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撕贴画(精选3篇)
黑白撕贴画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理方法。 2.通过撕撕、贴贴,学习黑白撕贴画的基本制作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对撕贴画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有条理的学习、制作好习惯。二、教材分析 1.编写意图。 撕贴画作为一种最普通不过的工艺品,无不显示着人们欣赏美的情趣和想象力。撕贴画的材料随手可得,许多可能就是废料、垃圾,但在心灵手巧的艺术爱好者手中便能变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撕贴画在人们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变得愈来愈美、愈来愈成熟。撕贴画的主要特点是“贴”,贴的组合体现了美的感受,体现了人的想象力,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废旧报纸的价值几何,当作废品拿来卖,不值几个钱,而把它制作成艺术作品,那就没法估量了。学习用废旧报纸来制作“黑白撕贴画”,学生肯定感兴趣。 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项基本操作技能:一是学会撕各种图形;二是掌握事物的组合次序;三是学会合理处理黑白灰的关系,对撕贴作品的装饰美化。上述这些操作方法,教师在指导时对每一程序的制作方法都要交代清楚,做好演示,以减低学生撕贴时的难度。 “黑白撕贴画”的制作过程,是学生造型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过程。通过撕撕、贴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同时也能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的撕贴程序。 难点:撕贴图形的过程中合理处理黑、白、灰关系。 ●方案一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废报纸若干,黑白画图片,制作成课件 学生:32开、16开大小的白卡纸,废报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学生情绪。 2.演示对比。 课件演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蝴蝶飞呀飞,飞到我们课堂里来了。飞着飞着,彩色的蝴蝶变成了黑白的蝴蝶。 看一看,蝴蝶的颜色有了变化,觉得好看吗? 3、.做一做:尝试制作黑白蝴蝶。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用报纸制作一只黑白蝴蝶。让学生自己思考制作方法。 比一比,谁动作最快、制作最美? 4.评一评:展评后,归纳小结。 (1)怎么撕:没有剪刀,可以用手来撕出蝴蝶图形,撕时双手手指要贴紧。 (2)怎么贴:把各部分先按结构摆放好,再先下后上地按次序逐层贴好。 (3)黑白灰处理:课件展示图例,学生讨论分析。 要突出对比,主体部分黑,背景以白色为宜;反之亦然。 5.赏一赏:开阔眼界、扩展思维。 用废报纸还能撕贴出什么图形呢? 课件展示优秀黑白作品。 6.作业与辅导。 作业要求:完成一幅漂亮的、有特色的黑白撕贴画,并取个好听的名字。 辅导要点: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报纸上丰富的黑白色调,尽可能地把图像撕贴得大一些、色调丰富些;对撕贴得快的学生可要求将画纸的正反两面都贴上图像。作业完成后要求学生将剩下的废纸装入废纸盒中,保持桌面整洁。 7.评价与延伸。 分组评出构思新颖、构图饱满、黑白关系处理得好的作品,进行展评。 要求学生课后分小组合作撕贴大作品,举办作品展览。●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32开、16开大小的白卡纸,废报纸,胶水等 教师:各种废报纸若干,收集黑白画图片,胶水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学生情绪。 2.演示范作,引入课题。 你见过黑白画吗?画面是怎样的? 老师这里有几幅黑白画,好看吗?看一看,它与彩色的画有什么不同? 你见过撕贴画吗?了解撕贴画的制作过程吗?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黑白撕贴画》。 3.范画分析。 黑白撕贴画有什么特点?(废旧报纸撕贴,黑、白、灰层次分明,有独特的美感。) 欣赏教材上的优秀作品。 4.示范制作。 (1)分析图像结构特征,撕出各部分。 (2)摆放图像,局部调整。 (3)按次序由下而上进行粘贴。 (4)添加背景。 5.作业要求。 撕贴一幅自己喜欢的黑白画。 对撕贴得快的学生可要求将纸的正反两面都贴上图像;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将废纸装入废纸盒中,保持桌面整洁。 6.完成作业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评、全班评,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展览。
黑白撕贴画
开学初,组长的一个吩咐,这个学期班子成员进课堂活动,我们组由我上一节公开课。时间大概就是下周或者下下周吧。这2天确定要上《黑白撕贴画》,为浙教版美术第5册14课内容。
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理方法。
2、通过撕撕、贴贴,学习黑白撕贴画的基本制作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对撕贴画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有条理的学习、制作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的撕贴程序。
难点:撕贴图形的过程中合理处理黑、白、灰关系。
教学过程
1、说色彩,引出黑色、白色
(1)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色彩
(2)出示大熊猫图片,说说其色彩。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把黑白2色的底版贴在黑板上。
2、小练习
(1)“大家看!大熊猫要给我们出一个比赛:小小黑白赛。”
比赛规则:男生用“黑先生”女生用“白小姐”进行撕纸。在规定的3分钟时间,
看谁撕的形状多,纪律又好。”
大班美术撕贴画教案(通用2篇)
大班美术撕贴画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折撕角的方法来撕贴蝴蝶,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对称的形象美;
2、培养幼儿手部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彩色长方形纸若干。油画棒、浆糊、擦手布。
2、搜集蝴蝶图片,举办一个蝴蝶展。
3、幼儿用书画面。
活动过程:
一、观赏蝴蝶图片,以模仿蝴蝶飞,引发幼儿对折撕蝴蝶的兴趣。
师:看,老师带来了谁?它漂亮吗?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翅膀上的.花纹怎么样?
小结:这些是蝴蝶,他们有美丽的翅膀,漂亮的花纹。蝴蝶的两边都有翅膀,上面的的花纹是相互对称的。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制作美丽的蝴蝶呢?
二、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折撕蝴蝶的方法。
师:将长方形的纸短的一边对边折,将不开口的两个角撕掉,展开将其贴在花丛中,用油画棒添画蝴蝶的肚子和触角。
三、展示范画。
师:小朋友可以随意的撕贴几只蝴蝶,让后添上不同的花纹,然后添上触角,最后为草地,小花,太阳和云朵图上美丽的颜色。那样蝴蝶就飞舞在花丛中,更加的开心。
四、幼儿撕贴,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对折后要撕去不开口的两角。
2、撕贴不同颜色、粘贴不同方向的蝴蝶。
五、展示评价,结束活动。
看看,谁的花丛中的蝴蝶最鲜艳。
大班美术撕贴画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习轮廓进行撕纸,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增强手指的控制力。
2、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美的感受。
小班撕贴画《大树》(精选14篇)
小班撕贴画《大树》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彩色的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2.在示范讲解的引导下,学习在大树周围拼贴小纸片,掌握拼贴技术。
3、对撕纸活动感兴趣。
材料准备:人手一张大树轮廓图、彩色纸条、浆糊
活动过程:
1.谈话,展示画有树的轮廓的画纸,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大树上少了什么?为什么会孤单?(树叶宝宝)我们如何来帮助大树妈妈?
2、师:怎么来做树叶宝宝?(出示彩色纸条)。
二、儿歌方式总结撕纸技巧。
1、师:我们来把长长的纸条变成一片片小树叶。
2、儿歌:拇指爸爸、食指妈妈,变成小鸡尖尖嘴,尖尖嘴、尖尖嘴、咬住纸片扭一扭,撕出树叶一片片。
3、师:边念儿歌边撕纸,并提醒幼儿将撕下的纸片放在盆子里,不让它飘到外面去。
4、教师示范黏贴,树叶宝宝撕好了,现在我们把树叶宝宝送到它妈妈身上去。
5、黏贴方法:把胶水涂在没有颜色的一面,然后将它贴在大树树枝的周围。
小结:哇,树叶宝宝回到大树妈妈的身边,大树妈妈不在孤单了。
三、幼儿尝试操作,教师指导。
师:提出操作要求,做完后用抹布将手擦干净。
四、展示作品
教师针对幼儿作品进行集体评价。
小班撕贴画《大树》 篇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绿色皱纹纸和绿色彩纸制作柳树。
2、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和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观念。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幼儿撕贴画教学
幼儿从小就喜欢乱撕乱画,他们把乱撕乱画作为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撕就怎么撕,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应幼儿的本质,通过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对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提高幼儿自身的精神素质及审美能力,是提高基础质量的有效手段。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特别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灵感,有助于他们的智力开发。我们应抓住开发“最佳期”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美术活动,而撕贴画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造型各异,色彩鲜艳,它不是单一的技能技巧练习,而是培养有创造和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是素质教育的手段,通过撕贴活动能使幼儿的手部肌肉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准确性,更能对脑部细胞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进一步完善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和思维活动水平,下面谈谈,在幼儿撕贴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
1、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对它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希望取得成功,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入幼儿从未见过的撕撕贴画,我首先带领幼儿一同观看录像,片中大量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小朋友,我问他们:“这些画看上去怎样?”幼儿说很漂亮很美丽,接着问:“那你们知道这些画是用什么东西做的?”“纸”我问他们:“小朋友,你们愿意也用纸来撕东西吗?”他们高兴地说:“愿意”。于是我将幼儿撕贴出来的作品向幼儿展示,并让他们拿在手里观察和对实物的直接接触,这样一来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了对幼儿撕贴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