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生动性和准确性)来体现“苏州园林”的美?

  五、总结:诗歌(听听她的声音)

  她,是一个标本,一个鉴赏我国园林的标本。

  她,是一扇大门,一扇开启艺术宝库的大门。

  她的亭台轩榭,布局精美,

  她的假山池沼,配合绝伦。

  她的花草树木,彼此映衬,

  她的近景远景,层次甚蕃。

  她,是一个标本,一个充满画意的标本,

查看全文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精选14篇)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 篇1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认识阅读和写作说明文必须准确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

  3、认识描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及其在记叙文和说明文中的应用。

  4、学习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1、本单元共三篇精读课文,各安排三课时完成。

  2、学习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说明文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 :

  1、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说明文这种文体的特点。(即系统的接受这种文体,在学完后,对文体特点有认识。)

  说明文定义: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说明:是客观的对某一事物或事理作解说,目的是让读者明白这一知识,这一道理。

  2、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可以兼有其他表达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如《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描写。

  3、能根据说明对象确定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事理说明文的特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对象+特征)。

  5、能够划分说明文的结构、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即对文章思路和谋篇布局的把握)

  6、能够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下定义:要结合《统筹方法》重点讲清格式:……是……;……叫做……

  (2)教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表格和图形——能读懂,会表达。

  7、能够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征,确定语言是文艺性说明还是平实说明。

查看全文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4篇)

《苏州园林》教案 篇1

  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提问: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提问:第二段可以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两层:

  (1)(3—6)从小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7—9)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二、讲析第一段(3—6)

  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三段:

  (1)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2)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发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四段。

  (1)指明概括段意。

  (2)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4、指导学习五段。

  (1)指名概括段意

  ——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2)逐句分析。

  (3)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插了描写和议论。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习6段

  1)指名概括段意。

  2)分析:第一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与“深了”紧密呼应。

  三、指导分析第二层(7—9)

  1.齐读第三层;

  2.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细部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查看全文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6篇)

《苏州园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结构层次和文章的说明顺序

  把握课文说明对象总的特征

  教学重点:感受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

  教学难点:感受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知道说的是什么地方吗?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这些园林,在古时大多是有钱人家的花园,这里有山有水,让人感觉身在大自然之中。同学们,想不想去游玩一番?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老先生一起欣赏苏州的园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前,注意文中一些字词的读音(小黑板),

  2、阅读课文1、2节,同时思考问题:(小黑板)

  (1)苏州园林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

  (2)它们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达到这个要求的?

  3、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这一幅完美的图画?请大家读3-9节,找出每一节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师做板书。)

  4、苏州园林既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那么在这幅完美的图画中的每一个内容,我们也可把它们命名为一幅幅图。如第3节,我们称之为亭台轩榭图。请大家为其他节取一个名字。

  三、 小组合作,感受园林自然之美。

  1、 既作为一幅美丽的图画,那它美在哪儿?请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用“《 图》美,美在它的 ”的句式,说说它们的美。

  师示范讲第3节。1、2组浏览4-6节,3、4组浏览7-9节,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语言,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它们的美,请在相应的段落旁边写下来。

查看全文

13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5篇)

13苏州园林教案 篇1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初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认识阅读和写作说明文必须准确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

  3、认识描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及其在记叙文和说明文中的应用。

  4、学习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1、本单元共三篇精读课文,各安排三课时完成。

  2、学习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说明文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 :

  1、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说明文这种文体的特点。(即系统的接受这种文体,在学完后,对文体特点有认识。)

  说明文定义: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说明:是客观的对某一事物或事理作解说,目的是让读者明白这一知识,这一道理。

  2、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可以兼有其他表达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如《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的描写。

  3、能根据说明对象确定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事理说明文的特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对象+特征)。

  5、能够划分说明文的结构、段落层次,理清说明顺序。(即对文章思路和谋篇布局的把握)

  6、能够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下定义:要结合《统筹方法》重点讲清格式:……是……;……叫做……

  (2)教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表格和图形——能读懂,会表达。

  7、能够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征,确定语言是文艺性说明还是平实说明。

查看全文

有关《苏州园林》教案(精选13篇)

有关《苏州园林》教案 篇1

  “三维”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深入研读课文,探究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

  3、品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学、导、练”教学模式。

  教学思路:感知——感悟——感受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对苏州园林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苏州园林图片

  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今天让我们共同品读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来欣赏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图画美和艺术美。

  3、板书课题:二十一 苏州园林 作者:叶圣陶

  二、揭示学习目标: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作者深情。

  三、作者简介与题解: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过《小说月报》等杂志,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创作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本文是叶老为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说明文。

  四、检查预习: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轩榭 对称..xuān xiè.chn 重峦叠嶂.zhàng 斟酌..zhēn zhuò

  池沼 zhǎo 嶙峋 lín xún 镂空 lóu 阑干 lán .....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