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树之歌》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杨树之歌》教材第21、22页内容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              在朗读中感悟杨树的可爱、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在朗读中感悟杨树的可爱、快乐。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在朗读中感悟杨树的可爱、快乐。 教法 与学法 以自由的朗读为主,凭兴趣任意读诗节,再予以适当的点拨,体会杨树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杨树的喜爱。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投影片

查看全文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杨树之歌》是以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诗句赞美杨树,赞美了杨树的优美、普通、活泼、欢快。它歌颂了树木为人类提供美好环境做出的贡献,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其中也蕴涵着颂扬奉献精神,并表明“为他人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自身也是欢乐的”深刻意义。插图中高大挺拔的杨树也给孩子们以正直、伟岸的“杨树性格” 的直感。诗歌意境美,韵律强,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悟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2、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字。

  3、在感悟诗意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会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示标。

  1、同学们大自然中处处有歌声,你听过谁的歌唱呢?杨树也会唱歌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树之歌》。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从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流水声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2、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学习目标:

  1.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3、背诵诗歌。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一)初读课文

  1、孩子们把书轻轻翻到25页。自由读课文一遍。金钥匙提醒大家: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掉字。

查看全文

《杨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杨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2,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写儿歌.

  4,综合运用识字方法,认识生字7个,学写10个.

  教学重点:

  1,少做理性分析,重点指导朗读.

  2,激发学生想像.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歌声,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鸟唱的,还有小蜜蜂唱的……就连杨树也会唱歌,你们想听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杨树之歌》.

  2,举起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写(板书课题:杨树 歌)看少了什么 一起写"之",指导"之"的读音和写法,学生书空.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杨树的歌唱了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看课件.

  2,通过听,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

  三,自读课文,感知课文.

  1,如果亲自去读一读课文,你的收获一定会更多.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学生回答),想办法读准字音.(学生自读课文)

  2,听到同学们的朗读,一些词语朋友急着要和大家见面,看你能不能认出他们 (学生读词语)

  什么叫"聊家常"

  "响亮"这个词能不能读的再响亮些 再响亮些 (学生齐读.)

  3,词语读得这么好,淘气的字宝宝也坐不住了,它也跳到了书桌上,想考考大家,分组和字宝宝交朋友,遇到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帮帮他.(学生分组认读生字,生字组长负责指导,分配)

查看全文

《杨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杨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2,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写儿歌.

  4,综合运用识字方法,认识生字7个,学写10个.

  教学重点:

  1,少做理性分析,重点指导朗读.

  2,激发学生想像.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歌声,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鸟唱的,还有小蜜蜂唱的……就连杨树也会唱歌,你们想听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杨树之歌》.

  2,举起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写(板书课题:杨树 歌)看少了什么 一起写"之",指导"之"的读音和写法,学生书空.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杨树的歌唱了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看课件.

  2,通过听,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

  三,自读课文,感知课文.

  1,如果亲自去读一读课文,你的收获一定会更多.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学生回答),想办法读准字音.(学生自读课文)

  2,听到同学们的朗读,一些词语朋友急着要和大家见面,看你能不能认出他们 (学生读词语)

  什么叫"聊家常"

  "响亮"这个词能不能读的再响亮些 再响亮些 (学生齐读.)

  3,词语读得这么好,淘气的字宝宝也坐不住了,它也跳到了书桌上,想考考大家,分组和字宝宝交朋友,遇到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帮帮他.(学生分组认读生字,生字组长负责指导,分配)

查看全文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能仿写。

  3、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生字的问题,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现在大家想想这节课我们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二、目标定向

  1.有感情地流利的背诵课文。

  2.大叶杨会唱歌吗?他会唱什么?他还会给谁唱,唱什么呢?

  3.仿照第二小节写一段小诗

  三.交流,朗读体会诗歌意境,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1.同学们,“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只要多读书,就可以找出答案。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二个问题,谁来读读?

  2. 学习第一节。

  (1)同学们捧起书本,认真地朗读第一小节,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讲给我们听听。开始吧!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你们体会地真好,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有时欢快,有时响亮,有时宁静,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你能通过读表现出大叶杨的快乐吗?

  (2)生朗读、评价:最后一句应该读得小声些,因为杨树在悄悄地唱歌。如果你现在就是一棵快乐的白杨树,试着读一读第一段,可以加上动作,读出欢快的感觉。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很不错。

查看全文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精选8篇)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杨树之歌》是以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诗句赞美杨树,赞美了杨树的优美普通、活泼、欢快。它歌颂了树木为人类提供美好环境做出的贡献,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其中也蕴涵着颂扬奉献精神,并表明“为他人,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自身也是欢乐的”深刻意义。插图中高大挺拔的杨树也给孩子们以正直,伟岸的“杨树性格”的直感。诗歌意境美,韵律强,朗朗上口。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15个:杨、之、亮、蝴、蝶、陪、聊、染。写会9个字:

  杨、之、亮、陪、伴、爽、掌、感、谢。

  课后思考题: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他在歌中唱了什么?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展开想象,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悟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2、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字。能找出自己书写中形体较美的字。

  3、在感悟诗意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全诗。

  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树的资料,或者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认识一些树种,想想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

  2、上课开始可以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树,并说说理由。然后指名几名学生到前台说说。

  3、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中,可组织小组学习,在小组中读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说说读明白了什么?着重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来。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自评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查看全文
目录