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松鼠》教案(通用16篇)

《松鼠》教案 篇1

  松 鼠

  布 丰

  教学目的:

   1, 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性,培养对事物特征的仔细观察。

  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 3,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 3,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事物。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发式。

  教 具: 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教学导入  :出示松鼠图片,由图片解说导入  :

  二,检查阅读:

  (一),作者介绍:

   布丰:法国动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用30年的时间写成了《自然史》。

  (二),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驯良 矫健 帽缨 榛子 榉子 橡栗 蜇伏 苔藓 分杈

  (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 1,和顺善良。( ) 2,精巧细致,灵活敏捷。( )

   3,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巧妙。( )

   4,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很快。( )

   5,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 )

  三,阅读检查与探讨:

  按要求概括松鼠的特征 (1,用几个词语。 2,用一句话。 )

  四,课文重点与难点分析:

   1,课文是怎样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的?

   2,文中哪些方面说明了松鼠的“漂亮”?

   3,文中哪些方面说明了松鼠的“驯良”?

   4,文中哪些方面写了它的“乖巧”?

查看全文

《松鼠》教案(精选14篇)

《松鼠》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打开课本,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不能不叹服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性。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查看全文

《松鼠》教案范文(精选14篇)

《松鼠》教案范文 篇1

  10、松鼠和松果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如总

  (1)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

  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质疑解疑。

  (1)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查看全文

《松鼠》教案(精选16篇)

《松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句子,准确把握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

  2、学习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语言;

  3、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个星期,我们一齐感受了建筑艺术的无限魅力。今天,老师呀,想邀请你们走进另外一片神秘的世界,希望能够给你们带来别样的享受。

  播放《松鼠》的一段视频。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只小松鼠吗?喜欢它的??(可爱)。老师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它,于是忍不住下载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示系列图片。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我们先认识一下作者:(多媒体:作者简介)

  经过同学们的预习,现在还有生僻的字词吗?没有了,那我们就来一个课前热身运动——

  二、课前热身(多媒体演示)

  你能读准下列生字吗?

  驯良( ) 矫健( ) 帽缨( ) 榛子( )

  橡栗( ) 蛰伏( ) 苔藓( ) 榉实( )

  你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驯良    矫健    蛰伏

  三、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并可以概括说明对象的一句话。

  四、用心触摸

  1、假如你是《动物世界》的特邀记者之一。现在栏目组要拍一段关于松鼠的纪录片,你会选择哪个细节进行拍摄呢?能为你的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吗?

查看全文

关于《松鼠》教案(精选13篇)

关于《松鼠》教案 篇1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小动物,他是谁啊?

  生:松鼠

  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近这只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生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这只小松鼠的?)

  生:外形,习性

  三,精读感悟

  (一)师:文中那部分描写的松鼠的外形?迅速找到,读一读

  找找文中描写了松鼠外形上的哪些特点?

  通过对松鼠外形上的了解,你感觉这只松鼠怎么样?

  生:美丽

  师:那文中哪些词最能突出松鼠的美丽呢?

  (清秀,玲珑,美丽的尾巴)

  师:看这些词用的多好啊,清秀的面容,玲珑的面孔,毛茸茸的尾巴,这样的小松鼠来到我们面前,你有什么想法啊?

  生:喜欢

  师:那你能读出你的这种心情吗?

  (指名-赛读-师生合作)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段对小松鼠外形的描写,先写了头,再写肢体,然后写尾巴,作者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写,写的非常清晰,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学习这样的写法。

  (二)师:之前我们认识了小松鼠的外形,非常美丽,我们下面再来进一步了解小松鼠的生活习性。同学们自由读2-4自然段,看看这部分对小松鼠习性的描写,你认为哪最有趣?

  1,(他们十分。。。。树上去)这里描写的是小松鼠的什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松鼠的动作怎么样?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利用换词法帮助学生体会)

  学生练读

  2,(松鼠。。。。榛子)这句话描写的是小松鼠的什么啊?松鼠吃什么?你能找到描写小松鼠吃食时动作的词语吗?你能模仿小松鼠吃食时的动作吗?你觉得小松鼠吃食时动作怎么样?

查看全文

《松鼠》教案(精选14篇)

《松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准确把握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3、准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

  预习导学

  1、关于松鼠相关知识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用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动物学》中关于松鼠的介绍:经济价值高的动物,根据他们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肉用兽、毛皮兽和药用兽三类。毛皮兽有水獭和松鼠等。松鼠栖息在树林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等地,毛皮可以做成大衣,尾毛可以制笔。

  2、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说明文。

  说明文总的要求是用“说”的手段达到“明”的目的。特点是:一客观性。不论是介绍事物,剖析事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应。二科学性。说明文的任务之一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给人以真知。三实用性。说明文要求词能达意,词尽意旨,使人“明其言,知其意”。

  说明文有多种样式,科学小品是其中一种。科学小品有两个特点:一短小精练。也可称千字文,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二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它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