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选16篇)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走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种使玩具走起来。

  学具:

  师: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生: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

  1.出示会走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小玩具会走,可是它为什么会走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走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2.示范说明集中会走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走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走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走的玩具了。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1

  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查看全文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废弃材料制作立体的游乐园。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4.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材料的合理与巧妙应用。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废弃材料、彩色卡纸、橡皮泥、剪刀、双面胶等。教学意图:

  游乐园是儿童的欢乐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释放童真,享受童趣。但各种司空见惯的游乐设施学生并非一下子能制作出来。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让学生通过看看、说说、想想、做做、玩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尽其所能显示自己,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又缩短了学生间的差距,让差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心灵手巧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录像,师生对话。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玩,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地方?(播放录像)你们从哪里看出这个地方是个游乐园?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到游乐园玩,因为那里是你们的欢乐天地,是你们的梦幻之国。

  (二)探索发展

  1.说你喜欢玩哪一种游乐设施,它好玩在哪里?

  2.生说,师小结一些游乐设施的特点。

  3.学生分组观察所带来的材料,展开想象:它们适合做什么?

查看全文

湘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教案(通用9篇)

湘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泥玩具,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泥玩具的知识。(了解)

  2、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泥玩具的特点。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认识、感受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具:计算机、CA1课件、大屏幕投影、实物展示台、

  部分民间玩具实物。

  2、学具:各种民间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引入课题。

  2、出示课题

  二、欣赏泥玩具

  (注:所有图片欣赏的玩具都通过电脑及大屏幕进行展示,部分比较小的实物玩具通过视频展示台欣赏。)

  1、导言: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泥土是我们周围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千百年来,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却用它雕塑出许许多多造型优美、形象可爱的艺术品。

  2、欣赏《彩色羊》《大鸡》《花小狗》《娃娃鱼》《麒麟送子》

  小组讨论:

  ①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点?

  (玩具,样子很可爱)

  ③问:它们主要用了哪些颜色?

  (红、黑、黄、绿、蓝)

  三、艺术实践

  模仿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特点和色彩,创作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教师指导创作。

  四、小结:

  同学们,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手创造了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间玩具,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欢乐。我们该怎么做呢?

查看全文

四年级美术上册《四季的色彩》导学案

第1课:四季的色彩

​课时:1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调在画面中的作用。了解色彩在视觉中的联想作用。尝试用油画棒作色调感受练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四季的色彩,了解色调。分析色调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染力,进行关于四季色彩联想的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交流习作,感悟色彩对人心灵的影响,在不同色调处理中感受作品不同的内涵和意境。以色彩所引起的“相似联想”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获得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不同色调带来的多种感受。

难点:学习用色调来表现四季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收集的图片、画纸、颜料、调色盘、水粉笔、盛水容器等。

教学过程:

人的眼睛一旦接触到色彩,就会唤起联想。色彩潜在的启发、暗示作用,加上社会因素、风俗习惯,不同的色彩就会引来不同的反应。春、夏、秋、冬的色彩不仅给你有冷暖感,更能引发许多联想和感叹。一. 色彩给我们的联想1、色彩对我们心理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不同的颜色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赏析图片:红色联想:热情、活泼、热闹、温暖、幸福、吉祥、危险…橙色联想: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黄色联想: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蓝色联想: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绿色联想: 生命、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紫色联想: 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2.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赏析绘画作品,感受色彩的冷暖对比,引发自己的心理感觉,知道色调在绘画中的作用。二. 色彩的表达播放视频:春、夏、秋、冬的影像。导入新课:四季的色彩1.色调的认识在观察四季的色彩中,我们看到每一季总有一类倾向性的色彩,在色彩学中称为“色调”。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调子,分为冷调子、暖调子。在色相环上一般把红、橙、黄称为暖色,把绿、青、蓝划为冷色。冷、暖色在运用上的心理感觉:(1)在温度上(2)在重量感、湿度感上: 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干燥,冷色湿润。(3)在空间感上: 暖色有前近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4)色彩的冷暖受明度、纯度的影响:  纯度越高,冷暖感越强;纯度降低,冷暖感也随之降低。赏析摄影作品,感受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色彩,每一季的主色调。2.学习大师的作品:赏析大师作品中四季色彩的表达春—康斯特勃尔《干草车》 1821年 夏—莫奈《睡莲》(1904_ 19xx年)秋—米勒《拾穗者》(1857年)冬—萨浦拉索夫《白嘴鸦飞来了》   (1871年)色彩是绘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三. 体验与欣赏:通过系列色彩联想活动,学习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1. 观察四季色彩,归纳出每一季色彩总的倾向性,并找出主色调。四季的色彩:春天是嫩绿粉红的;夏天是浓郁翠绿的;秋天是橘黄棕色的;冬天则是阴冷灰色的。2.进一步赏析设计作品的色调,体会不同色彩所激起的不同情感反应,以及色调对作品的熏染作用。作业设计:填色练习:选用一组色彩(为一个色调)表现一个季节,用色彩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要求:造型简沽,层次概括。用油画棒平涂。(包括四季的主色调、对比色类似色的运用等)。教学评价:评价方法:师生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评价内容:对色调的表现进行分析,色彩联想的表达成果。总结:色调是客观存在的,它给你带来无限遐想。只有当色彩能唤起人们心灵时,它才具有真正的艺术感染力。

查看全文

四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教学设计

1、四季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认识书中四位画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并写出短文。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难点】
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用具】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让学生回答)
 2、打开书第2页,你最喜欢那幅图片,你能猜出它是一年中的哪个季节吗?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欣赏。
仔细观察并思考,说说书中作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2、总结。
同:每幅作品都有树,都是风景画。
异:表现的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画法不同,用色不同,视觉效果不同,画家国籍不同……
3、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们组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3)问题:①这是什么季节?画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②从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③作品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风格,如油画)?画面采用了什么笔触?
 4、学生反馈,教师指导补充。
  《早春之路》是一幅写实性、装饰性较强的日本画。画面主要使用了绿色和蓝色。嫩绿色的草地,把蜿蜒的小路送向了画面的深处,那一抹新绿还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将春的天空点缀得含情脉脉。

查看全文

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 1 课  幽默的形象
第2课:花园果园
第3课:热闹的养殖场(儿歌配画)
第4课  今天我值日
5、比赛场上
6、巧思妙贴
7、巧镶妙嵌
第八课     巧编妙织
第九课《我编斗笠送亲人》
《水墨画(一)》教案设计
10 水墨画
12瓶瓶罐罐
第14课 戏剧脸谱
15、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教案设计
16、快乐的小乐队

第 1 课  幽默的形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
 2.学习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段创作漫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分析、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
 如何创作漫画。
 四、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
 2.搜集较易理解的漫画作品,并制成灯片或准备投影仪放大,
 3.搜集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三毛爱科学》、《三毛流浪记》。
 4.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5.学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了解漫画的特点。
 1.出示漫画《三毛流浪记》和《三毛爱科学》。
 2.出示历届学生漫画作品。
 表现手法:夸张、比喻、拟人等。(板书)
  特点:在讽刺和幽默中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二)分析: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
  i.打开教材让学生自学。然后各自谈谈对漫画《妈妈和老师》、《如此值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漫画。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