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指导学生看图。

  ⑴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查看全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考虑到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生字词的认读,课文的理解,朗读能力的训练是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然而,“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再读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又根据教材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来辅助教学,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看图读懂课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识字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查看全文

20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16篇)

20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熟悉“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

  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碰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出示司马光图片,学生简介)。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朗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4.指导学生看图。

  (1)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师小结:观察图画时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且注重详略得当。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查看全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1)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2)把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读。

  (3)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二、初读观察人物

  1.自读课文: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看图,这里谁是司马光?你是怎样认出他的?

  2.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砸缸救人(重点):出示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查看全文

司马光 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司马光 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两个字,

  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3.能用“因为 所以 ”说一句话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难点:

  能用“因为 所以 ”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1)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①.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②.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检查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课后“司、假”等13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认读

  (2)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个别字让学生给他找朋友(组词)

  (3)出示课文词语让学生读

  古时候(轻声)、司马光、假山、一口水缸、装满、举起、叫着、使劲、砸破、得救、一不小心

  师:小朋友们,这些词语里有两个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着、得)

  强调“一”是变调不是多音字

  出示多音字让学生拼读

  三、明白课文大意

  1.生字词语都会读了,相信课文就难不倒大家了吧!小朋友们自己再把课文读一读,过会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分段朗读

查看全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1

  司马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11 司马光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